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论文

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论文

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

金 新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理念和战略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周边外交战略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创新。战略理念的改革创新包括:在战略规划上采取了以周边为优先方向、“奋发有为”等新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亲诚惠容”、周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方针;在具体问题上倡导新型义利观、亚洲新安全观等新的观念。战略实践的改革创新包括:开创了“一带一路”等地区合作的新布局;推出了创设亚投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周边外交的新举措;强化了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等外交工作的新途径。这一改革创新内因在于国家实力与领导风格的变化,外因在于地区秩序与周边形势的变化。

关键词: 习近平;周边外交;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做出了新的部署,确立了新时代周边外交工作的目标、思路与方针,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外交与国际战略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1]1提出要“推进外交工作改革创新”,[2]299从而将改革创新引入外交领域,推动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新发展。对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研究,是从学术层面考察、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理念的改革创新

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包含着战略理念和战略实践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中战略理念的改革创新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

(一)战略规划层面采取了新的原则

一是把周边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是多维度的,涵盖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多个领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总体布局,将周边作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改变了原有的以大国外交特别是中美关系为对外战略重心的外交传统。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七位常委全体出席,除了外交部门,各地方、军队和国企等部门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格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296为顺应新时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新变化,中国对外战略开始进行调整,把周边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将战略重心向周边外交转移。这一新的原则性和方向性变化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的中国外交,在发展大国外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比过去更加重视周边外交的地位和作用,周边地区成为我国外交布局的优先方向。

二是确立“奋发有为”的外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2]296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战略中一直秉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念与原则。特别是在周边外交工作中,中国致力于维持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在周边事务上保持低调和克制,“韬光养晦”成为鲜明的外交风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包括周边外交在内的对外战略上更具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原来“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有所作为”。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奋发有为”的周边外交理念,使中国外交战略由过去消极适应周边环境转变为积极塑造周边环境。“奋发有为”理念与十八大对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定位相契合,将推动中国在周边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层面提出了新的方针

一是提出了“亲诚惠容”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2]297这一理念作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对睦邻友好周边外交传统的传承,也是对我国长期秉持的“睦邻、安邻、富邻”外交原则的发展和创新。该理念致力于使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使周边国家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而获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在周边外交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这一周边外交新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中国在周边地区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参照前期研究中SHLI的体外实验浓度[2],采用MTS法[8]检测0.5%~2%SHLI对RBL-2H3细胞和KU812细胞24 h细胞毒性。2种细胞分别按每孔5×104和2.5×104细胞接种于96孔板,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0.5%~2%的 SHLI,孵育 21 h。加入 20 μL MTS/PMS混合液后继续孵育3 h。用酶标仪在波长492 nm处测定吸光度值(A492 nm),计算细胞存活率,以选择SHLI用于后续实验的安全浓度。细胞存活率(%)=药物组A492 nm/细胞对照组A492 nm×100%。

在专教中,进门设有一块黑板,便于老师上课时指导学生教学使用,黑板前上方有投影,为老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设备,教室后角落放有物品架,可供学生放置个人物品,桌间有挡板与邻座相隔形成的私密空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私人空间,专教的门属于密码防盗门,使得专教安全性提高,专教出门为阳台走廊,为学生在学习繁忙中提供了一个缓解放松的地方,走廊外墙设有展示墙,可将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专教内虽未设置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但开有许多窗,仍具有很好的采光效果。

(三)具体问题层面倡导了新的观念

六大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例如中国与印度共同倡议的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这种灵活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的互惠发展。又如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提出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有利于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这一经济走廊的建设,例如中巴两国在瓜达尔港、喀喇昆仑公路、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入推进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机制。

二是倡导亚洲新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2]354他主张“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5]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的主旨发言中对亚洲新安全观做了全面阐释,将其内涵归纳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在亚洲新安全观指导下,中国将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合作,积极参与地区安全治理,推动地区安全机制建设。亚洲新安全观的倡导和落实,有利于中国增进同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消除相互猜忌和疑虑,有效保障周边安全。

二、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实践的改革创新

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周边外交具体的战略实践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新的统筹规划,提出了不少新的构想,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战略部署。

(一)开创了一系列地区合作的新布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地区合作层面开创了一系列宏伟的新布局。一方面,中国提出了广为世人瞩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另一方面,中国还规划了“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六大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倡议和六大经济走廊构筑了中国同世界实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布局。

这个城市的夏天,好像没完没了,暴雨、暴晒、疾风。温简看着面对电脑忙碌的顾青,觉得他更加沉默了。生活已经把他迅速地打磨,变成深沉而疲惫的男人。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推动了中国同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仅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便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7]当前,全球范围内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40多个、国际组织有80多个。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业已构成中国与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沿线各国展开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台。

一是倡导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外交工作中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这一外交价值观领域的重要创新,构成了新的国家利益观念,成为当前周边外交战略所秉持的基本理念之一。所谓正确的义利观,是“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在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4]这种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强调义利并举甚至义重于利的新理念,构成了与西方外交中利益至上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新型义利观。正确义利观在周边外交中反对以邻为壑的行为,主张实现互利共赢、利益融合、共同发展。正确义利观的提出,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提供了核心的价值导向。

(二)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的新举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周边外交领域还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举措,包括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构建“2+7合作框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中日韩自贸区构建等。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2014年10月,中国等21个国家代表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在经过五次筹建亚投行谈判代表会议后,2015年6月各国代表签署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作为亚投行的首个倡议国,中国以297.804亿美元的认缴股本和26.06%的投票权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随着亚投行开始运营,中国在亚洲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亚投行是中国“亲诚惠容”理念在地区经济领域的具体落实,有利于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入推进地区事务的共同治理。

中国与东盟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一环。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以深化同东盟的合作。2013年9月,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2013年10月,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又提出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包含了2项共识和7个合作领域。这一系列新举措的相继推出,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多领域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二是提出了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覆盖范围实现了由全球外交层次向周边外交层次的拓展。习近平同志不仅把“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东盟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关系等周边合作的发展目标,还提出了覆盖整个中国周边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构想,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3]“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引入周边外交领域,使得周边外交具有了更加宏远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更加完整。

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又一新举措。近年来,长期被“搁置”的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谈判被提上议程,并取得了一定进展。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商务部高层在第21届东盟系列峰会上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2013年3月,三国在首尔举行了首轮自贸区谈判。2014年11月,中韩两国签署了会议纪要,标志着中韩自贸区谈判实质性的结束。截止2018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举行了13轮,中日韩三国在部分议题上取得一些积极进展。长远来看,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使中日韩三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形成地区合作新平台,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他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做起,“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289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发展周边外交的又一新布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样,凝结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6]

企业主要拥有和控制的锡铁山铅锌矿、获各琦铜矿、赛什塘铜矿、呷村银多金属矿和玉龙铜矿等矿山由北至南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四川和西藏,这些矿山的分布和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企业在西部地区的产业地域布局。良好的产业布局可以实现各生产单元的互补,减少企业在能源动力和物流成本方面的费用,减轻经济上的损失。

(三)开辟了周边外交工作的新途径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周边外交战略的实施途径上有了新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276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是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支撑。

(2)城市功能。为了支撑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苏州工业园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城市配套方面不断完善。在购物方面,有天虹、沃尔玛等;在餐饮方面,有风格各异的知名餐饮300多家;在住宿方面,有几十家酒店,其中四星级以上有20多家;在商务方面,还有国际上一流的会所;在娱乐方面,有各种旅游度假区、观光景点;在金融方面,有500多家金融机构;在文化方面,有各种社团和各种比赛。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周边外交战略所做出的改革创新,顺应了新时期我国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的变化。具体而言,这一对外战略层面的改革创新有着内外两方面的现实背景和深层动因:

三、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原因探析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周边外交中大力推进民间友好交流。例如2013年成立了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拓宽了两国国民的交流渠道。为增进对东盟的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在2013召开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中国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中国还于2014年和2015年与俄罗斯互办了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此外,2015年4月,习近平在雅加达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中国未来5年内将向亚非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名培训名额;连续在华举办亚非青年联欢节,共邀请2000名亚非青年来华访问并参加联欢;将成立中国-亚非合作中心,进一步推进亚非各国交流合作”等。[8]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的推进,有利于中国同周边国家增信释疑、扩大合作,巩固外交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基础。

(一)内因:国家实力与领导风格的变化

一是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使中国取得了不同于往日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履行大国责任、塑造国际形象的客观需求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已成为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大国,也是全球128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带动了综合国力的总体提升,使中国的崛起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国家实力的提高,使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充分承担大国责任,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国的发展推动着周边外交“奋发有为”,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周边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富有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赋予了周边外交战略以新的理念与特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表现出了新的执政风格,有着显著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内政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大力反腐,在外交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周边外交正是新的外交战略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有着特色鲜明的领导风格和个性特质,表现出开拓进取、自信笃定的行事风格,这也是推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

(二)外因:地区秩序与周边形势的变化

一是中国周边地区国际秩序日益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新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传统的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地区秩序,正逐渐朝向美国主导的地区政治/安全体系和中国引领的地区经济体系并存的二元化地区秩序演化。一方面,亚洲地区仍然维持着以美国霸权为特征的政治/安全体系。美国继续推进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在中国周边地区保持强大的前沿军事存在,维持其战略威慑能力。以其前沿部署和盟友/伙伴关系资源为依托,美国继续保持着在地区政治/安全事务上的主导权。另一方面,亚洲地区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业已成为大多数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其经济增长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周边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加深,中国正逐渐成为本地区的经济中心。虽然美国在地区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尚未发生根本性颠覆,但地区秩序正日渐演化。根据权力转移理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变得难以避免。[9]随着权力转移进程的推进,东亚权力结构将渐趋均衡,一种以政经二元体系为基础的地区均势秩序开始成形。这种地区秩序的演化使中国在周边外交中有必要采取新的外交战略,以适应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二是周边形势中的不稳定性有所增加,需要中国在对外战略上采取新的思路以化解困局。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虽然中国周边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但周边形势较过去严峻,面临诸多的挑战。一方面,地区海洋安全形势不稳定,海上摩擦频率增加,中国与部分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间或升温。在东北亚,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与摩擦出现长期化趋势;在东南亚,南海争端一度持续发酵,中越、中菲之间的争端屡次升温。美国更是积极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争端,多次派军舰闯入南海海域。另一方面,地区合作面临的阻力日益增大,地区一体化进程进入瓶颈期。中国与日本等周边强国间战略竞争的加剧,使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周边形势的恶化对中国和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国亟需实现周边外交战略的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与实践应对周边新形势,化解邻国的疑虑,推动周边环境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演进。

(2) 生物炭复合材料吸附剂表面官能团复杂,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受多种机制影响,目前研究多停留在表观分析阶段,添加的改性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和其他无机材料与生物炭自身的相互作用尚未明确,鲜见定量分析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今后可将重点放在定量分析上。

高校制度文化主要包含四个层面——规章制度层、运行机制层、价值理念层和执行文化层。由高校师生及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科学设计的各类大学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准则、实施条例及其内涵组成大学制度文化第一个层面——规章制度层,该层面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强制性和导向性,内容明确而具体。

结语

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新局面,使中国对外战略从守成转向进取,彰显了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外交行为方式。它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新的国际战略环境,对我国周边外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和实施的新的周边外交战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内涵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

[4]杨洁篪.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J].求是,2013(16).

[5]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文)[N].人民日报,2014-06-29.

[6]刘奇葆:扬帆海上丝路 实现共赢发展[EB/OL].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213/c1002-26562497.html.

[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EB/OL].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0221/c1004-29096880.html.

[8]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全文)[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4/22/c_1115057390.htm.

[9]David Rapkin,William R.Thompson.Power Transition,Challenge and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J].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2003(4).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61-1487-(2019)02-0005-04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周边外交新理念及其在陕西对外开放中的落实路径”(项目编号:2015A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金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国际环境与对外战略。

(责任编辑:朱希良)

标签:;  ;  ;  ;  ;  ;  

习近平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