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途径论文_林珊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途径论文_林珊

林珊 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二十小学 830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字词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内容。在过去的字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选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学习效果也不好。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进行字词的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形象思维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当前的教学现状,为小学生的字词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形象思维;训练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4-01

引言:虽然目前我国实行了新课改,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导致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运用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训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1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形象思维就是人们在面对一个事物或者是在认识一个事物的过程中对于事物的表面的形象进行取舍,而生成的能够反应事物特征的一种思想形式,它能够形象的展示出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方式,就能够有效的改善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字词的教学中,运用这一思维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

经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形象思维是人类意识活动能力的一种,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正符合这一思维特征,小学生对于外界的认识正是对于外界事物表象的认识与积累,逐渐的形成一种思维认识,进而才促进儿童形成语言。语文学科也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更需要学生带有感情的来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感悟到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这种思维也正是符合了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形象信息,在小学学生的字词学习中运用这种形象思维进行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也符合字词发展的规律。

2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途径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在语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加强字词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于字词形象的认识与感悟,调动学生既有的经验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字词学习中来。第二是在进行字词学习的过程中将字词分别的放在句子中、短文中等进行体会,能够让字词的意思在文章中更加的凸显,加深学生对于字词内容的理解。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字词教学的过程中,形象思维的运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朗读

朗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能力,是从开始准备朗读一直到朗读活动的结束,是一种具有较高心智以及情感的加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字词整合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字词的含义。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并且能够带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将自己的既有经验带入到朗读活动中,为学生的字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2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形成相应的画面

在进行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并且要引导学生练习生活的实际,通过教学方式的辅助,帮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直观的画面。比如在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苹果”这个词语,教师就可以利用红苹果、黄苹果、黄元帅苹果等一系列有关于苹果表象的描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苹果的表象,从而形成概括性的表象,深刻的理解到苹果一词的含义。比如在教学生“善良”这个词语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图片的展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一词语。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影片,或者是将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尊老爱幼等例子,让学生对于善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以及展示的图片里获取到对于词语的概括性的表象。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形象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的含义。

2.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丰富表象储备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能够提高对于事物的感受,加深对于事物的理解,养成较高的观察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表象储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比如在学习“秋天”这个词语的时候,单纯的凭季度、月份的解释,学生是没有办法深入的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在秋天的时候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自然有什么样的改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都变成了黄色的、红色的,并且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的时候,庄稼丰收等等,这就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秋季的变化,在头脑中具有丰富的表象。

2.4通过已有表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进行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表象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弥补其生活经验上的不足。比如在学习“地震”一词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很难会有亲身的精力,并且也没有实地观察的机会,在报道中对于地震的展示也是震后的灾难现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结合已有的对于雷雨交加、电闪雷鸣等词语的表象,来丰富、加深对于地震一词的表象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的学习这些词语。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于字词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在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侯秋梅.中国新通信.2018(14).

[2]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刍议[J]. 郭赟.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06).

论文作者:林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训练途径论文_林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