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的民间音乐传承研究——以文化馆的音乐活动组织为案例论文_万妮

文化馆的民间音乐传承研究——以文化馆的音乐活动组织为案例论文_万妮

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

【摘要】: 民间音乐与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当地音乐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当地各种风俗习惯。 文化馆作为继承和延续民间音乐的重要载体,民间音乐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民间音乐发展的现状,本文阐述了民间音乐遗产的当代意义,对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实现民间音乐传播的有效性 。

【关键词】:文化馆;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引言:各民族文化的流传与发展离不开民间音乐的不断传承,纵览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种类多种多样,资源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浓厚,记载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兴盛。然而,由于一批流行音乐的盛行,民间音乐在当代社会被严重边缘化,地位明显降低,给民间音乐的代代相传带来了不良影响。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深入对文化馆的民间音乐传承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间音乐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婚礼、生日、新房建成、节庆庆祝、会庆活动、赛事活动、商贸开业、项目成立、集体拜寿、文娱晚会等等都是无处不在的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从诞生到今天,始终以独特的当地风味,标志着其存在,基层人民群众作为民间音乐的受益者和传播者,使民间音乐倍受关注和热爱。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培养微妙的影响力和个人经验,激发人们学习兴趣的辅导手段,深化人民群众的欣赏和参与需求是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以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号子为例,例如,号子是指集体劳动的协同作用,为了统一步伐,减少疲劳等所唱的歌曲,这是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最古老的音乐 品种之一。《吕氏春秋·谣辞》中描述的古代劳动歌颂《邪许》歌曲:“今夫大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木善矣”这可以说是早期的号子的形态,古代生产力低,生产工具差,劳动生产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号子在劳动节奏上发挥统一的作用,不同的地方号子的名字也不一样,在北方叫做“吆号子”在南方叫“喊号子”,“打号子”,在四川被称为“哨子”等,号子有各种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号子的特点也不一样,一般分为:工程号子、林业号子、船工号子、农事号子、矿业号子、石工号子、搬运号子、海洋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 号子,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又服务于生产劳动,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音乐具有简单、直观的表现特点,和坚实强大,粗犷豪迈的特色,大多数歌曲都由一人独唱,大家一起应和的歌唱形式。其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相关,表达了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二、民间音乐的地域特色决定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意义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民间音乐也是文化活动的理想形式,学习,表演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其强大的地域特色更有利于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西南地区盛行的川江号子,音调高亢、雄浑,音域宽广,结构复杂,表现力强,如《川江船夫号子》中的下水板桡号子有九个曲牌构成,结构非常复杂,速度和力度变化大,气势磅礴、一领众和的演唱使号子更加惊心动魄;而客家号子多居于多高山峡谷、森林茂密之处,起源于深野农林,所以客家号子主要以伐木号子和搬运号子为主,其曲式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乐段独立性和段落感不强,通常情况下,演唱的结束也比较自由,劳动一停,演唱便结束。因处地域的不同,号子的语音语调结构体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同样也印证着产生的源头,意义与人们群众的劳动情景和环境特征交相辉映,决定了不同种类民间音乐在群众文化中的意义。

三、民间音乐创设的多种体验形式决定了其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民间音乐的发展不仅要注意群众参与互动的作用,还要创造一种音乐活动的形式,使群众有意识地参与音乐,民间音乐创设的多种体验形式丰富了群众文化,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渲染作用,比如客家号子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1)鼓励劳动力和动员劳动精神,在身体重负荷和单调枯燥的连续劳动下,工人的歌声可以改善大脑皮质功能的兴奋,摆脱疲劳,振作精神。除此之外,唱号子还可以增强工人的呼吸功能,调整工人呼吸运动,节约体力,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2)组织劳动和指挥劳动。在需要相互合作的集体劳动中,号子成为一种指挥,指导每个人整齐节奏,协调行动。比如在农林密集地区,当时的人们搬运树木只能依靠劳动力,数十甚至十几人依靠肩膀抬起高大的树木,难度可想而知,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非常整齐协调的行动,从肩膀、走路、上坡、下坡、转弯、速度等一定要整齐划一,才能协调一致,省时省力,因此依靠号子的统一命令确保工人之间的协调统一,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在人的劳动生活中,这个号子与生产劳动的是分不开的,是劳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工人通过号子传达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劳动者在空闲的时间通过号子解除疲劳,用号子传递和表达情感和信息,是工人力量的自我表达。在艰苦的劳动中,在大自然的前面,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强大力量和智慧,充满信心,积极发挥自身征服和转变自然的能力,在高山宽谷中展现英雄气概,在空谷回响的的民间音乐中下,再次证明了“劳动人民是世界的创造者”这个伟大的断言。

民间音乐的创设应运而生,发挥着各自独有的特点,鼓舞劳动、有助于团队合作的协调一致,并传递和表达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等等,不同形式的民间音乐决定了各自在群众文化中独特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文化馆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民间音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在培养群众民族意识和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全面提高文化生活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都要注意民间音乐活动的培养,真诚希望民间音乐的活动开展尽快进入群众,真正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结语

各种民俗文化,民间音乐从始至终都是一颗明珠,所以文化工作者应该以拯救、传承、保护民间音乐为己任,定期策划、组织系列民间音乐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民间音乐完美演绎的舞台,实现民间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大坚 .论我国西南地区汉族山歌的音乐特征——以几首西南山歌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0 (2) :234-237

[2]陈海珍 .重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主体分析 [J].《黄河之声》 ,2016 (2) :84-85

论文作者:万妮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文化馆的民间音乐传承研究——以文化馆的音乐活动组织为案例论文_万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