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论文_韦莉花

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论文_韦莉花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 甘肃天水 741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茵陈四苓散并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式。方法:从本院中提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新生儿患者,并与其煎服加味茵陈四苓散汤剂,同时用西医的保肝、补钙、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结果:治愈的对象有68例,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有减轻的趋势。显效59例,好转8例,没有痊愈的有1例。结论:加味茵陈四苓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加味菌陈四苓散;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86-0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至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治疗所采用的药物,茯苓淡渗利于湿,猪苓利于湿但不伤阴,炒白术健脾补中让内湿不生,白茅根清热凉血还能退黄,泽泻、车前子则能使湿热自小便退去;当归、郁金、焦山楂、赤芍能够让肝胆畅通,并疏通脉络隧道,让气血畅达,肝胆调达,胆液也循经输化。本研究所采用的资料是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的治疗方法,配合用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提取出来的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1)这些患者的黄疸如果出现早的话,其基本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腹胀等,可在症状消失后再次出现。如果黄疸出现的过于迟,那么部分患儿就会出现肝脾肿大、精神倦怠,大便也会呈现灰白色等症状。(2)血清胆红素会逐渐增高;(3)母婴血型不固定,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且这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均为本院患者,其中的男性有35例,女性则有33例。胎龄范围为30~44周;出生的质量为2000~4000g,病程则为3~7周。

1.2 方法

(1)中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茯苓5g,茵陈6g、炒白术6g、当归5g、白茅根6g、猪苓3g、泽泻3g、焦山楂6g、车前子6g(包煎)、赤芍5g、郁金5g、桂枝3g。将这些中药材水煎之后,每日1剂,少量频服,其疗程可以在4~7周范围之内。

(2)西药治疗。肝太乐30mg、维生素K12~5mg、维生素C0.5g、10%葡萄糖酸钙1~2mL/(kg·次)溶入5%或10%葡萄糖20~30mL中静脉滴注。每日滴注一次,观察是否有感染征象,并选择有抗感染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1.3 治疗标准

治愈的标准:黄疸的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胆红素值<34.2μmol/L。好转的标准:黄疸明显减轻,肝脏诸酶下降,胆红素值的范围在34.2~85.5μmol/L之间。未痊愈标准:黄疸症状依旧很明显,肝脏诸酶及胆红素值下降的并不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对象的资料所采用的是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患者干预治疗状况采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实验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有减轻的趋势。显效59例,好转8例,没有痊愈的1例(胆红素>85.5μmol/L患儿)。其具体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例数(例)好转显效无痊愈 总效率

68 8 59 1 67/68

3.讨论

黄疸,在中医上被称为“胎疸”、“胎黄”,指得是新生儿刚出生一个月后,面目及全身的皮肤渐渐发黄。同时还会合并发热、呕吐、不思食、小便也呈现黄色等症状。也就是西医上所说的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在祖国流传下来的中医论著上,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是因为孕母受到湿热而传于胎儿所导致的。新生儿黄疸病症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很多未结合的胆红素在体内逐渐积少成多形成的。其形成的的具体原因复杂,既有病理上的原因,又有生理上的原因。有一种病理上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中枢性神经系统受损从而产生胆红素脑病。这种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生儿的残疾或者死亡。如脑瘫患者的产生,其体内胆红素血症的增多便是导致脑红素脑病的原因之一。

因此,若想要治疗黄疸,最有效最快的方法便是尽快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以防胆红素脑病的出现。新生儿黄疸病症是“胎黄”其中的一种,该疾病发病的原因是因为孕妇在怀胎之时感受湿热从而传给胎儿,或者是新生儿在胎产期间或之后受湿热邪毒的侵犯,从而造成的瘀热内阻,皮肤发黄。基于此,可选用中药材加味茵陈四苓散用以清热利湿,化瘀而退黄;泽泻、车前子则能让湿热自小便退去;炒白术健脾补中;猪苓利于湿而不伤阴;桂枝温经通阳;当归、郁金、焦山楂、赤芍等畅达肝胆郁结、疏通脉络隧道雍塞。

总而言之,该方法所使用的口服中药汤剂方法,既安全又无毒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过太过明显的不良反应,不仅疗效好,价格实惠,适应症状也比较广泛,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14(2):70-7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39-441.

[3]周继皋.加味茵陈四苓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5,56(77):123-126.

[4]贺方礼.茵陈四苓散”加味治胎疸[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14(2):34-40.

论文作者:韦莉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论文_韦莉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