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阔步新征程竹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侧记论文

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征程
竹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侧记

本刊记者 李丽 通讯员 伍长林

竹山县城夜景

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山水绿城

70年风雨兼程,70年科学发展,70年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位于秦巴山脉腹地的竹山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竹山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山水绿城、生态玉都、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建设全面提速。竹山县住建部门紧紧围绕 “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部署,以“融合城乡发展,建设美丽竹山”为主线,改革创新,克难奋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春风满竹山 堵河展新颜

“十二五”期间,在竹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竹山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山水绿城、生态玉都、十星高地、秦巴强县”的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先导,基础突破,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建设原则,经过五年的奋力拼搏,城乡建设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城区建成区面积、17个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县城绿化覆盖率、城区道路硬化率、排水设施覆盖率、污水收集处理率、垃圾处理率达到较高水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德科技研发能力、生产设施条件、品质保障和服务体系等综合实力,我们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该公司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周智勇、销售部经理陈远飞等人交流。了解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进入“十三五”,竹山县以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始终坚持以竹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发展导向,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全面推进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目标。 近年来,全县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力度强、投入大、速度快、质量优的良好态势。截至2018年底,全县常住人口41.73万人,县域城镇常住人口18.5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5%;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km2,17个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36k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79%、绿地率达32.72%、人均占有公园绿地11.66平方米;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排水设施覆盖率达到80%,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85%,城市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城市建设投资达到45亿元,完成对上项目争取9.1亿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资6.5亿元。城镇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竹山县住建局紧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目标,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以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储备为抓手,以实施重大项目、民生改善、乡村振兴为突破,举全局之力,加快城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71.68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速。以“竹房城镇带”和“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沿线村镇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1+3”计划、“5+1”行动。以县城为中心区域,沿242国道和346国道两条轴线,把城镇带沿线乡镇划分为城市经济区、小城镇建设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样板区,突出生态绿化、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特色民居、社区建设、机制创新和部门帮扶七大重点,实现了“两带”建设新突破。全县50个“5+1”行动促脱贫试点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荣获“2018年全国民生示范工程”。以竹房城镇带沿线村庄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示范,建设生态秀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120个,省住建厅命名10个。官渡镇百里河村入选“省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秦古镇独山村已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结合产业资源、人文历史、地域特征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对16个乡镇进行目标定位,制定了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计划,完成了麻家渡、官渡、上庸、秦古4乡镇的特色小镇规划编制。麻家渡镇已荣获省级绿松石特色小镇。集中连片新建和改造“庸派风格”农房近9万户,“庸派”风格特色民居已经成为“竹房城镇带”和“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入选全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县。完成新建6个、提标改造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132公里,新建改造城镇公厕66座。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机制,配置垃圾收运车472台、垃圾桶26972只、中转式垃圾箱1156只、吊装箱182个、封闭式大型垃圾池122个,完成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5个、完成上庸等4个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建设和潘口等14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运营管理环卫设施,基本实现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

竹山县城全景

核心大城区建设全面发力。共规划核心大城区建设项目152个、总投资157.7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91.73亿元。全力推进“一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创“四城”(建设国际绿松石城、南门养老养生城、东门上庸古城、潘口上庸茶城)共建,完成了城西公园、南山公园、南门河滨公园、堵河三期污水管网、竹十路美化亮化、城关垃圾处理场封场、北门沟雨污管网、城区公厕新建改造、城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新建等一批绿色发展项目;实施了秦巴艺术中心、天然气长输管线、城区天然气利用、堵河廊桥、鱼岭工业园配套、城市危房改造、恒升小学、职教集团和妇幼保健院迁建、人武部迁建、县医院改扩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纵横大道沿线停车场、圣源广场、千福上庸城广场等一大批民生项目,与此同时,人民路综合整治、城关至上庸段一级路、东门湾大桥、北门沟公园、南门等9个公租房基础配套、西关农贸市场、城西和潘口片区棚户区改造等一大批重点民生项目正加快推进。“天蓝、山青、水净、城美”与“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之中”已然分明,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

竹房城镇带—溢水段

全力打造核心大城区。加快实施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开展明清至潘口环城路、莲花山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东门上庸古城、棚改安置房、人民路综合整治等项目,持续推进“十竹”天然气长输管线、城区天然气利用等项目,完成北门沟公园、南门滨河景观带等项目,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城西、潘口片区棚改工程。

该系统与各个水源监测点组成一个网络互动工作平台,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水厂及水厂各个数据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RTU或PLC)运行情况、水源安全状况,并对水厂各个数据监测点所采集的电压、电流、电量、流量、流速、频率、转速、压力、水位、浊度、余氯等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存储,供控制中心及有关部门分析和决策取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特点有以下几点: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规格:2 mL:80 mg,8万单位,批号:3170609),由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提供;0.9%无菌氯化钠溶液、pH 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及革兰染色液为实验室自配。

引理 3 对任意初始点z(t0)=((ω(t0))T, (μ(t0))T, (η(t0))T)TRm+n+p, 方程(9)—(10)在[t0,+∞)存在以z(t0)为初值的唯一连续解z(t)。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截至2018年,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521户,争取资金达2.086亿元,惠及人口近7万人。2019年再次争取农村危房改造10921户,争取补助资金1.74亿元,争取计划数量和资金超过前5年总合,居全省第一。同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县累计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699个,入住14985户40925人,易地扶贫搬迁房屋质量稳定可控,其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学习。

擂鼓镇广山村美丽乡村

官渡集镇全全景

扬帆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住房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近年来,竹山县出台了《竹山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竹山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细则》、《竹山县2018年住房保障标准》、《2019年棚改实施方案》等惠及民生政策性文件,夯实了住房保障改革政策制度基础。截至目前,竹山县共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36个,其中公租房(含原廉租房)项目14个、总建筑面积41.79万m26918套,城市棚户区集中成片改造项目9个,拆迁改造5531户,城市棚户区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3个、整治改造26376户,城市危房改造项目2个、整治改造476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拆迁改造4165户,老旧小区改造6个涉及改造3701户。累计争取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3.76亿元。棚改三年规划已获省住建厅批复,新一轮棚改贷款已到位7.4亿元,完成对象摸底3105户;总投资5.23亿元的东门棚户区改造已完成926户、约6.4万m2的拆迁工作。城关片区的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结合“五小工程”规划,已累计投资3728万元完成印刷厂、竹园等67个旧住宅区的污水、道路、外墙等综合整治改造,受益6754户。整治改造后的小区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理规范,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产业、卫生、绿化、洁净、亮化五大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计划“5+1”行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实施“1+3”计划。全力支持宝丰、秦古、官渡等中心镇实施规划修编及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打造3个片区的核心样板区,提升综合实力,增强辐射能力。全域实施“5+1”行动。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全域实施“5+1”行动。重点围绕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农村安全卫生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产业、卫生、绿色、洁净和亮化五大工程。

纵深推进“两带”建设。做好“竹房城镇带”和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持续抓好集镇扩容、产业培植、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提升“两带”建设水平;着力做好“庸派民居”建筑风格的推广工作,强化农民建房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农民住上“放心房”。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在未来,竹山县将继续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着力点放在“优、精、特”上,以战略的眼光、全新的形象向着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行。

到2020年,竹山全县城镇建成区达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6万,一个山水特色突显、人居环境优美、人民宜居乐业的竹山城乡新格局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标签:;  ;  ;  ;  ;  ;  

壮丽七十年阔步新征程竹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侧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