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论文_薛敏

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论文_薛敏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培训中心 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随着我国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不过以往的能源生产手段效率相对较低,产量也不高,其生产方式以及结果早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外就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来看,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较为落后,因此也就出现了生产工艺水平较低的情况。所以,对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实施创新与改革也成了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电厂为出发点,分析热能以及动力能在电厂中的创新以及改革问题。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电厂;改革创新

热能动力工程实际上就是把热能充分的转化成为动能,或把动能转化变成为热能,当然很多情况下都是将动能利用蒸汽技术转变为电能。热能动力工程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设计领域以及概念也广泛,但是基础原则就是充分遵守能力守恒定律。而其转化也需要遵守两个原则,即经济的高效率以及运行的高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保护生态环境[1]。

1.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施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依据现阶段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际的发展情况,本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实施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分为下面两个因素:首先,这种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还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对于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家来说,能源是其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支持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目前我国的能源生产效率相对较为低下,经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源推动力不足,所以对其实施改革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热能以及动力工程自身存在较为欠缺。以往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不但效率不高,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大。而对热能以及动力工程实施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生产与工作效率,减低污染。对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

2.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存在的问题

2.1重热现象较为严重

所谓重热现象就是重复使用热能的情况。在机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假若损耗热能在机器下一次的运转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施运用,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重热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重热现象的直接危害不但在于本身,同时还会诱发一系列对于提升电厂能力利用效率的问题。例如电热现象还会导致电厂电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存储;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发电过程中燃烧环节稳定性,同时也会破坏蒸汽机的数值;同时还会直接对气压稳定性造成影响,致使压力出现直接性波动。

2.2节流调节问题

正常情况下,电厂在运行的时候,节流调节的作用非常大。在发电设备工作状况出现改变的情况下,系统常常会直接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对能源的损耗也很大。但是,节流调节更加适合使用在容量额度相对较小的设备中,在机组设备任何一个级别达到任何一级别的额定负荷极限承载数值的情况下,其他数值也就对应有所增长,机组数量也会慢慢的减少。最终导致供电压力临界值比数值更小。依据弗留格尔定力,其节流调节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前提是机组级数必须大于或者等于3级,另外在发电设备工作状况不出现改变的情况下,所通过的不同机组其流量数值是相同的[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湿气损失问题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湿气损失的因素主要为下面几种。首先,在动力通过蒸汽技术同时转变成电能的情况下,蒸汽不断膨胀,会出现部分水滴,这种情况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对蒸汽造成影响,导致湿气出现巨大的消耗;另外,在水滴移动的速度小于蒸汽移动速度的情况下,水滴往往会对蒸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湿气出现损失;最后,对于喷管而言,水珠会对其干扰主流运动,导致能力出现损失,同时还会出现较多设备操作、

3.时代背景下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创新改革

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创新使其发展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使其发展与生存的灵魂,它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与改革的竞争。

3.1善于利用重热现象

有研究人员发现,我国电厂现阶段的重热系数达到了5%,而研究发现重热系数如果越大,则指代热能重复利用率也更高,从而其损耗量往往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电厂在实施生产的时候,应该适当的提升重热系数,这样对热能重复利用有很大的帮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重热系数并非越大越好,而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有效提升节流调节

实际上节流调节在第一阶段就能够完成全周进汽,在设备工作出现改变的情况下,各级的温度普遍较低,另外表现出相对较为灵活的适应性。不过因为节流出现损失,经济效益表现往往也较差。因此在电厂现实运行的时候,需要依据弗留格尔理论,使用公式实施合理有效的推算,同时对对应的部件受力状况以及功率实施确定。另外需要对汽轮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实施监督,在先有流量的情况下,需要对流动部分面的改变做出最准确有效的判断。

3.3减少湿气损失

科学合理的减少湿气损失是提升热能与动力工程利用效率的主要方法。对于电厂而言,在现实的机器运行中,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湿气的损失:安装使用去湿设备、安装使用中间再热循环设备、不断提高机组抗冲蚀能力与应用带有吸水缝喷灌。这四种方法都十分有效,能够有效降低湿气,最终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4.结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作为电厂必须要对自身热能与动力工程实施必要的创新与改革。改革与创新需要正面面对自身问题,在创新思维管理方式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不唯书、只唯上的原则。不但要大胆进行创新,同时也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另外,还要始终不渝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改革以及创新路上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获得更大进步和发展,这也是电厂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志帅.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创新改革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6,24(5):384.

[2]罗战杰,许少群.浅谈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5,21(9):113-113.

[3]鲁昕旺.试析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22):1977-1977.

论文作者:薛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论文_薛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