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论文_赵敬红

赵敬红

(濮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从血液标本的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来分析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在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三个阶段中均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了影响。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的影响,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需把握时机,控制误差,规范采集工作,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232-02

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不仅关系着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还关系着疾病后期的治疗方案,对疾病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血液标本是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不过,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血液标本会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差异、采集时机以及标本容器材质和检验时间等因素受到不同影响,从而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1]。因此,严格控制采集血液标本的各个环节是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有效方式。对此,本文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血液标本120份,女性患者血液标本80份,患者年龄均在20~60岁。

1.2 方法

选用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对200名患者的血液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做出分析,观察不同环节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6.0,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液采集时机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经临床实践证明,在早晨对空腹患者采用静脉抽血,其生化检验所得结果的准确值普遍高于其它时机的检验值,若患者空腹时间大于20小时时,其生化检验结果则会出现异常现象,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均呈现低血糖政治。另外,在生化检验指标上,若患者空腹超过48小时候,其血清胆红则会增加至250%。从以上结论中可以得出,患者血液标本采集时机十分重要,采集时机不可选择空腹时间过长患者,否则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必然带来影响。另外,当对饮酒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其生化检验结果中会出现血浆乳酸、乙酸盐等浓度过高现象,因此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掌握采集时机。

2.2 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对比

从正常的溶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溶血标本的平均值普遍要高于正常标本,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在实际操作中,血液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常常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采集时机不恰当以及送检时间不及时等因素造成对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同影响,极易导致生化结果产生误差。对此,本文通过对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观察发现,血液标本在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等环节均会对生化检验带来影响,主要影响分析如下:

3.1 血液采集时机

血液标本采集普遍是在早晨空腹时期进行采集,其空腹时间不可超过12小时,这是采血基本准则。由于患者在进食后的不同时间阶段,其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无糖类、脂类等会发生波动现象,而饮水则又会使得血液稠度降低,得到水分稀释,因此,需掌控血液采集时间,在时间范围内采集血液标本[3]。

3.2 溶血标本

为了保障生化结果检验的准确性,建议血液采集人员在出现溶血后再次进行血液采集检验,使其能够提高生化检验准确率。当血液发生溶血后,其细胞内的成分会逐渐融入血清当中,使得血清出现含量高等现象。相反,若血液红细胞呈现过低状态,则会给原本的血清造成稀释,从而降低检验值[4]。

3.3 检验时间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若放置过久,其会使得血液标本当中的化学成分出现变化,如白细胞的降解作用以及细菌污染、血液PH值改变、酶活性低等,因此,医护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控制采集时间,最好从血液采集到生化检验环节整个过程保持在20分钟内完成,并在血液抽取以及递送过程中避免空气接触,应在与空气隔绝的状况下完成[5]。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采集在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等环节若没严格控制,则会给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对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有着直接关联。因此,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血液标本因操作不规范以及时间因素等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需加强对医护人员血液标本采集的培训工作,提高采血技术。同时,还需提高血液采集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血液标本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2):15-16.

[2]潘红.高伟.李敏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56-57.

[3]吴永岳.曹龙翎.邓珠连.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4,(26):101-102.

论文作者:赵敬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论文_赵敬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