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论文

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论文

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

李京川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城镇建设新方向,既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机遇。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要以经济新常态为基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带动经济发展,保证特色小镇建设符合新常态发展需求。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市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解读,分析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从而实现特色小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 新常态;成都特色小镇;区域经济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全新时期,逐渐步入新常态阶段,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成都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区域内整体发展。成都市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出一批具有产业定位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生产活动和各种要素的聚集地,其发展形式随着区域内产业经济活动而变化,随着区域内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使区域内各要素资源配置得到有效应用。从而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区域内经济增长,为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一、成都市特色小镇是区域产业发展新形式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根本性质发生转变,传统产业依靠低成本获取市场份额的优势逐渐减小,导致区域发展动能衰弱。传统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升级和转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形式需要依靠新驱动力,因此出现新型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作为区域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形式。成都特色小镇的出现,并非是单一产业的集聚平台,而是通过创新要素发展,使产业享受科技成果,从而实现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空间组织。它能够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转型、带动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升级的发展态势。成都市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不局限于城镇特色基础建设,而是要为趋于产业发展构建出创新空间,推动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从而培育出区域发展新动能。

二、依托特色小镇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1.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促进技术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产业集聚地,其对产业发展成效体现在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特色小镇作为创新企业和高端创新要素的聚集平台,通过不同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合作组织,为企业内部人员信息交流和扩散提供条件,促进各种创新思路涌现和发展。以成都市白鹿镇为例,建设初期边吸引各类项目涌入,聚集各类人才超过6000余名,为该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技术支持,有效促进技术发展和传播,是区域产业在市场环境竞争中表现更大优势。由于区域内企业进入市场成本较低,小镇在资源共享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区域内企业通过小镇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变化,从而加快企业内部信息转化率,实现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创新融资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土地供给制度为特色小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成为区域产业创新升级的支撑力量。

2.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企业专业化转型

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相关产业。成都市特色小镇可分为工业制造型、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例如蒲阳镇,随着工业承载能力的不断增强,蒲阳镇推进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成都市工业主基地。新都区斑竹园镇作为成都市交通节点,成为物资集散地,依靠产业基础发展带动作用,成为成都市特色乡村公园小镇。崇州市怀远镇作为历史文化聚集基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充分的彰显了成都市文化面貌和区域优势,成为文化旅游重点小镇。成都市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使区域内产业聚集,许多类型相近的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在企业在产品销售竞争中的优势,必须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的专业化转型,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提升企业经济增长能力,从而实现区域企业健康发展。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情感职能4个方面。

3.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特色小镇建设突出城镇建设主体地位,采取科学化的人口调动方式,有效推动城镇发展。保持稳定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城镇人口合理覆盖,能够实现城镇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城市与乡村发展趋于同步。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有助于乡村地区城市化发展,利用特色小镇内部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区域发展目标。同时由于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使乡村地区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医疗和教育等实现区域建设,从而提升乡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刺激乡村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吸引许多企业投资,使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得到有效改善,实现区域内整体发展,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共同富裕。

进行混合料拌和时应进行相应现场试验以确定干拌和湿拌时间,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离析等现象,由于本项目使用的沥青种类为改性沥青,因此在混合料拌和时应适当提高温度,集料温度宜控制在180~190℃,而改性沥青的温度宜控制在160~180℃,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70~190℃。另外,若在拌和的过程中发现集料出现异常情况,如冒烟、离析等,应将拌和的混合料作废料处理。

三、结语

本文立足于新常态背景下,以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展开探究,分析出经济新常态发展带动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改革。同时,在新常态背景下,要求成都市在发展特色小镇时必须将产业创新为驱动力,便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并促进技术发展。此外,再具体规划建设中,应坚持以区域产业为支撑,采用有效措施加快推动企业专业化转型,进而实现区域产业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缩小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区域内整体发展,并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共同富裕。因此,在推动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区域产业优势,加快构建与市场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姣姣,江林,姚世斌.经济新常态下成都市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8(31):23-24.

[2]张明明.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与融资渠道[J].现代营销 (下旬刊 ),2018(9):125.

中图分类号: F127;F299.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19-0495-01

作者简介: 李京川(1978-),男,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研究。

标签:;  ;  ;  ;  

新常态背景下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