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院代煎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报告论文_李海滨

李海滨 桂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中图分类号】R2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35-01

我院开展中药代煎服务由来已久,到医院选择代煎中药服务的患者越来越多,近几年门诊接诊的急慢性疾病患者逐步增多,有的疗程长,一次开出的中药剂数较多,有时甚至有半个月的剂量,为了方便,有些慢性病患者要求医院一次性煮出所有的中药.经常有病人当面或电话咨询我们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相同的方子煮的中药口味不一样,是不是拿错药了,还有病人反映煮好的中药才几天味道跟原来就不一样.更多病人咨询的是代煎中药能放多久? 怎样保存? 也有在校学生向我们咨询没有冰箱,代煎药怎样保存? 本人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困惑,查阅了医学文献数据库,对于代煎中药的保存期没有相关研究. 代煎中药能存放多久呢? 本人在2015年初的时候设计了一套研究方案, 希望通过实验确定代煎中药的保质期,本研究项目虽小,但是能务实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患者尤其有要求煎煮较长疗程中药的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本人按设计的方案投入到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后,在三月份的时候申请本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并获得通过支持.本研究的“立项申请”与检测记录放在佐证材料中. 考虑到补肾化痰汤是妇科用药,用于妇女方面的滋补、活血化瘀,疗程用量相对长,风热合剂用于病人的风热感冒,疗程用量相对较短,本人选这两个本院合剂作为样品,在煎药房按操作规程一次性煎好并封装足够检验的代煎药,分别存放于常温、冰箱、恒温箱(33℃)三种不同环境中,存放期间定期对药液进行性状、微生物限度、酸碱度及相对密度检查,以考察代煎中药的质量稳定性,希望能确定其保质期. 本研究共进行了两次,第一阶段从2015.1.21到2015.3.24结束,第二阶段从2015.3.26到215.5.26结束,本人把研究记录制成四张总表进行分析,出于篇幅考虑,见佐证材料中附表. 首先分析相对密度对代煎药液的影响,第一阶段煮好的药液由于煎药房的操作失误,刚煮好的药液微生物就超标,在药液带菌的情况下检测相对密度,变化不是很大.第二次煮好的药液没有带入微生物,同时对不同环境下的药液定期进行相对密度的检测变化也不是很大,说明相对密度与药液的稳定性无相关性. 从微生物限量方面分析代煎药的稳定性,第一阶段刚煮好的药液细菌就超标,放在恒温箱中的风热合剂几天后就酸败,同时PH 值急速下滑,从原来的5.35下降到3.51,其它环境下的风热合剂酸败慢些,第二阶段恒温箱中的风热合剂,细菌从最初的0到第八天为70cfu/ml,四天后翻到3840cfu/ml,速度非常快,随着细菌的生长,PH 值也快速下滑,风热合剂在高温贮存中极易污染, 但是恒温箱中的补肾化痰汤没有被污染,不同方子处方相同贮存条件下,被污染的风险不一样. 接着分析PH 值与性状对代煎中药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方便分析,本人把两次测的药液的PH 值做成曲线图表.

再分析风热合剂的PH 值曲线与性状,第一阶段恒温箱中风热合剂一开始就被污染,几天后直接酸败有异味,PH 值从5.35大降到3.51,已经酸败,有异味(显然过了保质期)之后又升到PH 值4.81,这之后测量的PH 值对研究代煎药的保质期没有意义,因为药液已经变质了,这点对前面分析补肾化痰汤的保存期得出的规律是相应的,也就是说不论在何种贮存环境,药液在储存过程中PH 值不断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当PH 值第一次离基础PH 值最接近时,性状也发生了改变,这时候药液也过了保质期,例如风热合剂第二阶段的常温下中,4月29号PH 值为4.87,且与原来比甜味不明显,可视为变质了,接着测得的PH 值为4.77已经偏离基础PH 值很多了,且不够澄明,过了保质期;又如第一阶段常温下的风热合剂在贮存中,1月26日第一次最接近基础PH 值5.35为5.38,且口味比冰箱中差,药液颜色稍深,可视为变质,而后一次测得的PH 值为5.30已经偏离了基础PH 值5.35过了保质期,以此类推,呈现一样的规律.之后的药液PH 值有降有升,都是极其不稳定的,本人认为已经没有意义了,提示药液已经过了保质期. 从上面的分析及曲线显示可以得出些规律,低温利于代煎药的保存,冰箱中代煎药可保存7天左右,常温可以在5天左右,高温保存最易变质,不宜贮存代煎中药,但也不是绝对,比如常温中保存,如果是冬天,常温保存可以适当久些,夏天当然保存期限短,还要结合药液的气味、颜色、变化,一但发现药液服用时与原来味道有差异,或者药液颜色加深,或者变得浑浊了,其中任何一项指标发生改变,都视为药液变质了. 综上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可以解答病人的一些疑惑:例如病人反映的一样的处方,先后煮的药液口味不同,是由于药材的原料不同,批号不一样,第一阶段煮的风热合剂(带菌)基础PH 值5.35,第二阶段只有4.8, 二者比较PH 值相差较远,口味会有差别.同样,第一次带菌的补肾化痰汤与第二次不带菌的PH 值比较相差不多,口味差得不远.还有病人反映刚煮好的药液,一下就变味了,此研究发现不同处方的中药即使放在同样的环境下,保存期限也不相同,如第二次恒温箱中的风热合剂由于细菌进入酸败速度非常快,恒温箱中的补肾化痰汤没有进入细菌,酸败速度自然会慢.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对服用代煎药的病人进行一些用药指导.如果病人不具备贮存代煎中药的条件(冰箱),建议邮寄,由于我院开展了邮寄代煎药服务,药房将根据代煎药的保存期来设计邮寄的时间,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交代注意事项:中药液非常不稳定,低温利于保存,但也不要过七天,一旦口味、颜色等有变化,将视为变质.对于慢性病病人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建议不宜一次煮太多的中药,同时可以选择我院开展的邮寄代煎药的方式. 出于篇幅考虑,只选取该技术报告具有代表性的佐证材料进行扫描. 佐证材料一:附表格,补肾化痰汤第一、二阶段,风热合剂第一、二阶段. 佐证材料二:代煎中药立项申请书. 佐证材料三:试验检测记录.

论文作者:李海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2015年我院代煎中药稳定性研究的技术报告论文_李海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