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法对不孕疾病的治疗意义探析论文_吴丹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法对不孕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采用中医传统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分别为肾虚32例、痰湿25例、血瘀18例、肝郁15例。肾虚型治疗方法以调补冲任,滋补肝肾为主;肝郁型治疗方法以疏肝解郁、理气调经为主;痰湿型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为主;血瘀型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各种类型不孕症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肾虚型22例(68.7%),痰湿型21例(84.0%),血瘀型9例(50.0%),肝郁型11例(73.3%)。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法对不同类型的不孕症妇女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辨证法;不孕症;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85-01

不孕症指结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有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1]。患者临床表现多有带下增多、月经不调、腹痛或腰腹酸痛等,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其多与寒湿、气滞、气虚、脾虚、肾虚等因素相关[2]。中医治疗多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燥湿、滋补肝肾为主。本次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对不孕疾病治疗的临床意义,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平均年龄34.2岁,不孕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4.2年,90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症65例,继发性不孕症25例,有规律排卵患者55例,不规律排卵患者20例,无排卵患者15例,继发性闭经3例,宫腔占位5例,宫腔形态异常3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传统辨证理论进行治疗[3],分别为肾虚32例、痰湿25例、血瘀18例、肝郁15例。肾虚型治疗方法以调补冲任,滋补肝肾为主,用药:山药、山芋、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杜仲、白术、白芍等。肝郁型治疗方法以疏肝解郁、理气调经为主,用药:柴胡、香附、当归、白术、茯苓、白芍、薄荷等。痰湿型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为主,用药:苍术、香附、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南星等。血瘀型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用药小茴香、干姜、肉桂、没药、川芎、当归、赤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等。

1.3 疗效评价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双侧输卵管通畅,或已妊娠。有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输卵管双侧不通治疗后一侧复通,影像学检查病灶面积减小。无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严重,输卵管仍然阻塞。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当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中医辨证法治疗各种类型不孕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肾虚型22例(68.7%),痰湿型21例(84.0%),血瘀型9例(50.0%),肝郁型11例(73.3%),其他评价指标见表。

表 各类型不孕症的治疗效果

3.讨论

不孕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为输卵管阻塞不通,可分为单侧输卵管阻塞和双侧输卵管阻塞。中医称输卵管为胞络两支,不通必有阻塞之物,如痰湿、瘀血等[4]。另外,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其又与气滞、气虚、脾虚、肾虚等因素相关。

本次研究的入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分为肾虚32例、痰湿25例、血瘀18例、肝郁15例。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各种类型不孕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肾虚型22例(68.7%),痰湿型21例(84.0%),血瘀型9例(50.0%),肝郁型11例(73.3%)。综上,采用中医辨证法对不同类型的不孕症妇女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柏林.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102-103.

[2]陈晓霞.不孕症276例中医辨证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8):503-504.

[3]牛全记,牛曜晖.不孕症的辨证治疗[J].河南中医,2012,22(2):48-49.

[4]赵云芳.中医辨证治疗女性不孕症26例报告[J].河北中医,2013,3:11-12.

论文作者:吴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法对不孕疾病的治疗意义探析论文_吴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