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水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的发展论文_李辉义

浅谈清水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的发展论文_李辉义

中铁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良好的发展,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所进步。基于此,本文先是研究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概述,然后以某市艺术中心建筑为例,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引言:

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技术,施工水平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影响。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性能,需要从施工技术开始着手,加强施工技术的操作水平,提高施工技术的性能和质量,才能促进建筑施工健康发展。

一、清水混凝土工艺概述

(一)清水混凝土概述

清水混凝土施工指的是在混凝土成型之后,使用其自然质感作为饰面,不需要做其他任何的装饰工程。根据混凝土表面的效果以及验收标准分成普通清水、饰面清水、装饰清水三种。普通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工程是指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其表面的颜色平整均匀,平整度以及光洁程度能够达到验收标准。饰面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工程是指混凝土自身质感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以自然状态作为饰面的实际效果。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工程是指利用拓印性,在工程表面装饰出图案[1]。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优势

第一,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其表面颜色均匀光滑,混凝土的美观度良好,施工质量也比较好,能够实现精品施工。

第二,使用清水混凝土能够消除抹灰操作中会产生的脱落和裂缝。

第三,使用清水混凝土进行施工,对于环境破坏能够得到控制,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不进行抹灰操作和湿作业,现场施工文明程度被有效提高,建筑垃圾被一再减少。

第四,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使用刮腻子和涂刷面漆的方式进行修饰,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

本文以某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研究清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要点。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做好施工方案,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技术进行规定,检查施工所需机械、材料、水电等情况。其次需要对钢模板、结构、脱模剂等进行检查,需要保障其验收合格,对安全设施也需要检查。再次需要对施工工作进行分配,需要让施工分工得到明确,才能保障施工速度和浇筑速度。最后需要让模板得到充分的湿润,在得到混凝土施工许可之后才能进行浇筑。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的是清水混凝土交底,进行找平操作和防线操作,对插筋进行适当的整修,需要检查支模位置的平整程度。其次需要进行插筋连接,需要将钢筋绑扎之后进行隐蔽验收,在钢模板上刷好脱模剂之后,安装泵管,之后对钢模板进行安装。再次对刚模板进行验收,将混凝土充分振捣之后,需要清理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拆模,检查混凝土表面质量,检查合格之后需要对混凝土成本进行养护和保护。

1.选择混凝土

选择混凝土时需要考虑其表观颜色,本工程选择浅灰色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选择的粉煤灰是浅灰色的一级煤灰,选择的砂子是河砂中砂,其细度的模数在2.2~2.6范围之内,选择的细骨料为低碱性的集料,其粒径范围在5毫米到25毫米之间。除此之外,本工程使用的膨胀剂为TC-1外加剂。掺入粉煤灰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让混凝土能够更加均匀的铺满模板。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配比,禁止往混凝土中加水,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清水混凝土钢模板设计

作为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受到面板和支架的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选择质地比较坚硬的材料,避免出现吸水受潮。同时还需要选择尺寸准确的面板,例如选择1米×1.5米的钢模板作为面板,每块钢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缝处贴上两道双面胶,调整好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平整度,能有效的减少错台的高度。在钢管架的选择上需要选择扣件式,来减少整体上的变形。在安装模板时,选择拼装式大模板作为墙模板,选择三节式止水拉杆作为拉筋。3.混凝土振捣控制措施

由于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特点,需要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检查混凝凝土塌落度和和易性。在检查运输单的时候,需要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核对:强度等级、应用部位、坍塌度、抗冻性能等级、缓凝性能等级、级配选择等。

4.混凝土泵送

在施工现场,需要先泵送适量水湿润泵的料斗,输送管的内壁经过泵水的检查滞后,确定不存在异物,开始泵送和混凝土同一强度等级的石砂等。在正式泵送的时候,需要保证泵慢速、反泵、匀速的状态。混凝土在泵送的时候,需要定期检查其活塞冲程,不能让其超出最大冲程,在料斗中的混凝土需要维持不少于上口20厘米处,混凝土在结束泵送的时候,需要清理其泵和输送管。混凝土进入泵时,需要检查其坍落度,在所需坍落度不超过100毫米的时候,保证其误差范围控制在20毫米以内,在所需坍落度大于100毫米的时候,需要控制器误差在30毫米以内。

5.混凝土浇筑

要想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需要进行连续浇筑,如果处于不得不间隙的情况下,需要缩短间隙时间,在上一层混凝土能够初凝之前,将第二层混凝土完全浇筑。每次进行浇筑之前需要清理干净杂质和锯屑。为了避免墙体出现脚跟开烂,需要在底部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再实施混凝土浇筑,需要进行细心振捣,来提高接缝的质量。使用的振捣方式是分层浇筑和振捣,每一层的厚度不能超过40厘米。在振捣的上层的时候,需要插入下层5厘米,其移动的间距需要控制在1.5倍振捣半径。在对洞口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让洞两侧的浇筑高度对称,振动棒超出需要距离边口30厘米,从两端同时开始振捣,避免洞口发生的变形[2]。

6.梁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之前需要将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直到露出石子,在松散物清理干净之后使用水再次湿润,重新浇筑水泥浆。对梁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使用赶浆的方法,让浇筑和振捣相结合,在梁底振实之后下第二层料,让水泥浆沿着梁底向前推进,保障每一层都被振实之后再进行下料。对板进行浇筑的时候,混凝土铺设厚度需要稍超过板厚,使用平板的振捣器在垂直方向上振捣,振动完全之后,使用两米长刮尺进行抹平,在混凝土沉实之后使用木抹子搓压找平,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还需要第二次压平,需要保证表面的平整度能够被控制在3毫米之内,施工缝处也需要使用木抹子进行找平处理。

7.混凝土成品的保护

在模板施工中,注意保护已经浇筑的混凝土,不能出现浆液或者污水浇筑在已经完成浇筑的混凝土上。已经浇筑完全的混凝土需要使用编织布进行保护,在混凝土达到拆模标准的时候,需要保证拆模操作中不会损坏到混凝土。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研究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概述,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技术及清水混凝土施工优势,然后研究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工艺流程,需要先选择混凝土,进行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进行混凝土泵送及浇筑,控制混凝土振捣,还要对混凝土成品进行养护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周石磊.探讨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12):5-6.

[2]曾铮.桥涵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2):107-109.

论文作者:李辉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浅谈清水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的发展论文_李辉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