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调整分析论文_王丹

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调整分析论文_王丹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40)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长期来看,义务加油改革的价值取向处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间。从目前来看,优质和均衡属于义务教育发展新模式,也时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从目前来看,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需要重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还需要实现统筹优质和统筹均衡,做好价值取向调整工作。

关键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价值取向

1 前言

作为时代发展静态产物,教育体制改革也属于时代发展动态标志,不同时期教育改革包含不同维度价值取向。教育体制改革也就是宏观社会变迁内具体、同教育制度安排密切联系历史过程,则是结合某种目的改造以及创新现象教育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根本上转变中国教育发展,同时更新中国教育面貌。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最初只是进行义务教育普及,为各地区适龄儿童升学提供保证。为了能够保证没有人都具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需要做好教育资源均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兼顾公平和效率,促进中国教育更高更加均衡、更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关注公平与效率,还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和价值取向。

2 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在价值取向方面愈发复杂

教育体制改革根本在于提升民族素质,尽可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人才也就是教育效率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初始,公平直接影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价值取向,公平也涉及到了利益问题。从本质上来看,教育公平属于发展历史过程,包含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等,起点公平需要保证适龄儿童能够有机会学习,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完全的、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属于教育改革理想化状态,至少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实现,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教育利益群体也随之增加,利益诉求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愈发复杂。

到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经济社会逐渐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逐步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于教育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优质教育。教育起点公平手段广泛关注,但是并没有将教育起点的公平看做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核心,提升教育效率。由于中国义务教育长期采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低重心投入”等,经济较为落后地区财力投入比较有限,这就使得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见差异比较大,特别是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等,硬件实力方面的差异比较大,最终催生出非常多的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这就使得教育公平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教育公平、教育效率间出现再次失衡。

3 目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统筹规划

义务教育属于教育系统基础部分,为个体发展、国家进步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角度来看,价值取向属于“理论”,不仅体现改革策略,还预先假设改革结果,发展方式则是属于实践,不仅属于教育体制改革内在构成,还反映其价值取向,能够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义务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价值取向调整需要适应义务教育改革方式转变。

目前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在于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资源均衡前提下,优质均衡实际上就是追求优质教育,均衡与优质有效统一。实践时,由于偏差比较大,特别是教育质量方面统一化,教育资源分配绝对的公平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对优质均衡发展、价值取向等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发展方式上,优质均衡则是义务教育发展高级阶段,那么就需要以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基础,但是同教育均衡却并不是完全相同。优质均衡需要将教育公平、教育效率相结合,那么就需要保证其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均等机会,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等等,提升教育质量核心标准。因此,需要确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这也是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关键。一般来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质在于教育质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追求高水平教育过程,期望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义务教育的发展特色在于优质均衡发展,也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必由之路。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统一,其关键这是寻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间平衡点。长期来看,若只是凭借升学率对学校质量高低进行探究,那么对教育质量同一化过度追求,凭借先进硬件设备以及豪华校园建设对教学质量高低进行衡量,并不重视教育软实力发展,这就使得教育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择校问题,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加重,所培养人才同社会需求相脱节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理论角度来看,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虽然也回应了这些问题,甚至有所禁止,但是理论和实践间偏差比较大。为了能够寻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之间平衡点,那么就可以对教育实践、教育理念间突破口进行探究,这也是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换句话说,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直接影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公平和效率统一体制改革不足,进而无法践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

4 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价值取向调整分析

优质教育促使义务教师实现初级资源到高级质量的均衡发展,逐步调整义务教育的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非常多措施存在着实现难度,那么就需要结合义务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相应调整。

4.1 关注教育内在价值

到目前为止,人们愈发关注孩子教育,这就使得择校问题愈发严重,这就使得学生的负担越来越大,义务教育并没有拜托输送人才以及高校选拔等局限,这同借助考试对教育质量体制进行评价具有非常密切联系。有知识与有文化人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并不是说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旨在于培养出更高高素质人才,但是却忽视发展全面发展人才。理论上来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上是均衡基础上促进教育发展,具体来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过于追求片面化发展,或者是对均衡状态过于追求,诸如,盲目增加教育资源方面投入,教育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实际上背离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对优质均衡发展内涵进行深入认识,那么就需要转变过去发展方式,将资源配置式资源均衡想质量提升优质均衡转变,实现教育资源内涵式发展,那么就需要增加对人的价值的重视,注重人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4.2 构建特色性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也就是在均衡前提下,对教育质量优质发展过度追求,其中的重要前提为均衡,核心在于优质,优质更加倾向追求教育质量,均衡则是更加倾向于追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方面来看,教育质量体现学生的发展程度,但是优质同高分数、高升学率并不是等同的。实际上,借助成绩考核对教育质量进行判断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无法满足个体的个性发展需求,那么开展优质教育过程中,需要保证教育的底线标准,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均衡发展前提下,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则是在差异均衡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基础上特色发展。

4.3 族中公共利益改革

教育属于复杂系统,而教育系统在义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需要重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还需要对义务教育基础价值进行思考,这关系到教育底线的问题。长期来看,人才选拔和人才输入水平属于义务教育质量的考核重点,但是却并没有认识到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活动。义务教育目的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够完全,但是需要对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重点考量。目前,中国东部与西部的教育发展差距比较大,城乡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甚至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也非常大,这就使教育失衡问题较为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底线在于大众化的教育取向,这样能够满足个体的基本需求。义务教育体制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底线促使所有人都能够受益,增加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公共利益。

5 结语

以实践作为基础,开展特色化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义务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过去人才观念,转变传统单一化教学

质量评价标准,保证教育底线标准,建设特色学校,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实现义务教育更加均衡、优质以及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星宇.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逻辑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6):21-24.

[2]吴徐莉. 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调整[J]. 教育导刊, 2014(11):7-9.

[3]张琼. 我国义务教育从重点到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2):3-3.

[4]张小红.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29(4):135-138.

[5]雷晓庆. 论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价值取向调整[J]. 教育导刊, 2016(8):16-19.

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广东肇庆人,学位:文学学士,职位:文员,职称:英语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我国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调整分析论文_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