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型风电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论文_吴光宇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40)

摘要:提出一种采用风电机组、储能系统和海水淡化装置组成微网型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风力发电技术、电力电子和储能技术、海水淡化技术、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实现风电海水淡化系统的孤岛运行,为无电网海岛地区提供优质淡水和稳定电源,此设计方案可有效解决边远岛屿供水供电问题,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微电网;能量管理;风电;海水淡化

0引言

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微电网就是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将微电源、用电负荷、储能设备及控制装置等结合在一起,直接接入用户侧,向用户供给电能的小规模分散独立供电系统[1]。

本文立足于可独立运行的智能微电网系统,提出将微电网系统与海水淡化装置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实现系统的孤网运行,为没有电网的边远海岛地区提供优质的淡水和稳定电源,可有效解决偏远海岛的淡水供应和电力供应难题,极大改善海岛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1系统整体设计

在此系统中,主要包括风电电源、储能系统、海水淡化装置、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和其他民用负荷几部分[2]。微电网采用三项380V交流方案,即发电设备、储能装置和用电负荷均接入380V交流母线上,如图1所示。

图1 微网系统整体构成图

其中,风力发电机组采用2台100kw永磁同步风电组,经AC-DC-AC全功率变流后,形成稳定的380V三项交流电接入微网系统,是此系统的主要供电电源。

储能系统主要包括蓄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双向逆变器(PCS)。当电源发电量大于用电负荷时,PCS将微网中多余电能整流后,给蓄电池组充电;当电源发电量小于用电负荷时,PCS将蓄电池组中电能逆变后向微网供应电能。通过PCS给电池充放电,维持风电设备和用电负荷的平衡,保证微电网电压基本恒定[3]。

海水淡化装置作为系统的用电负荷。海水淡化装置采用膜渗析法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本系统海淡装置在常规海淡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由于微网系统中风电波动较大,需要海淡负载功率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因此,海淡负载中所有大功率电动机均采用变频启动,对电网电压波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可以变功率运行,有效解决了风电机组发电功率波动的问题。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启动。当蓄电池组电量放空,或由于台风等因素导致风电机组无法运行时,可利用柴油发电机组给电池充电,并给用电负荷供电。

2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此微电网系统中,由于发电设备为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功率受风速波动影响很大,输出功率有较大波动。而海水淡化装置中,电机、水泵等用电设备较多,投入切出时也会对微电网电压造成一定冲击,因此需要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对发电机组、储能系统、用电负荷进行电能调度,实现用电负荷和发电设备间的平衡,以保证微网电压稳定,实现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4]。

为了更好的进行调度、管理与控制,能量管理系统将遵循分层控制、统一调度的原则。因此,其运行调度管理与控制可分为三层结构:就地控制层、网络通讯层和管理调度层,如图2所示。

图2 能量管理系统多层结构图

2.1就地控制层

就地控制层主要包含风电机组控制器、PCS控制器、BMS充电监控器、海水淡化控制器等。各就地控制装置直接采集各台发电设备各项参数,并通过网络通讯层向管理调度层发送数据,同时接受调度管理层下达的控制指令,负责控制微电网系统内部各个发电设备和的安全稳定工作,是整套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以下为系统内主要就地控制部分。

1)风电机组控制器:

风电机组控制器集成于风电机组整机中,负责控制风电机组自身的运行。本系统要求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具备TCP/IP通讯协议,可以和上位机(工控机)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工业以太网或光缆),接受上位机的启停控制和能量调度。

2)PCS控制器:

PCS利用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建立电网基准电压,平抑电网波动,对电能削峰填谷。本系统中PCS控制器为采用TCP/IP通讯协议与上位机(工控机)实现总线通讯。

3)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器:

BMS控制器实时采集电池工作状态,包括电池的充/放电状态,电池电压、电流、容量等参数。本系统中,要求电池管理系统具备TCP/IP通讯协议,可以和上位机(工控机)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工业以太网或光缆),向上位机传输各状态信号。

4)海水淡化控制器

海水淡化控制器集成于海淡设备中,负责控制海淡设备的运行。本系统要求海淡控制器具备TCP/IP通讯协议,可以和上位机(工控机)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工业以太网或光缆),接受上位机的启停控制。

5)其他信号输入输出

在此系统中,某些采集点和控制点的输入、输出需采用模拟量或数字量输出/输入,可采用研华ADAM系列远程I/O模块,此系列模块可以通过以太网线连接上位机(工控机),将采集到的信号(模拟量、开关量均可)直接传入上位机,并根据上位机指令对外输出信号(模拟量、开关量均可)。此系列模块可采用菊花链式结构,扩展性强,组态灵活,直接作为上位机的输入输出硬件,完全可以取代PLC控制器的功能。由于本系统控制点大多采用通讯方式,硬结点输入输出较少,因此仅需工程实际需要采用若干研华ADAM模块即可。

2.2网络通讯层

网络通讯层是管理调度层和就地控制层的中间站,主要有以下的功能:

1)构建硬件通讯网络,该项目设备主要设备均采用TCP/IP通讯方式(以太网通讯),在距离较远的场合,例如风机到上位机之间需要采用光电转换设备。

2)接受管理调度层指令,并下发相应的控制命令到就地控制层的各个装置,如风电机组的启停、功率给定等指令。

3)接受就地控制层上传信息,并将其上传到上位机中,作为上位机逻辑判断、数学计算、状态分析的依据。其具体功能如图4所示。

图3网络通讯层功能示意图

由于系统内就地控制设备如风电机组、PCS、BMS、海淡控制器、通讯均采用TCP/IP通讯协议,物理线路采用以太网(长距离通讯需转成光缆进行通讯),整个系统通讯需要3台光电交换机,1台普通交换机组成局域网,实现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

2.3管理调度层

调度管理层是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运算部分,主要接受网络通讯层上传的监控信息,管理软件根据各项参数做出控制管理决策,调度各发电设备发电功率以平衡海淡装置负载用电功率,保持微电网系统电量供求平衡[5]。此外,调度管理层应具有完善的历史运行记录和故障记录,为运行维护人员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其控制总体框架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4 调度管理层控制框架图

在本系统中,管理调度层选用一台工控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一台工业服务器用于历史记录的存储,工控机具备双100M网卡,与网络通讯层采用TCP/IP通讯方式。工控机可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服务器,实时向服务器的数据库软件存储数据。

3系统软件设计

能量管理软件采用Visual studio平台开发,主要功能如下:

1)提供右好的用户界面,供运行人员操作。

2)数据采集功能,包括风电机组、PCS、BMS、海淡设备等的参数采集。

3)实时监控功能,对系统内各目标设备下发遥控、遥调控制指令,显示分布式电源总发电量、用电量,储能系统电量信息等。

4)能量调度功能,根据负载功率、电池容量、实时风况,计算风电机组应发电量,并向发电设备下达功率指令。

5)在故障报警界面中,显示了系统所有当前故障报警信息。操作人员可在时间选择栏中选择查询时间段,再点击历史查询按钮,即可查询不同时间段内的故障报警历史记录。

6)历史数据

监控数据或运算产生的数据将进入历史数据库,供系统查询使用。该功能为历史查询提供了数据源,还为数据预测提供了参考源。

如图5为能量管理系统软件主界面。在此界面中,最上层为界面系统选项卡,点击不同选项卡可切换到不同界面中。第二层为当前运行模式显示栏,标志着系统当前所处工况。在主界面中,主要有两台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视、柴发机组运行状态监视、储能系统运行状态监视、海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其他负载及开关状态监视。此外,界面还包含了系统启动、停机、运行模式切换等功能按钮,操作人员可根据不同工况进行操作。

图5 能量管理系统主界面

4 结论

微网海水淡化系统将风力发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相结合,使系统实现孤网运行,向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淡水供给,有效解决了偏远沿海地区、海岛的水电供应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新法,苏剑,吕志鹏,刘海涛,李蕊微.电网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1):57-58.

[2]王成山,武震,李鹏.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 2014,(2):38-39.

[3]武星,殷晓刚,宋昕,王景.中国微电网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现状[J].高压电器, 2013,(9):143.

[4]刘文,杨慧霞,祝斌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14):40.

作者简介

吴光宇,(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工程师。工作于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事发电设备控制系统研发工作。

论文作者:吴光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微网型风电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论文_吴光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