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物理解题错误成因及矫正策略论文_杨建满

浅谈初中学生物理解题错误成因及矫正策略论文_杨建满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三渣中学 224127

摘 要:物理测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程度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常常会因为自身原因造成各种错误,大大降低了物理题目测试的价值。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初中生解答物理题目时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错误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除了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点之外,还需要通过“反馈”、“矫正”等方式强化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对此,我们可以使用练习和测试物理习题等方法采集信息,并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为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在平时物理试题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本文将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熟引起的错误及对策

很多学生由于在老师讲解物理知识时没有认真听讲,对物理学科中涉及的规律、概念以及公式了解程度不够,在解答物理题时常常出现概念性的错误。

【例题】

用1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分别拉重各为1500牛和1000牛的两辆车匀速前进15米,则( )。

A.拉重车做功多 B.拉轻车做功多

C.拉两辆车做功一样多D.无法确定

错误原因:很多学生都会误认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原因是他们没有对功的概念做出透彻的理解。

矫正策略:在解答类似题目时,学生要掌握影响做功的要素,即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两车所受拉力相同,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两车所做功的相同,与竖直方向上受力无关。

二、因思维定势而导致错误

【例题】

足球运动员在踢足球时,用200N的力使重为10N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20m,问足球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

A.4000JB.200JC.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错误原因:很多学生习惯死搬硬套公式,直接用W=Fs=200N×20m=4000J来解题,并选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矫正策略: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力F与距离s之间的关系。

三、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而造成的错误

1.死记硬背解题方法和物理知识点造成的错误

有些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常常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已经做过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不假思索”地硬搬自己背记下来的解题思路。

错误原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学生都喜欢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复习,在遇到题干或图像相似的题目时,就一成不变地写出答案。

矫正策略: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练习物理题目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操作过程,且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可以相互借鉴、融会贯通,但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

2.未详细区分变量表示而引起的错误

有些学生在测试和练习物理题目时,常常混淆物理符号,在使用物理量的符号时一概而论,没有详细地加以区分。例如,在表示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时,都用G表示,压力都用N表示,甚至有些学生在画图时根本不标物理量的符号。

错误原因: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解题意识,且遇到复杂的物理题目或考试时常常精神恍惚、粗心大意。

矫正策略:首先,通过精心讲解题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分清题目中不同变量的重要性,并对解题正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规范地书写自己的解题答案,防止学生模仿不良解题习惯现象的出现。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画图解题等解题习惯,继而增加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四、结语

由于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明显、逻辑思维强、概念规律容易混淆等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积极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及时发现初中学生解错物理题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1]谢艳 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小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浅谈[J].物理学习与研究,2010,(04)。

[2]胡燕 唐日新 徐德淼 等 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7,(02)。

[3]王晶莹 郑鹉 续佩君 等 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论文作者:杨建满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学生物理解题错误成因及矫正策略论文_杨建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