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减产的快乐与忧患_农业论文

夏粮减产的快乐与忧患_农业论文

夏粮减产喜与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夏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0750万吨,比上年减产1100万吨,减产幅度93%,是近年来夏季粮食减产幅度较大的一次。

认真分析今年夏粮减产形势,有一喜一忧。可喜的是:粮食的结构性减产,显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值得忧虑的是:粮食的灾害性减产,再次暴露出我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

据统计,由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部分粮食品种播种面积,今年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58万公顷,受此影响,今年夏粮产量下降594万吨,占减产总量的54%。在这部分减产背后,是今夏粮油结构调整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首先,由于国家政策引导,今年南方地区调减了品质差、产量低、效益差的冬小麦面积,扩大了夏收油菜籽面积,其中江苏、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湖南等省调减小麦面积占全国减少面积总量的一半以上,夏收油菜籽扩大面积占全国增加总量的85%。冬小麦、油菜籽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的农业生产布局。

其次,在种植面积调减的同时,各地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发展面向市场需求的优质专用品种。据统计,今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5500万亩,比上年扩大一倍以上;“双低”优质油菜籽面积达5500多万亩,比上年扩大1500万亩,占油菜籽总面积的52%。粮油优质专用品种开发逐步向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今年夏粮减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严重的旱灾。粮食生产的灾害性减产,再次暴露出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灾害,其发生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深是罕见的。据统计,3月份以来,黄淮、江汉、华北、西北等小麦主产区遇到严重春旱,全国先后有20多个省(区、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截至7月26日,全国夏粮和秋粮两季作物累计受旱面积达46亿亩,其中严重受旱22亿亩,绝收6700多万亩。因为持续干旱,一些夏粮主产区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甚至部分地块绝产。

专家指出,今年夏粮减产基本上反映出了全年粮食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在我国,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个课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在今年的结构调整中,优质专用冬小麦“订单”面积近2000万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这说明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关键在于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今年的大旱中,一些前些年兴建了骨干水利工程的重旱地区,出现了大旱之年不减产的奇迹,说明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还要依靠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增强抗灾能力,走出“靠天吃饭”被动局面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  

夏粮减产的快乐与忧患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