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肛肠动力学的效果分析论文_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迪丽努尔·肖开提

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迪丽努尔·肖开提(伊宁市维吾尔医医院 新疆伊宁 835000)【摘 要】 目的:探究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程度与该方法对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现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使用传统切开挂线术的对照组和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和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较高,术后疼痛程度较低且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关键词】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肛肠动力学;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14-01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指患者肛管齿线以上及内口部分出现多管道肛管直肠瘘的情况[1]。该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病情可癌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手术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但该病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手术会导致肛门狭窄及变形等情况,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3]。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则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为探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与传统手术效果对比来判断该方法的优越性,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肛肠科接受诊治7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若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认可,则予以排除;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或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对本次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51.2±3.6)岁,男19例,女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50.9±3.8)岁,男21例,女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大体上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1.2 方法对实验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进行治疗[4]。通过探针,指针与注射美兰等方式确定患者内外口数目,管道走向及手术进行部位,在患者肛门口开窗部位行合适的大小约在2.15cm左右的放射状外口,在主管道部分放置探针,并从内口处伸出,对开口处松紧进行调节并进行结扎,对支管外口行放射状切口操作,保证两个切口见距离在2.15cm左右,并进行引流与止血,在手术完成后注意防感染等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该组患者进行人造切后的方式与实验组相同,然后用手术刀对患者肛门内的内括约肌及管道位置和肛门外的括约肌下皮等处行放射状切口,对肛门外存在的坏死组织及疤痕组织等进行清理,然后先将耻骨直肠高位管道处结扎,再对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进行相应处理,并对支管等进行切除,术后实施常规消炎抗感染措施。1.3 疗效观察和评价1.3.1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若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肿痛与流脓等常见临床症状消失,且受创面愈合效果较好为显效;患者肿痛与流脓等常见临床症状减轻,且受创面开始愈合为有效;患者肿痛与流脓等常见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受创面未见恢复后进一步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3.2 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该值越高,说明患者在手术后的痛感越强。1.3.2 对两组患者包括钢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等在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参数进行对比。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描述,计量资料用(x-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 P<0.05时,具有可比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使用不同手术方式对两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远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 39 21(53.85) 16(41.03) 2(5.13) 37(94.87) 对照组 39 11(28.21) 20(51.28) 8(20.51) 31(79.49) X2 4.1294 P 0.0421 2.2 两组患者VAS视觉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后,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2。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士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VAS 术后24hVAS 实验组 39 7.32±1.28 1.63±0.22 对照组 39 7.25±1.33 2.89±0.59 t 0.2368 12.4963 P 0.8134 0.0000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对比手术前,两组患者钢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这三项肛肠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对比以上三项肛肠动力学指标发现,实验组患者相关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表3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士s,KPa) 组别 例数 术前钢管最大收缩压 术后钢管最大收缩压 术前直肠静息压 术后直肠静息压 术前肛管静息压 术后肛管静息压 实验组 39 16.18±1.57 12.32±2.14 1.58±0.29 1.53±0.48 10.49±0.41 7.37±0.90 对照组 39 16.25±1.35 15.65±2.35 1.54±0.32 1.32±0.33 10.53±0.45 10.42±0.58 t 0.2111 6.5429 0.5784 2.2514 0.4103 17.7859 P 0.8334 0.0000 0.5647 0.0272 0.6827 0.0000 3 讨论属于肛门直肠疾病中较为常见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发病率在3.6%左右,临床常见症状有肿痛,流脓与瘙痒等,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对患者其他脏器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健康[5-6]。手术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常见有效方式,但传统手术对于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会使患者术后有较强的痛感,不利于患者预后。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则具有诸多优点,使之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热点。该手术方式具有对患者造成较小的创伤,引流较为充分等特点,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较小,在有效提高治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复发的概率。该手术还能较大程度保证患者肛门完整性,使患者肛门周围组织受到较小的损伤,避免出现不良后遗症,可使治疗周期大大缩短,能够保证患者肛门功能的正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7]。实验结果表明,与接受传统切开挂线手术的对照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相比,接受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治疗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进行VAS疼痛评分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完成24h后再次进行 VAS疼痛评分时发现,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肛肠动力学指标对比发现,实验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P<0.05)。再一次验证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的可行性。综上所述,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晋大伟,冀宗辉,宋军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张杰,周海东.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3]海艳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55-57.[4]张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7(5).[5]高峰.主灶切开对口引流高位胶管引流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6):112-113.[6]曹剑.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4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3).[7]Bai Desheng.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cision and travers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3 (12).

论文作者: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迪丽努尔·肖开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  ;  ;  ;  ;  ;  ;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肛肠动力学的效果分析论文_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迪丽努尔·肖开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