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产科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0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应用自控镇痛泵組,共51例,对照组为不使用自控镇痛泵组,共5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97/102),明显优于对照组38.1%(39/10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疗效确切,且有利于产妇术后的恢复。
关键词:剖宫产术;镇痛泵;观察;护理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孕产妇对术后止痛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身体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患者“自我管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患者佩带输液控制装置,当意识到疼痛时,通过控制器将一次镇痛药物注入体内,从而达到满意镇痛目的【1】。PCA是现代疼痛治疗的较好方法,现已成为孕产妇术后镇痛的最佳方式,也是临床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产科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随机选择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1例患者予自控泵镇痛,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02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56±1.32)岁。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06±1.36)岁。观察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98±1.46)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在剖宫产产妇同意的前提下(需签书面同意书),麻醉师于手术结束时将镇痛泵连接于静脉置管上。镇痛液的配制成分为:0.75%布比卡因27.5ml+ 芬太尼0.4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流速2ml/h,产妇自觉疼痛加剧时可自行调控加入药液,持续作用48h左右。对照组产妇术后不使用自控镇痛泵,疼痛难忍时给予肌肉注射盐酸哌替50mg+盐酸异丙嗪25mg镇痛。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
1.3 镇痛效果判断标准
根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法)【2】将术后疼痛分为4 级。其中0 级表示无疼痛感,Ⅰ级表示基本能够忍受的疼痛,给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小,Ⅱ级疼痛会给睡眠带来影响,需要借助镇痛药镇通,Ⅲ级疼痛最为严重,几乎无法正常睡眠,需借助镇痛药镇痛。镇痛效果分为三个级别,其中 0 级表示镇痛效果明显,Ⅰ级表示有镇痛效果,Ⅱ- Ⅲ级表示无镇痛效果。镇痛有效率=(0 级+ Ⅰ级)/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97/102),明显优于对照组38.1%(3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术前加强对自控镇痛泵使用的宣传指导【3】,向产妇及家属耐心解释相关的知识原理、作用特点、使用方法及安全性,让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教会其如何使用,提醒产妇感觉稍微疼痛时即长按压一次按钮,不要等到剧烈疼痛时才按压,这样会严重影响镇痛效果,告知产妇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不影响切口愈合其他等方面。如出现不适应及时与护士沟通。
3.2 加强监护
术后产妇回病室后去枕平卧6h,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助产妇哺乳,告知正确的喂哺姿势,6h后取半卧位,协助产妇翻身,及时清洁皮肤,增进产妇舒适。护士交接班时注意观察镇痛泵是否在位,镇痛泵导管有无渗漏、折叠,导管是否脱落等,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3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3.3.1 密切监测血压:每0.5h测血压、脉搏1 次,待平稳后每4h测1 次;保持输液管通畅,注意调节滴速,在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应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产妇发生低血压时,应排除内出血、伤口渗血、血肿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2 恶心、呕吐的处理:术后恶心、呕吐多发生给药后2-3 小时,产妇术后回病房应取头偏向一侧的平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发现呕吐及时汇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呕药物,并夹闭镇痛泵。
3.3.3 皮肤护理:皮肤瘙痒以面部为多见,一般不需处理,重者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术后还应保持皮肤清洁,注意骶尾部等骨隆突处长期受压和潮湿,鼓励和督促产妇早活动,一般术后6h行翻身按摩,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垫,保持被褥、衣裤清洁干燥。
3.4 适时拔除导尿管:一般术后48h拔除镇痛泵,再过2h拔除导尿管,拔尿管前还应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间断夹管,拔管后鼓励产妇早下床排尿。对排尿困难者,可采用诱导、按摩、开塞露塞肛、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等方法,上述方法都无效时可重新留置导尿管。
3.5 观察肠蠕动恢复:鼓励产妇术后早翻身,勤翻身、以防止肠胀气,加速肠功能恢复。术后给予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h后给予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少吃多餐,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4 讨论
经过这次的临床护理实验,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剖宫产术后产妇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果表明观察组达到0-Ⅰ级镇痛的占 95.2%,而对照组镇痛效果在该级别仅为38.1%,两组镇痛结果相比差异显著【4,5】。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极大降低产妇的身体疼痛,减轻产妇的痛苦,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正华.自控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0-211.
[2]黄丽,罗健.肿瘤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3.
[3]周乐意.妇产科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4-35.
[4]苏颖,程颖.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对妇科剖腹术后行自控镇痛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2):100-102.
[5]文德才,杨孟昌,曹德钧.硬膜外持续给药镇痛方法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1):50-53.
论文作者:蒋小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产妇论文; 术后论文; 自控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