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度对生球质量和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影响论文_景钊

(富蕴蒙库铁矿有限责任公司,836100)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分析碱度对生球质量和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研究所采用的的方法是: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探究。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球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与碱度的高低存在直接的关联性,生球的落下强度、抗压强度随着碱度的提高而降低,热爆裂温度随着碱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在焙烧过程中,随着碱度提高,赤铁矿晶粒不断发育长大,但球团矿中产生的低熔点硅酸盐矿物增多并相互聚集在一起,恶化了赤铁矿晶粒间的连晶程度,同时增加了球团矿中的孔隙,导致球团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关键词】球团矿; 碱度; 抗压强度

笔者通过采用 A 矿粉和 B 矿粉调节球团矿碱度( 二元碱度 R( Ca O/Si O2) ) 来研究碱度对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充分利用 A 矿粉和 B 矿粉生产适宜碱度球团矿提供了依据。

1、原料基础特性

A 矿粉和 B 矿粉的化学成分如表 1 所示,两种矿粉的含铁品位都比较高,都达到了 65%左右,A 矿粉含铁品位达到了 66. 36%,同时 A 矿粉 Si O2含量较高,达 6. 91%,属于酸性矿粉,水分含量比较高,而 B 矿 粉 中 的 Ti O2、Ca O 和 Mg O 较 高,分 别 为2. 17%、2. 57%、3. 41%,A 矿粉碱度较低,B 矿粉的碱度较高,因此可通过改变两种矿粉的配比来改变球团矿的碱度。

2、试验方法

2.1 配料方案

为了考察碱度对球团矿冶金性能的影响,采用A 矿粉和 B 矿粉通过配矿来调节球团矿的碱度。

2.2试验流程

混料和造球过程在直径为 1 000 mm 的圆盘造球机中进行,其圆边高度为 250 mm,圆盘倾斜角度为 45°,转速 20 r/min。混料时将称量好的矿粉、膨润土和水加入到圆盘中混匀,并放入到铁盆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焖料 30 min,使原料与水混匀效果更好,矿粉和水接触的更加紧密; 以 A 矿粉和 B 矿粉为原料进行造球,每次试验称量矿粉总重 3 000 g,造球过程选取最佳造球时间为 13 min,水分含量为8. 5%,膨润土最佳含量为 2%,造出球后进行人工筛分,以直径为 10~16 mm 生球作为合格生球,以 10~12. 5 生球作为试验用球,取出少量的试验用球用作水分、生球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和热爆裂试验,其余球放入到烘箱中烘干,用于焙烧。

生球的抗压强度检测采用弹簧压力计检测,一般采用 22 个试验用球,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二十个球抗压强度值的平均数就是该生球的抗压强度。生球的落下强度在厚度为 10 mm 的钢板上进行,取 22 个试验用球在 0. 5 m 的高度自由落下,记下球落下不破裂的次数,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算这20 个球落下次数的平均数就是该球的落下强度。

生球的热爆裂温度测试在电阻丝加热炉中进行,采用动态介质法进行试验。将加热炉温度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采用空压机通入流速为 1 m/s 的气体,保持炉温恒定,将 50 个试验用球放入到吊篮中,同时将吊篮放入到直径为 50 mm 的加热管中,5 min后取出试验用球并观察生球的破裂情况,每隔 25 ℃放入一批球,直到 50 个球中有两个球破裂即该温度为生球的热爆裂温度。

生球的焙烧试验在硅钼棒电阻热加热炉中进行,焙烧过程中从底部通入空气,即在氧化气氛中进行,当炉温升高到预热温度,将干燥的生球放入到炉中,保温一段时间升温到焙烧温度,保温 20 min 取出。空冷后的球团采用 GB /T14201—1993 标准检测其抗压强度。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碱度对生球性能的影响

生球的质量和碱度关系不大,主要与矿粉的基础性能联系紧密。生球的落下强度、抗压强度和热爆裂温度随碱度变化如图1、2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随着碱度的增大,生球的落下强度逐渐降低,特别是碱度 0. 7 ~ 0. 85 时,落下强度变化幅度较大; 同时生球的抗压强度也逐渐降低。矿粉颗粒之间的毛细黏结力、分子黏结力和内摩擦力相互作用使生球具有了一定的强度。在碱度增大过程中,配料中 B 矿粉含量逐渐增加,而 B 矿粉粒度较大,比表面积小,分子黏结力和毛细黏结力较小,持水能力差,导致生球的机械强度降低。

由图2 可以看出,随着碱度增大,生球的热爆裂温度逐渐增大,特别是碱度由即矿粉中加入的 B 越来越多,与 A 矿粉相比较,B 矿粉平均粒度较大,生球气孔较多,在高温状态下有利于水蒸气的及时排出,使生球的热爆裂温度较高,A 矿粉粒度较细,生球比较密实,气孔较少,A 矿粉含量较高的生球在高温状态下水蒸气散出不及时导致生球破裂。

3.2 不同碱度对成品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影响

碱度对成品氧化球团矿抗压强度影响如图3 所示,随着碱度的提高,球团抗压强度逐渐降低。球团矿强度主要依靠固相固结,随着碱度逐渐增加,球团矿中 B 矿粉含量逐渐增加,B 矿粉连晶强度较差,导致球团矿的抗压强度降低。

由图5可知,当碱度为 0. 12 时,赤铁矿晶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较小,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连接紧密,硅酸盐矿物数量少且孔径较小,硅酸盐矿物和赤铁矿晶粒之间的缝隙较窄,结构力比较强; 当碱度为 0. 50 时,赤铁矿晶粒逐渐长大,同时赤铁矿晶粒之间连接更加致密,硅酸盐矿物平均直径开始增大,且数量增多,硅酸盐矿物与赤铁矿晶粒间空隙开始增大; 当碱度为 0. 65 时,赤铁矿晶粒进一步长大呈现块状,周围被其他硅酸盐矿物包围,赤铁矿晶粒之间的连接性恶化,硅酸盐矿物增大; 当碱度为 0. 80 时,晶粒尺寸变大,但是晶粒之间连晶程度变差,晶粒之间被硅酸盐矿物和气孔分隔开,赤铁矿粒径大小分布不均,硅酸盐矿物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硅酸盐矿物,同时与赤铁矿晶粒间的空隙更加突出,气孔所占比例增大。

4、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随着碱度的增大,球团中的Ca O 含量增多,导致球团矿在焙烧过程中生成了较多液相,冷却结晶析出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的强度低于赤铁矿; 赤铁矿晶粒被气孔和硅酸盐矿物分隔开,降低了赤铁矿晶粒间的连接程度,削弱了球团矿固相固结的强度; 球团在冷却凝固过程中由于液相和赤铁矿晶粒的收缩系数不同,产生的液相越多,硅酸盐矿物和赤铁矿晶粒间的空隙越大,同时球团中的气孔数量和孔径都逐渐增多; A 矿粉的连晶强度高,B 矿粉的连晶强度较低,而且 A 矿粉的粒径较小,矿粉粒间的接触点较多,有利于赤铁矿晶粒在再结晶过程中相互连晶,随着碱度的增加,A 矿粉的配矿比例逐渐减小,B 矿粉的配比增加,因此球团矿的强度随着碱度的增大而降低。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张丁辰,刘锟,等.球团替代烧结———铁前节能低碳污染减排的重要途径[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7,9( 1) : 44-52.

[2] 李英魁.焙烧工艺对球团矿还原性能的影响[J].河北冶金,2017( 1) : 11-14.

[3] 龙 跃,徐晨光,张彦辉,等. Mg O 对高镁碱性球团矿强度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6,37( 4) : 99-104.

论文作者:景钊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碱度对生球质量和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影响论文_景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