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夏浪,王春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干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索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住院120例患者(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1.53±2.63)d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用于住院患者中,能够预防、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医护理;观察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是指≥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由于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医院和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1]。目前住院患者均存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等特点,通过留置尿管、静脉注射等操作,可给细菌入侵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为了减轻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率,还需加强临床护理指导 [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措施在住院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试验对象的120例均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而研究人员为住院患者,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方案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9.84±3.26)岁;性别:男性33例,女性27例;病种:7例为循环系统疾病,10例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1例为消化系统疾病,19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3例为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平均年龄(59.79±3.15)岁;性别:男性34例,女性26例;病种:6例为循环系统疾病,9例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0例为消化系统疾病,2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4例为神经系统疾病。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遵守无菌观念,加强手卫生护理,且尽可能安排同病种患者在一个病房或单独隔离,设置专用的消毒液、棉签、输液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针,注意消毒患者频繁接触的物品,如床头柜、水龙头、病房把手等,保障病房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做好卫生知识宣教 [3]。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主要内容:

(1)中药辨证施护:①痰浊壅肺型:主要药方为白芥子、前胡、苏子,以三子养亲汤和苏子降气汤为主,加用甘草、茯苓、白术可运脾和中,加用陈皮、厚朴、半夏可达到燥湿化痰等功效;②正虚邪恋型:以桔梗杏仁煎加减治疗为主,基础配方为阿胶、麦冬、百合、夏枯草、红藤、枳壳、贝母、银花、甘草、杏仁、桔梗,达到清养补肺等功效;③痰热郁肺型:以清金化痰汤为主,基础配方:桑白皮、知母、山栀、黄芩,同时可配合射干、半夏、瓜蒌、贝母、杏仁,可达到清肺化痰等功效;④风热犯肺型:以桑菊饮为主,主要配方为连翘、薄荷、菊花、桑叶,从而达到宣肺止咳、疏风清热等功效 [4]。

(2)中医辩证施护:①饮食护理:禁忌辛辣、煎炸、油腻、肥甘食物摄入,以富含营养、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ml以上,同时对于风热犯肺患者,还需置入3g冰糖和川贝母蒸熟服用,在条件允许下,还可冲泡桔梗、薄荷、银花等中药材,达到滋阴润肺功效;②一般护理:可以艾叶燃熏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对于痰多患者,还需使用10g菊花、10g金银花漱口;③对于痰黏稠、难咳患者,还需加强雾化吸入;④风寒束肺咳痰甚多患者,需取膏盲、风门、定喘、大椎等穴位艾灸和平衡罐治疗 [5]。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SPSS21.0软件处理,在统计学具有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率,但由于近年来,临床滥用和大量用药现象逐渐严重,导致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不仅可影响病情恢复,增加住院时间,还可增大临床治疗难度性,对此还需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6]。传统的西医护理主要从治疗、日常环境方面控制,虽可保证病房整洁、卫生、干净,但无法在根本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

中医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能够保证护理模式的针对性,本次实验中,通过运用菊花和金银花进行口腔护理,不仅能够避免细菌的滋生,还能够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等功效,避免口臭发生,时刻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且根据不同症状,实施相应的中药汤治疗,能够达到化痰平喘、活血化瘀、润肺止咳、抗病毒、抗菌等功效,而艾灸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加速病情康复,获取明显效果。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中医护理更能够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促使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

总而言之,中医护理更具有针对性,与传统西医护理相比,利用价值更高,用于住院患者中,可充分体现中医技术,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加速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春珍,石慧娟,侯凌烨等.一例慢性下颌骨化脓性骨髓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600-2602.

[2]许海荣,仲霞,赵洁等.胆道术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28(14):1313-1314.

[3]付继京,钱华,董宿利等.集束干预护理在创伤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5):1698-1700.

[4]刘玉东,李秋云,张蓉等.中医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998-1001.

[5]李爱云,董翠锋,王爱萍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1):26-29.

[6]孙艳杰,徐丽,范阿灵等.集束干预护理在创伤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4):167-170.

论文作者:夏浪,王春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夏浪,王春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