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科普书籍:敢问路在哪里?_科普中国论文

出版的科普书籍:敢问路在哪里?_科普中国论文

科普读物出版:敢问路在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物论文,敢问论文,路在何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 发展经济与科普读物有什么关系?

据悉,近五年来,我国各类书籍出版量每年以25.5%的速度递增,而有真正指导意义的科普读物出版量在原地踏步甚至略有下降。过去曾使几代少年着迷的《十万个为什么》虽递增为百万个甚至千万个为什么,但出售此书的书店却寥寥无几,且价格惊人,如要买齐,一般工薪阶层的人要一个月不吃不喝才行。有人甚至说:科普读物价格贵,那些浅显的道理不读也明白,它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四川方源科协曾对小学100名儿童课外读者进行过抽查,与科普读物“有染”的只占11. 2%,他们单位情报资料室中被借走的全是文艺等可看性读物,而几千套科普读物少有问津。一位科普作家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分析:现代人办事都讲个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但科普读物与效益距离太远,又不能直接发财致富,不能对孩子学习有直接帮助,所以,这类书籍遭冷遇是一种必然。还有部分人士认为科普书籍大多是炒剩饭,且多有重复,电影电视以及现代生活会让娃娃们自己明白的,用不着从书上看。许多人对有些科普书水分太多、乱编乱造多有抱怨。

B 科普出版,泛滥重复,令读者倒其口味

笔者曾发现了四个版本的《小学生怎样预防近视》小册子。四个设计各异的小册子出自四家出版社,价格相差甚远。有本《旅游与保健》读物(内有以真人真事作为论证的实例)也看到出自几家出版社,内容竟全一样。还有一些出版社,社会上人们热衷什么便创造什么科普读物,人们崇尚收藏,他便出版《收藏中的科学》,人们热心文物,他们便出版《文物的科学鉴定与管理》;人们热心健康,他们便出版《气功与长寿》、《保健中的十万个怎么办?》人们热心易经,他们便出版《易经中的科学依据》、《易经中的预测价值》,目的是赚钱,至于科普价值则为其次。过分的泛滥导致重复混乱与自相矛盾。有两本写女性健美健康的读物,内容160条中有1/3是互相矛盾或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的。在一些科普读物中把一些科学常识弄颠倒的例子并不鲜见。有一本读物中有一章叫《你喜欢什么颜色》,头几节就把颜色的冷暖属性弄错。

C 科普出版社,日子也不好过

《新闻出版》透露:仅1995年,全国一百多家省以上出版社中,就有八十多家亏本,而科普出版社亏本率几乎是100%!迫于生计, 不少科普出版社搞起了第三产业,一边亏本印刷正宗科普读物,一边出版些其它见效快的读物,用以补贴。笔者有位朋友是学美术的,他利用业余时间,画了近千幅科普题材的黑白作品,曾与好几家科普美术出版社联系,但对方都在同意出版的同时附加了一个条件:自销80%!南方一家法制报报道了一个官司消息:一位科普小说作家将自己十多年的作品选编成册,交由科普出版社出版,书出来后他除了只收到800 元的稿酬外,就是一大堆价值6500元的书籍!南方一家省级科普出版社,因出版三流科普读物不好销,而要出版一流的又无人写,只好1/3的人搞本行,1/3的人搞业余出版(出版那些本行之外但能来钱的读物),1/3的人停薪留职,或承包单位的门面。

D 科普创作者,你的劳动值多少钱?

以创造科普作品而成为名人的有几个?一本科普读物值多少钱?有人在一本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一篇5000多字的科普文章,半年后收到100元稿费!从目前的行情看,一般省、国家级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给作者的稿酬,大多在每千字20—30元之间。其它文章如此,科普作品能好到何方?以科普创作来说,至今不少人视它为可有可无,低人一等的一般文字劳动。轻视、歧视科普创作的现象已成了相当普遍的世俗偏见。科学普及社金涛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他去年秋天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不少长期热心科普创作的著名作家甚至大学教授、高工都感慨万分地说:在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评职称提级时,他们不敢出示自己的科普作品包括全国获奖的作品,否则将会遭到冷眼。在当代,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文联并拨有专款(下属有作协音协美协等,唯独没有科普创作协会),在评定职称中,一个中国作协会员可当一个副高职称,一个省会员当中级职称。但一个全国科普会会员则什么也不当。

E 科普读物出版,如何走出困境?

科普读物出版,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在我们这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科普读物既担负着向亿万群众用最通俗的文字宣传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推广先进技术的任务,也是直接和间接地为发展科学技术,造就科学人才,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些属性是科普读物有别于其他出版物的鲜明特点。要想科普读物出版走出困境,首先要重视科普创作,再则要加大力度,让民众对科普知识发生兴趣然后钟情科普读物,只有让科普读物有了市场,有了“知音”,才有光明前景。还有一条就是各级领导要重视这一工作。要知道,科盲和文盲都是社会文明进程的大敌。经过努力,我国城乡文盲人数每年以12.3%的速度递减,而科盲则在以8—12%不断递增,因为科学在发展,你只认识了昨天的科学,而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科盲。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让科普知识为社会服务为经济生活服务。

标签:;  ;  ;  

出版的科普书籍:敢问路在哪里?_科普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