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_政治论文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_政治论文

浅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走过了多年的光辉岁月,在我国国有企业顺利、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其历史的贡献。当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不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了。这显然是错误的。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取消或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而如何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合理改革,使之能在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再度作出贡献,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作者仅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原则、工作保证及提高效果的方法等三个方面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简要论述。

一、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服务企业目标原则。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作为法人主体,运筹法人财产,实施法人治理,它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资产增值,取得合理利润,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需服从、服务于这一目标,深入到企业生产、供销、管理工作第一线,力争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奉献自己的一份热量。它似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价值难以准确度量,但可易于感知,如: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企业员工无后顾之忧,精神饱满,积极性充分发挥,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很好的经营效果;或者员工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文明健康,从而为企业、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等等。

2.党组织为主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需在党委的领导下,以党的各级组织为主体,并成为党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企业党委在把握经济建设方向、实施监督职能(特别是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教育)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因而要求党委及下属组织充分认清形势,摆正位置,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切实改变以往把工作重心放在企业领导和管理职能上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未来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企业党委及其组织宣传部门、基层支部、共青团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

3.政工干部专兼结合原则。企业政工干部队伍要从以往的以专职为主、一业为精、与行政干部队伍泾渭分明的状态逐步转变为专兼结合、以专职为核心、以兼职为主体、政工干部与行政管理干部交叉任职的组合状态。实行专兼结合,政工干部队伍形成一定的流动性,既有利于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轮流走上政工岗位、在党性修养及个人才能方面得以锻炼和提高,又能有效地解决政工干部的来源、队伍有机构成及出路等问题。

4.参与但不干预管理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信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增强群众基础。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过多介入企业管理工作,这样既易妨碍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又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效果。所以不干预企业日常管理是政工干部要恪守的工作原则。如果政工干部兼任企业行政工作,则要能把握好工作重心安排的分寸,这一点恰是对政工干部的高要求。

5.说服教育为主原则。政工干部的工作方式要强调说服教育,切忌动辄以领导自居或以命令方式处理问题。政工干部要在职工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等;要尽力消除存在于职工中的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要善于处理职工内部的各种纠纷;要能营造团结、乐观、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特色;要成为企业决策的解释员和企业文化的布道师。

二、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1.坚持党委参与企业决策。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委要能以适当形式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行政管理层,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决策中而非被排除于企业决策之外;党委对党员干部要有一定的党委工作任免权或行政管理工作建议权。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能真正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一部分而不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又能有效地提高政工干部的影响力从而在组织上一定程度地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提高政工干部的威信及工作积极性,以免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空洞的、无助的、流于形式的工作。

2.要求政工干部既懂党务和思想工作又懂生产和经济工作。以往政工干部之所以易被职工称为“只会耍嘴皮的人”,就是因为许多政工干部对经济及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不了解、不关心,因而做起工作来只能讲些大道理,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当然也不能让人尊敬和佩服,工作效果不甚理想。企业要尽可能多地配备一些知识面宽、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来从事这一工作,以提高政工队伍的层次;对不太懂业务的专职党务工作者要适当进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经常给他们“充电加油”,以便使他们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3.要求企业党政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企业行政干部和党务干部要目标同一,相互尊重,积极配合。行政干部要给予政工干部以职能、制度、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功效;政工干部能给予行政工作以思想、舆论、精神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行政命令的支持度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政工队伍有向行政管理队伍输送后备人才的义务,企业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及企业家队伍的来源之一便是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反过来,政工干部的来源亦可从行政管理队伍中流入,两者相辅相承,相互开放,形成多方位培养、锻炼企业复合型管理人才的气候条件。

4.努力解决政工干部的后顾之忧。政工干部长期来待遇低、出路差,在收入、职称、晋级等方面很难与同企业中具有同等资历的其它脑力劳动者相比,致使许多同志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尽管现在许多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如政工系列单独进行职称评定(政工师、高级政工师)等,但问题的根本似乎仍然没有解决。所以企业要采取一些切实措施消除政工干部的顾虑,鼓励优秀干部轮流走上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如对从事过这一工作的同志在升职、奖励、进修、职称等方面适当优先考虑;可把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作为企业提拔管理干部的必备条件,使得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管理干部全面成长的必修课,并实行岗位考核和群众评议。同时企业主要负责人也要提高对企业“软性管理”的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从激励角度看,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越重视,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

5.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必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与之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否则,其结果只能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不具说服力,难有实效。哪些企业制度健全、规章严明,哪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得好、做得活;相反,越是纪律松散、令行禁不止的企业,就越是思想政治工作几近瘫痪的企业。所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三、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方法

1.全员都要理解、学做、争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中心,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会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和情绪方面的障碍,此时都渴望有人来关心、引导、交流。如果在企业里能形成人人相互关心,人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授予者、又是接受者,都争做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做活了、升华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定是焕然一新的。这种团结、融洽、互帮互助的氛围是企业良好的精神文化的表征。

2.政工干部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善于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非权力影响;要为人表率,一身正气,努力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要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否则,如果政工干部不能在自身行动上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那么哪怕其大道理掌握得再多,再能讲能说,做起工作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这一点至今一直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信条。

3.不讲形式、但求实效。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不同的地点、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内容展开。政工干部要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束缚,但求实际上的效果;要善于深入企业各项工作第一线,紧密围绕经济工作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另外,为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工干部要加强对人性的理解,要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要能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对症下药”。

4.与党团组织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和党的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对积极分子、优秀群众积极加以引导,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不断壮大党团员队伍,这样,一方面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增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党的事业寻找、培养跨世纪接班人。事实上,企业党建工作也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一个方面。

5.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倡导的文化精神相协调一致,要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创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即可看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文化特色之一。

标签:;  ;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