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实业银行寻求在11月上市新计划_银行论文

中信实业银行寻求在11月上市新计划_银行论文

中信实业银行谋求上市 新方案11月份浮出水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信实业银行论文,水面论文,新方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月15日,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在该行举办的“中信家家乐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证券市场周刊》专访时表示,中信实业银行正在积极运作——“中信实业银行还是要改制上市的。”

该行高层亦表示,新的股改方案将在不久的将来浮出水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新的股改方案将会在11月份公之于众的。”

年初,有着特殊背景的中信实业银行由于股改计划遭到否决不得不铩羽而归,而今重整旗鼓,意欲再度冲刺资本市场,金融类企业融资热潮再度甚嚣尘上。

补足资本金悬念

不可否认,中信实业银行的实力属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佼佼者。据统计,截至6月末,中信实业银行全行资产总额折计人民币3500.0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折计人民币3035.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折计人民币2055.93亿元。实现税前利润19.52亿元。

但伴随着高速增长,中信实业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只有5.85%,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4.93%,已经低于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

正在积极筹备登陆A股市场的福建兴业银行年报显示:2002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8.14%;以期限法计算,该行不良贷款比率3.13%;以五级分类法计算,该行不良贷款比率3.47%。相形之下,中信实业银行显然有太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工作要做。

针对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表示,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的评级由展望、稳定改为负面,同时把中信实业银行评级置于观察名单,并正就调低中信实业银行评级之可能性进行检讨。

“中信集团已经把去年中信实业银行十几亿元的税后利润,返还我们做补充资本金了。”面对记者就中信实业银行资本金亟待充实的提问,窦建中谨慎地向《证券市场周刊》回答。

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刘志强表示,“中信实业银行和中信集团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过一段时间之后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

然而,正是由于中信集团对中信实业银行投入巨大,穆迪特别强调,中信评级由展望调整为负面,主要的忧虑就是该公司可能需斥巨资去重整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而由于目前的集资渠道极少,令中信集团的负债比率可能会因而上升。

穆迪进一步指出,尽管中信实业银行业务迅速增长,但财务基础偏弱,需要再资本化,包括母公司中信集团向其注资。

其实,资本金的匮乏也限制了中信实业银行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的空间。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表示,“境内对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为8%,而香港为12%,相差四个百分点。对于近3000多亿元资产的中信实业银行来说,多四个百分点就要求多投入100亿元的资本。香港银行业1997年以前不良资产率平均为2%,现在平均为5%,好的银行平均为2%-3%,8%-10%就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可是,中信实业银行按照五级分类制的不良率为14%,相比之下高了一些。另外,虽然中信实业银行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来确定不良资产,但还没有按照国际标准计提准备金。这些都加大了我们境外上市的难度。”

上市受挫再寻新方案

窦建中并不否认在当前的形势下,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金充实有赖于中信集团的支持。“中信集团现在也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通过其他的各种途径解决中信实业银行的资本金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改制上市的。”在上市这一问题上,窦建中表现得相当坚决。

“上市一定会符合证监会的标准的,至于如何补充资本金和拨备的问题,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逐步进行的。”窦建中补充道。

其实,按照中信实业银行的原计划,体制改革原本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股份制改造。由于目前中信集团持有中信实业银行的全部股份,所以,需要通过改制使银行的股权结构符合上市的要求。在完成这项工作后的第二步才是上市。

鉴于中信实业银行的特殊背景和在金融开放大环境下金融企业拥有颇多机会的诱惑,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参股中信实业银行,年初,广州控股(600098.SS)和钱江水利(600283.SS)拟分别斥资近10亿元和1亿多元参股,并均在公告中表明了积极的姿态,期待在中信实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获得丰厚的回报。

孰料风云突变,据知情人士介绍,中信实业银行原本打算将中信嘉华银行的一部分股权投入到该行,但这个股改方案遭到香港监管部门的否决。据称,香港金管局不同意中信嘉华银行投资其“姊妹公司”,这一变故使中信实业银行上市的计划暂时搁置。而几家参股企业见状也纷纷偃旗息鼓,撤资退出了。

即使如此,时间过去了半年,中信实业银行依然不改初衷。该行高层表示,新的股改方案将在不久的将来浮出水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新的股改方案将会在11月份公之于众的。”

据知情人士分析,在前度股改遇挫后,中信实业银行不排除到海外上市的可能性,“尽管这样做对银行本身可能意味着将失去很多。”

“当然,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依然是中信实业银行的最佳考虑,但是,其他的各种融资方式也在考虑当中。”中信实业银行高层人士透露。

解决中信实业银行资本金的问题,另一个方式就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尽管股改受挫,但我们对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计划并没有停滞或是减缓。”窦建中说,“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自然有自己的考虑,如果战略投资者进入中信实业银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它自身的目标,对我们的兴趣也许就不大了。”

对于中信实业银行选择战略投资者的标准,窦建中表示,中信实业银行选择外资战略投资者要看两点:一是资金因素,二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包括补充新的知识,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等。

窦建中坦言,战略投资者的首选自然是银行,“这样双方有共同语言吗!”另据内部人士透露,中信实业在增资扩股时希望能引进外资参股,目前已同花旗、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接洽商谈此事。

期待金融混业

新成立的“中信控股”是投资和管理中信集团所属境内外金融企业的控股公司,这些子公司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实业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中信资产管理公司、中信期货经纪公司以及香港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中信由此形成了门类最齐全的一个金融类公司组合。基于中信集团的特殊机制和中信实业银行在整个集团中的特殊地位,中信实业银行未来是否会在中信集团的大旗下尝试混业经营呢?

王军曾指出,“我的想法是我们的金融机构虽然在分业状况下经营,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些网点通过一种形式来连接起来,我们就没有必要证券再单独设网点、保险再设网点。我们的任一金融机构都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

“就个人而言,做业务当然是希望混业经营了。”曾随央行赴欧洲考察混业经营的刘志强笑言,“但是,我觉得每一家银行在做业务的时候都希望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也就是说,国家能够控制它的风险。”

日前,参与新《商业银行法》讨论的几位专家也表示,《商业银行法》中增加的巴塞尔协议的最新内容、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以及对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有关业务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法律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另外,中信实业银行高层人士透露,一向以批发业务为主的中信实业银行从今年开始把零售业务作为新的战略发展重点。据悉,中信实业银行总行已在去年悄然完成了零售银行业务总部的设立,成为与公司银行业务部和资本业务总部并驾齐驱的三大主要业务之一。

今年上半年,中信实业银行完成了一系列零售银行产品创新和项目开发工作,开发了二手房贷款,积极整合消费信贷产品,推出系列贺禧存单,带动了全行储蓄的稳步增长。消费信贷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收费性中间业务发展迅速,银行卡考核由过去的以发卡量指标为主转向以交易量、卡均存款余额等盈利性指标为主,银行卡发卡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刘志强透露,在11月份,中信嘉华银行与中信实业银行将联合推出信用卡,首年发卡目标为30万张。此次将推出人民币信用卡,及人民币与港币挂钩和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等双币信用卡,人民币信用卡会针对内地年轻人,而人民币与美元及港币挂钩的信用卡,则是针对跨境客户。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内地放宽个人身份到港旅游,该会对该类信用卡业务有帮助。

标签:;  ;  ;  ;  ;  ;  ;  ;  ;  ;  

中信实业银行寻求在11月上市新计划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