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论文_付俊丽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论文_付俊丽

山东省聊城旅游度假区湖西街道办事处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内容较多,各阶段的联系较为紧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展。林业工程苗木培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培育方法、环境等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培育,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苗木种子,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林业工程苗木培育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1.1 选择育苗地

做好苗木培育工作,选择合适的育苗地是首要工作。开展苗木培育工作前,应调查当地的地质、气候条件,针对想要培育的苗木种类特性,做出针对性方案,育苗场应选择地势开阔平坦、背风向阳、有洁净水源、远离村庄、空气无污染、无大量扬尘的地方。选择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易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

1.2 对育苗土壤进行整理

在做苗床之前,做好土地的规划和整理,在整理育苗土壤时,首先要清除田间石块、根茎、杂草和树枝等,保证地平、土碎,为保证土壤的肥力,选择好地块后,可在苗木培育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有足够的营养,可选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堆肥,均匀的撒在耕作层土壤中;为了防止土壤病虫危害,应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人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土壤的酸碱性对苗木的生长影响也很大,初步判断土壤酸碱性后,若不适合苗木生长,应对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细硫磺粉、亚酸亚铁、硫酸铁,施用有机肥等,降低土壤的pH值,如果土壤偏酸性,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细石灰、碳酸钙等降低土壤的pH值,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是调节土壤pH值的好方法,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且经济环保,材料易得,属于废物的二次利用;土壤温度对苗木生长影响也很大,合理的进行水分管理,适时灌水,以提高土壤热容量,夏季可以降温,冬季可以保温以减少冻害。低洼地应及时排水,以减少地面蒸发、降低热容量和导热性,为苗木的培育提供适宜的温度。

1.3 苗木种子处理技术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如果种子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苗木的发芽率,生根差,直接影响后续的苗木生长,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在挑选和处理种子时应该尤其注意,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来源进行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是否能够适合在已经选好的育苗地培育,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提供保障。种子的前处理即催芽,可选用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播种后及早的出芽,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按照种子的不同特点,还有去蜡去油法,机械破皮法等等,都可促进种子的发芽,缩短生长周期。

1.4 播种技术

催芽工作完成之后,便要进行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因为在春季无论是温度还是气候以及空气湿度比较适宜种子的生长,播种之后要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够充足,要做好灌溉工作,防止因为气候干旱影响种子生长。有时遇到天气温度变化频繁,温度太低不适宜种子生长,必要情况下要对种子开展覆膜处理,能锁住土壤的水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照强度,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生长速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控制虫害的出现。

2 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

2.1 把握林业工程苗木造林时间

对于我国北方来说,要选择在春季进行造林,每年5月是造林的最佳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期苗木正处于发芽阶段,而且温度正在不断上升,此时进行造林能够很好地提升造林效率,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进一步保证林业工程苗木移植的效果。不同地区的造林时间有所不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重视造林时间,就可能导致造林时间不合理,进而出现问题,影响最后的造林效果,无法保证苗木的成活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2 确定林业工程苗木的造林规格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应该从苗木规格和造林规格两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苗木的规格来说,小型苗木高度应该选择在40cm左右、大型苗木在120cm左右。如果遇到特殊的林业工程移植造林目标,就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内部数据进行合理调整,保证移植的合理。对于造林的规格来说,可以传统的标准来进行确定,比例为1∶20,也可以通过林业工程的面积来进一步确定苗木的数量,应该保证苗木的间距在10~20cm,行距控制在16~70cm。一般造林工程面积为1000m2,苗木种植量为500株。

2.3 确定林业工程苗木造林的技术要点

在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过程中,要保证技术水平。对于技术的应用,需要围绕林业工程苗木移植成活率来进行考虑。首先,需要保证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受到破坏,保证根部的完整。其次,需要规范移植方法,确保苗木的根茎完整,这样更加方便苗木的生长。在林业工程苗木移植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灌溉,保证苗木能够快速适应生长环境,更加有利于保证工程苗木移植造林工作质量。

3 提高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法制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相关的工作人员了解人造林管理的具体内容。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工作人员法律素养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从而提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人工造林成果的维护需要有力的管理作为支撑,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依照制度行事,杜绝森林资源被破坏情况的出现。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管力度,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应该做好制止和处罚。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3.2 规范森林资源的使用

人工造林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有裨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的生产活动提供足够的木材。但在生产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使用得不到科学的规划,将会导致采育失衡,降低森林覆盖面积,最终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造成严重影响。树木的损失将会带来水土流失、动植物生长受损等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提升对森林资源使用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采伐,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有效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

3.3 做好火灾防护工作

森林火灾是除了乱砍乱伐之外的又一威胁,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要加强防火队伍建设,通过设计防火预案,结合实际,形成防火救火队伍,一旦受到救援信号,需要及时行动,并形成多个部门合作的联动效果,快速反应,将火灾危害降到最低。二是做好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具体需要不断强化村民的防火意识,定期对周边的群众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并及时宣传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民众对森林保护的重视程度,借助法律的力量,提升群众的责任意识,从而联合群众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结束语

林业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做好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工作,提升移植技术是林业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以此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振亚.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2018(10):15.

[2]吕文郑.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18(9):120.

论文作者:付俊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论文_付俊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