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赵曰景

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赵曰景

赵曰景(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患儿21例,采用外支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治疗效果:21例患儿治疗12个月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57%;骨折愈合时间为(65±09)月;并发症发生率为95%。结论:将外支架固定治疗方法应用于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患儿治疗中,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机体损伤小、功能全面等优点,更利于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外支架固定术;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91-02

骨不连在临床上是指骨折经治疗后不能如期愈合的一种疾病类型。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引发因素较复杂,主要有[1]:创伤所致骨折病灶处血运条件差;术后感染;儿童治疗依从性差;错误内外固定方法等。目前,骨不连治疗在临床上仍是较棘手难题,若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和发育,为了探讨治疗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更为有效方法,本文选取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患儿21例,采用外支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颇为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患儿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在1-16岁,平均年龄为58±23岁;患儿病程在9—72个月,平均病程为(137±56)个月。患儿致伤原因分为:跌伤16例;车祸伤3例;砸伤2例。骨不连部位分为:胫骨14例;股骨5例;肱骨2例。入选标准:骨折达9个月后,断端仍未连接患儿;患儿及家长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患儿;能够配合治疗患儿。

12 方法手术方法:术中,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全麻、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方式。于骨不连处做切口,取出固定物,若患儿有感染症状,清除感染病灶处死骨、肉芽等组织,并采用碘伏、双氧水等对感染病灶反复冲洗与浸泡。适量去除骨折端硬化部分,对骨折端行切开复位,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行自体骼骨植骨术,于与骨不连相距约2cm处各置入螺纹针1枚,安放外支架,确定骨不连解剖复位后,断端加压行外支架固定,关闭切口,钉孔处加盖无菌纱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术后处理:第一,常规处理:术后将患肢抬高,密切观察患肢是否存在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若有异常及时给予处置;选择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间隔2周对病灶处加压1次,以患儿局部有胀痛感为度;间隔2周行X线复查1次,当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装置,并逐渐负重。第二,功能训练:术后3天即指导患儿在床上进行患肢肌肉收缩与非临近关节活动训练;术后1周指导患儿适当下床活动,并行临近关节功能训练。

13 评价指标(1)采用Paley对患儿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2]。优:骨折愈合,无感染病灶;经X线检查:愈合处无畸形;肢体等长。良:骨折愈合,无感染病灶;经X线检查:局部畸形低于7度;肢体不等长低于25cm。可:骨折愈合,无感染病灶;经X线检查:局部畸形超过7度;肢体不等长超过25cm。差:骨折愈合不佳或再次骨折,仍有感染病灶存在。

(2)对患儿随访12个月,观察并统计21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21例患儿中优1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57%。

22 骨折愈合时间在4-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5±09)月。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肢体长度短缩1例,针道感染1例,发生率为95%。

3 讨论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在骨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目前,治疗该病症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虽然术式较多,但原则均为保护断端血运、稳定复位与固定[3]。

外支架由于其具有较稳固的力学性质与较强可塑性,临床将其应用于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治疗中,对骨外膜与对侧软组织损伤较小,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更利于患儿术后恢复。外固定支架具有可调节性,可对骨折断端行加压处理,以改善骨折端血运,在其局部可形成生物电效应,更利于改善间质细胞电性与电化环境,促进骨骼分化与钙盐沉积,提高骨折愈合速度,而且加压过程中患儿即可进行患肢免负重功能训练,当骨折愈合时,肌力与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恢复,充分显示出功能恢复与骨愈合方面优越性,不仅利于促进骨折愈合,而且也避免了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4]。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21例患儿骨折愈合优良率达至857%,其与李仕平等人研究结果相近[5]。另外,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肢体长度短缩1例,针道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了控制。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采用外支架固定治疗,其更利于骨折愈合,并且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1] 龙吉盛.四肢长骨骨不连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3,05(9):102.[2] 赖才标.外固定支架用于四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12):2853-2853.[3] 荆慧田,黄德清.长骨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69-671.[4] 彭峰.四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4,26(33):73-74.[5] 李仕平.观察外固定支架用于四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20):45-46.

论文作者:赵曰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  ;  ;  ;  ;  ;  ;  ;  

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创伤性骨不连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赵曰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