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食物当作一天--提高警惕以确保粮食安全_粮食安全论文

人们把食物当作一天--提高警惕以确保粮食安全_粮食安全论文

民以食为天——居安思危保粮食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居安思危论文,民以食为天论文,粮食安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历岁末年初,最牵动国人心弦的焦点莫过于波及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在同期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我国南方发生的雪灾将会对中国粮食越冬作物产生影响。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油料作物的生产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对全年粮食生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据民政部提供的数字,截至2月中旬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77亿亩,绝收2530亩。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在粮食获得大丰收的2007年,全年食品消费价格涨幅已达12.3%。在“民以食为天”这句自古颠簸不破的民谚面前,这两个数字摆在一起,不由令人对今年的农业生产和粮价走向产生忧虑。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反映商品的基本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粮价不但反映粮食的总供需关系,同时它更是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指标。“五谷者,万民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粮食安全”,国际粮农组织给出的定义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特殊商品,是实现人的生存权的基本保障,如果生存权得不到保障,人在社会中的其他权利便无从谈起,建设和谐社会也失去了根基。即使是在粮食供应总体正常的情况下,由粮价上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也会首先给社会弱势群体带来巨大的基本生活压力。一旦某个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和物质上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社会的稳定必然受到威胁,同时这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方略也是背道而驰的。

粮食连年丰收,却非高枕无忧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成就卓著,“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基本事实。近十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做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并成为谷物的净出口国。多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的20%以上来自我国,1990年至2003年间,每年人均粮食产量增长达5.4%。从2004年到2007年,我国累计增产粮食6930多万吨。特别是2007年,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250万吨以上,总产量超过5亿吨。因为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从2006年元旦起世界粮食计划署停止了对华粮食援助,一度被国外某些人热炒的“谁来养活中国”也由此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

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作成绩斐然,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战胜了洪涝、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在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生产成功实现连续4年总量增加,扭转了前些年面积下滑、总产下降、单产徘徊的局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需求看,虽然粮食连年丰收,总产恢复到1万亿斤,但当年仍产不足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总量增长是绝对的。根据1996年我国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我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之后总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2030年大约需要6.4亿吨。但是从粮食供给方面看,制约产量增长的因素仍然比比皆是,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根据粮食白皮书预测,我国的人口增长惯性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可能将达到16亿的峰值,每年人口净增约1100万。一方面,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直接导致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却反过来制约着粮食生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进城务工经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弱妇孺。这便产生了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不足、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科技推广难的问题,不但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难以扭转,很多土地甚至直接被抛荒,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到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2.地的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面临的客观发展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局面不但难以改变,反而在加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2005年末净减少460.2万亩,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24亿亩,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减少的耕地大多为良田,留下的耕地中2/3是中低产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土地与人口总量的此消彼长,这个人均数字显然还会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

有专家指出,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大体上需要保持在16.5-17亿亩之间。少于16.5亿亩,就会出现粮食生产供小于求,粮价就会上涨,如果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三年以上少于16.5亿亩,粮食安全就会出问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央早已明确提出18亿亩是必须保障的耕地底线。但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都要占用大量土地,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国务院每年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约为280万亩,虽然国务院对所有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都提出了明确的耕地补偿要求,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仍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3.环境因素。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官员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农业自然灾害总体呈加重趋势。不但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会影响粮食产量,异常天气还会给粮食的储存和转运带来不利影响。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雨雪天气给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造成的极大困扰就是最生动的体现。

我国本来就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年度间、区域间分布很不平衡。每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立方米,8亿多亩灌溉农田中约有1亿亩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我国因干旱损失粮食占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粮食的60%。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表示,气候变暖后蒸发量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农牧交错带南扩将导致沙漠化土壤的面积增加,从而使实际可用耕地进一步减少,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无疑构成了重大威胁。

确保粮食安全,着力多管齐下

粮食安全是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的基本因素之一。很多人都注意到,今年1月底发布的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成为再一次被强调的原则。“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则是中央为确保2008年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提出的具体方略。

目前,先进的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砝码,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上世纪70年代,农业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亩产已达500公斤,2004年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了800公斤,而时至今日全球的水稻亩产平均也只有2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累计推广杂交水稻6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约6亿吨,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人因此认为,只要有新的高产粮种,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保障。而实际上,科技发挥效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农业科技发挥实效需要技术推广渠道、基础设施投入、农民农技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加以配套,否则科技的效力将大打折扣。综合来看,除了深入发展农业技术,要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我国还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增加投入,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并不断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制度。

从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看,下一阶段的粮食安全工作至少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明确“以我为主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不动摇。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有些人提出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我国国内的粮食需求,国内的农业则可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但是,粮食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放松对这种资源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仅以大米为例,2004年全球大米的总贸易量不足3000万吨,而我国年均消费大米量为1.3-1.4亿吨,即便进口世界大米总贸易量的一半也仅能满足我国1/10的大米需求量。而且,在当前一些国际势力正想方设法压制社会主义中国向前发展的情况下,粮食的国际贸易还具有一定政治涵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面前,有时候即便有充足的购买力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的粮食。因此,我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来解决自己的粮食特别是口粮的供应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口一定量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来弥补缺口。

其次,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有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因为缺乏资金而年久失修,有的地方还在使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灌溉设备。另外,农业的散户经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经济实力和文化知识都很有限的广大农民也缺乏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很多良种和好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方针,从农业投入、惠农政策、发展形势等各个方面对农业发展进行了部署,今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也可望超过5000亿元。这些政策方针和财力的投入无疑将成为今年粮食夺高产的有力保障。

我国当前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也亟待进行新的改革,需要变一家一户的农业小生产为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大生产,变一家一户生产的只能上集市经营的农业小商品为有组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符合现代化国际、国内大市场要求的农业大商品,否则就解决不了人多地少的问题,也无法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而土地流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发展问题,则需要各级政府出面来积极地加以组织引导。当前很多农业生产大户有集中土地、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但是现在这种土地集中的做法仍然是相对分散的、无序的,农业生产大户为集中土地耗费了很多精力,而收效并不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却又存在着土地抛荒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各级土地、农业等部门出面协调,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交由大户统一生产使用,从而实现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种粮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众所周知,粮食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大,也就是说粮价的微小变动会导致粮食生产的快速扩张或者萎缩。前些年,持续走低的粮食价格和不断上升的农资价格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种粮不但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本,由此导致随后几年出现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的现象。从“十五”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以“两减免三补贴”为主的惠农政策,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重新高涨,粮食总产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就目前的支农惠农政策而言,有调查显示,很多农户认为直补对提高种粮积极性的作用程度有限,而“保护价收购”才是提高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因此,未来还应当进一步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以保证农民从粮食生产中受益,从粮价上涨中受益。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稳产增产才有可靠的保障。

第四,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这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性要件。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从数量保护上看,违规乱占耕地搞开发建设、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名在基本农田上搞经济作物开发等行为必须严格禁止;从质量保护上看,重用地轻养地,导致土地再生产能力持续下降,以及占用好地、熟地,补充边缘地、劣地、生地的行为也必须严格加以禁止。国家应当保证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征用后长期闲置的土地政府应当收回复耕。

第五,继续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制。除了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还涉及收购、储备、调运、供应和市场管理等诸多环节。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主体正日趋多元化,但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我国粮食流通和储备的主渠道。初步统计,去年社会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超过2亿吨,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仍高于其他市场收购主体。在部分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最低收购价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既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又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2006年末,国家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50多亿公斤,库销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安全线。为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还将在今后10年向全国24个省(区)的500万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改善其粮食储存设施。据了解,正式推广后,我国每年将少损失55亿公斤粮食。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既有足够的粮食又使种粮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粮食价格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重要手段。去年由于世界粮食减产,国内外粮食价差明显,因此许多国内粮油企业增加了粮食出口以换取更为丰厚的利润,而这也成为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平抑粮价,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元旦,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小麦等原粮出口退税、实施加征临时关税和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措施,以调控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又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盲目发展和出口,并扩大了玉米的播种面积。这几项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出口动力不足、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今年的粮食价格势必将有所回落。

下一步,还应当继续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粮食产销供求平衡预警监测体系,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既加强对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的保护,又加强对它们的监管,统一粮食内外贸经营管理,以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粮食的余缺调节,力求实现粮食运输高效、储藏安全、调拨及时、转化有序的动态良性循环。

标签:;  ;  ;  ;  ;  ;  ;  ;  

人们把食物当作一天--提高警惕以确保粮食安全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