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入法教学论文_杨国红

有效导入法教学论文_杨国红

陕西省洛南县四皓中学 杨国红

教育在改革,课堂在转变,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这节课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就初中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导入法教学的意义

1、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情感。在上课开始时,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出多种多样的积极情感和动机,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的方向上来。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所提供的情境中感知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更好的进行学习。

3、建立学习的基本轮廓。通过导入使学生能够大体上领会到学习的基本内容,建立整体的印象,会为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便于更好的组织自己的学习,并易于使知识系统化

4、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好奇心,由于学生想知道结果,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导入要有针对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所设计的导入方法要具体、简捷,尽可能用少量的话语而道出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

2、导入要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愿望,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内容。

3、导入要有趣味性。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学习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产生厌倦心理。

4、导入要有艺术性。语言艺术的前提是准确性、科学性、思想性和可接受性,不能单纯的生动而生动。严密准确的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推想,便于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导入法教学的方法

一堂课的导入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导入设计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导之以知,导之以智,导之以情和导之以趣。

1、 温故导入法:即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通常采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和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来开启新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有利于将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利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2、课题导入法:是指在上新课前,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探讨课题入手,抓住课文题目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各科导入的常用技法。

例如“整式的加减”的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相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本节课将运用概念及运算法则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再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时可这样导入:“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有理数减法,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它跟有理数加法有联系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操作导入法:就是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媒体通过亲身实践,经过观察,分析得出事实的某种猜想和结论的过程,从而导入新课。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做出有意义的发现,才会产生学习动机,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接受新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讲正方形时,让学生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可以得出最大正方形,如何折?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4、提问导入法:指的是运用口头提问的方法导入新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并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学会知识的学习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把邻居家的三角形玻璃板打破了一道印痕,他能不把玻璃板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样引入新课能有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常用的引入新课方法。

5、 诗词导入法。教师利用学生易懂,熟识或自己编写的诗词来导入新课。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诗词本身要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有机的利用诗词导入,能创造一种清雅的气氛,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基调。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先以下面的数学故事导入: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打油诗:

李白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与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

老师翻译后,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

这样的引入,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有利于学生的从小学的学习模式向初中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童谣的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6、悬念导入法。用悬念引起学生兴趣来导入新课称为悬念导入法。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成为真正的悬念,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新奇性。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地主,他把一块长为 a 米的正方形的土地租给王老汉种植,有一天,他对王老汉说:“ 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 5米, 另一边增加 5 米, 继续租给你, 你也没有吃亏, 你看如何?”王老汉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他把这件事对邻居讲了,邻居一听,说:“张老汉你吃亏了!”,王老汉非常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王老汉这是为什么吗?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可以使学生激起学习的求知欲望,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

7、 游戏导入法。其意义并不在单纯的激发兴趣、活泼课堂气氛,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

例如《概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游戏来引入新课。做游戏:你与同桌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如果第一次你决定出“石头”的手势, 而你的同桌随意出其中的一种,那么,你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新课导入的艺术是一节课中最富有色彩,最有魅力的教学能力的体现,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恰当的使用各种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充满了兴趣,愿意主动思考与学习,并将各种方法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与教.许月良,李坤;世界知识出版社;

[2]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郭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导入;杨莲菁,王纲;上海教育出版社;

[4]素质教育新教案?数学八年级上册;刘家松;西苑出版社;

[5] 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初中数学卷;傅国亮;海南出版社;

[6]走进名师课堂?初中数学;吕学江;山东人民出版社;

论文作者:杨国红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有效导入法教学论文_杨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