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_国内宏观论文

商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_国内宏观论文

商业企业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资产论文,保值增值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巩固国有经济基础,巩固改革成果,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笔者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结合商业工作的实际,更加认识到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搞好商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1.中外合资合作中的国有资产流失:(1)中方的老企业在引资合作中,急于达成协议,对固定资产估价不准出现对中方资产估价低,对外方投入估价高。从表面看引进了外资和先进技术,老企业经过改造变了样,实际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2)有的中外合资企业,外方负盈不负亏。盈利时双方按比例分红;亏损时外方不承担责任,把中方的股份逐渐吃掉。(3)外方以设备,实物与中方合作中,外方抬高定价,以旧品充新品,低质高价。我们不注意把关而吃亏上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国有民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1)拍卖资产作价偏低畸低。一是指导思想不对头,为赶时髦而拍卖;二是有意压低拍实价格,向个人倾斜;三是作价方法不科学。不经专家评估 ,不按现价法作价,以帐面的固定资产净值作为拍卖的价格。(2)固定资产卖好丢差。卖了部分好的紧俏的固定资产,丢下了差的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浪费。(3)拍卖资产兑现率低,没有达到通过转让产权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拍卖初期资金兑现率至少应是80%,而有的仅有50%,其余资金长期拖欠。(4)应收款过渡“削价”,有的应收款只打六折,而应付款则按实计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租赁经营中的国有资产流失:(1)在融资性租赁经营中,忽视租赁财产的价值评估。某些企业往往以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净值核定租金。这样低估价的租金必然不能抵偿租赁资产的实有价值,无形中使国有资产流失。(2)经营性租赁中,出租企业核定资金要素不全,含量欠缺。致使所收租金不能补偿财产实际损耗价值。有的租赁合同中没有对赁租者明确租赁财产的保值增值条款,造成漏洞。有的承租人在租赁期内拼设备、个人肥了,国有设备却丢失损坏了。

4.股份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1)有的企业只是利用股份制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发行股票后,未能按股份制的实际要求运作,有的企业只是名义的改为股份制,然而,领导体制、人事任用、管理方式、经营决策等内在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实际是有股而无制(2)股份制本身存在的各方责任、权限、利益间的相互制约原则没有充分体现出来。(3)企业资产积累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监督机制不健全,利润分配得过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5.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长期处于低效益运行行,有的企业债台高筑,甚至频临倒闭破产,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主要表现:(1)企业缺乏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领导者素质低,品德作风差,组织领导能力弱,个人主义严重,不关心企业兴哀。(2)是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人、财、物的管理章法不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领导部以身作则执法、守法不够。(3)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盈利是承包人的,亏损是国家的,长期亏损,使国有资产受损,逐渐流失。

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

应采取以下措施:

1.推进国有资产经营,从增强企业活力上去实现保值增值。(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观念应由生产经营型转向资产经营型,有些企业以土地、设备、房屋宁可闲置,任其无形损耗,也不考虑使其为企业创造效益。这种旧的思想观念不转变,企业也就活不起来,讲保值增值也是一句空话。在提高认识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某些模糊认识。如有的干部职工对中外合资不理解,认为钱都叫外人挣了去,没有认识到资产经营的重要性、必要性。北苑饭店近几年由于资产经营认识得早,行动得快,不仅实现了资产保值,而且不断地大幅度增值。固定资产由1992年的1.8万m[2]增加到现在约5.6万m[2],价值由3千多元增至2.4亿元,年销售额由1500万元增加到1.36亿元,年利税额由300万元增加到1053万元。(2)促进资产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国有资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移。到目前为止,先后拿出5块经营场地对外搞租赁、联营合作,经济效益比原来提高了6%。如北苑商城地下室器皿部商场,由于火车站前广场的消费者流动的多,经营器皿不适应,每年利润七八十万元,租给北方集团办了旱冰场和的士高舞厅后,收入增加了四五十万元:宾馆主楼西大厅营业面积300m[2],自己办商场时一年最高收入10多万元最后亏损关闭,出租后年收入17万元增加到42万元。(3)加快改组改制,规范股份制。在深化企业改革中通过改组让国有存量资产实现优化组合,通过改制,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股份制,就是按股份制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明确的产权关系,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制约制度。在企业内部,董事会、总经理、股东代表大会三方,要职责分明,发挥实际作用。在企业外部,国家成为股东后,要通过参加董事会、派出监事会等方式,实现对企业的间接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实现国有资产的良性经营及保值增值。(4)发展多元化经营,保持经济效益稳定提高。没有经济效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从谈起。大型商业要在巩固主业,办好中心店的同时,利用自己企业的资产优势,积极探索集中与分散,商贸结合、工商结合等壮大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有条件的企业应按内贸部的指示,扩展办连锁店或分公司,还可创办食品工业,副食品经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从管理机制和制度上去保证保值增值。(1)反复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定,要摆上企业管理的主要议事日程。要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既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的保证。(2)切实做好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这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清产核资要认真负责,不能走过场,不弄虚作假,要真正摸清“家底”搞好产权界定;完善产权登记工作,对国有企业全面进行产权登记,对公司制企业逐步试行按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进行产权凳记管理;中外合资、股份制改组、企业兼并与收购,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统一规范管理,严防国有资产在产权变动时流失。同时,对产权流失的重大案件进行坚决外理。(3)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制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资产出租或承包合同中要明确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条款。建立“重大决策赔偿制度”,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董事长、总经理负主要责任,副总经理(董事)负连带责任,以个人和财产赔偿损失。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起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4)深化以产权、改革为重点的企业制度改革。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进行单项或配套改革。应尽快建立法人财产权,同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授权委托单位,同企业签定法人财产经营管理契约,明确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建立健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制约监督机制,从法制上保证保值增值。(1)认真贯彻国务院的国有资产《监管条例》,向企业派出外部监事会,明确产权责任,监督企业行为。(2)建立企业内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委员会。(3)在《国家资产法》未出台前,地方政府及企业应制定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规章制度。(4)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国资管理部门制定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如(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办法》、《国有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办法》《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国有股权行使、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施办法》、《国有企业兼并、收购办法以及有关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政府应加强执法监督、查处工作。成立执法监督检查机构,建立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妥善处理执行中产生的有关纠纷,维护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公证性。

4.加快企业管理经营者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选择德才兼备的法人代表。企业能不能管好,关键在有个好头头。思想作风要正派,懂经营,善管理,综合领导能力强。改革劲头足,事业心强,忠诚廉洁,甘于务实,善于创新。(2)建立精干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班子。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搞好资产经营与保值增值的能力,来调整、充实、完善领导班子。人员要精,职数要少,效率要高,作风要正,干劲要足。(3)先择培养精明强干的中层干部队伍。这批人应是领导者的得力助手,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4)建立科学、精干、高效、智能型的企业组织领导机构,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工作效率低下的机构要下决心精简或改制。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解决。

标签:;  ;  ;  ;  ;  ;  ;  ;  ;  

商业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