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肠套叠空气复位灌肠治疗后的护理论文_张菊

患儿肠套叠空气复位灌肠治疗后的护理论文_张菊

张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复位灌肠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2 例空气复位灌肠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观察经验。结果7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66 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成功;6 例手术治疗,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做好护理观察可为患儿急性肠套叠的,从而提高患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关键词:空气复位灌肠;肠套叠;患儿;护理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远端肠腔(一般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造成不完全性小肠低位梗阻的征象[1]。它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以6个月至1岁的婴儿发病率最高95%患儿肠套叠为原发性,仅5%为继发性。国内的研究显示,92% ~ 94%婴幼儿原发性急性肠套叠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作为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首选治疗方式,X射线监测下的空气灌肠复位具有无创、直接有效的特点,同时安全性强,整复时间短,整复率高[2]。但在临床工作中,灌肠复位成功后仍有6%~12%的复发率,因此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需观察患儿反应及情况,从而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病情观察及护理:

多数肠套叠患儿因呕吐,部分患儿则因伴随血便造成体液丧失较多,空气灌肠成功后仍有部分患儿存在呕吐及血便症状。大量的体液丢失容易造成患儿脱水。空气灌肠成功后观察期间应准确记录患儿精神状况,皮肤弹性及颜色,眼眶的凹陷程度及尿量,较小的患儿还应观察前囟的凹陷程度。补液应遵循先盐后糖,交替使用,先快后慢,见尿补钾,适当补充电解质的原则,预防输液过量或不足。患儿呕吐后需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置患儿平卧或嘱家长平抱,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床旁被吸引装置。腹泻或呕吐患儿则应密切观察患儿血便的排出情况,观察血便的颜色、量、次数。血便次数、量减少,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暗红色,视为好转,反之应立即通知医生查看。同时指导家长,保持患儿肛周皮肤的干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并用柔软的布料蘸干,外涂赛肤润预防肛周皮肤浸渍。

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一般需禁饮、禁食6小时,患儿会出现饥饿或口渴等不适感等哭闹。哭吵较厉害的患儿,可使用安抚奶嘴或平常喜欢的玩具、游戏、音乐、故事等分散患儿注意力并予以安慰或采取分散其注意力。口渴患儿可以用勺子蘸取生理盐水湿润患儿口唇,减轻口渴感。

患儿空气复位成功后的观察期间,患儿家属因长时间的禁食的不理解,患儿症状缓解不明显、哭闹及心疼患儿等,会表现出焦躁,不配合甚至出现医患冲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要认真、耐心解释病情及禁食的重要,取得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

小结

患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规范化的护理能有效地降低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术后的复发率。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通过规范、有效、细致的术后护理尽量避免术后复发。若患儿一般情况较严重,或出现多次复发性肠套叠,应及时手术治疗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杨纲,蒋文军,曹李明,等.不同年龄组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2):150-154.

[2] Kirks DR.Air intussusception reduction:"the winds of change"[J].Pediatr Radiol,1995,25:89~91.

论文作者:张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患儿肠套叠空气复位灌肠治疗后的护理论文_张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