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检验_转基因食品论文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检验_转基因食品论文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基因论文,伦理论文,食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实行规模化商业种植以来,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3年保持迅速和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各种争论从未停止过。自从1997年英国的“普斯陶伊”事件和1998年美国的“大斑蝶”事件激起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大讨论之后,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在中国,因为2009年年底的“转基因主粮风波”,也让转基因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家重点研究的问题,而且也开始成为让政府决策部门重视和广大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与生态环境以及公众的身心健康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还因为它牵涉到许多伦理与社会公正问题。本文以下便将从伦理学的视角对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笔者将对反对和支持转基因食品商品化的伦理论证进行归纳、总结与评论。

一、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理由及其评价

一些科学家指出,转基因食品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并且可以解决人类的生存难题,是利大于弊的正确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这些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论证可以做如下归纳。

(1)发展中国家只有利用转基因食品,才能解决人口膨胀和粮食短缺的矛盾,给饱受饥饿之苦的人提供更多的食品。因此转基因食品商业化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饥饿与贫困问题的道德至上命令(moral imperative),是有力回击那些反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砝码①。

这种观点似乎颇有道理,其实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转基因食品未必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食物,也很难解决地球上所有人的吃饭问题。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由跨国私人公司垄断,“跨国私人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能够为自己赚取高额利润的转基因食品,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进行最大的努力。”②

第二,即使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能够给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如果我们不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那么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吃饭问题只是一句空话。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从目前的需求来看,即便不用基因工程技术,世界上的粮食总量也可以养活地球上的所有人口。饥饿问题主要不是粮食总量不够造成的,而是粮食分配不均的结果。下面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欧洲和美国有充足的食物保障,这些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销毁堆积如山的过剩食物。1993年,欧洲花费360万德国马克销毁不能消费或不能加工的过剩食物。发达国家宁愿花费巨额资金销毁多余的食物而不愿将其捐助给发展中国家,可见,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是造成饥饿问题的根本原因。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来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分配问题。因此,转基因食品既不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救星,也不是道德至上命令,而只是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也许是好,也许是坏,仅此而已。

(2)转基因食品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它的风险。按照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效用原则,如果某一行动的后果的正效用大于负效用,则该行动是应该做的;反之,该行动是不应该做的或禁止做的;当某一行动的后果的效用不能确定,该行动是可以做的。因此,转基因食品应该商业化。

笔者认为这种理由不能使人信服。在目前的基因技术发展很不成熟的条件下,在我们还不知道它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大的危害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为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现在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且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潜在威胁,对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农业生产有较大冲击,可能会造成成千上万的农民的破产,影响社会的稳定。根据伦理学的效用原则,在利弊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转基因食品可以商业化。换言之,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可以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但是,鉴于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特大风险(mega-risk),我们应该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进行严格和科学的评估,以便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商业化采取更加合理的政策。

(3)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没有风险,伦理学既阻挡不了技术的应用,也禁不住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

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一方面,将科学技术和伦理学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科技和伦理学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发展科技伦理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阻挡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止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减少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业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审慎地发展与应用技术。另一方面,“禁不住”不是伦理理由。有许多问题,像贩卖军火、吸毒贩毒和聚众赌博等不仅连伦理道德禁不住,甚至连法律都禁不住,许多人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而为之。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贩卖军火、吸毒贩毒和聚众赌博应该存在的合理理由和伦理辩护。同样,“禁不住”也不应该是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充足理由。

二、反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理由及其评价

面对支持者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论证,反对者也对我们不应该或者不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提供了一些论证,以下笔者也将对这些伦理论证进行归纳、分析与评价。

(1)当前的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杂志都发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认为转基因作物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性较大。例如,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认为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的污染。英国《自然》杂志的生物技术顾问Brian Johnson教授指出:“转基因作物将带来不良的后果。广谱抗除草剂的作物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③可能的反驳是,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反驳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尽管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危害,但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人们可以推出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2)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从当前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因工程的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不仅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饥饿问题,没有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反而进一步加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正如英国的生物学家Stephen Nottingham博士所说:“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生物技术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转变,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背负更多的债务和更加依赖发达国家。”④发达国家利用基因技术方面的发展优势,不断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基因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并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发展中国家使用基因专利还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在这场基因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两极分化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3)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导致社会不公。就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而言,它主要是给研发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生物技术公司或者种子公司带来巨大利益,转基因食品的种植者、生产者和销售者能够从中获得一部分利益,而广大的消费者不仅从中获益甚少,还要承担健康的风险。由于转基因食品的人类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主要是由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推广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公司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大农场主造成的,因此他们是利益的主要获得者和风险的制造者,但却不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利益的主要获得者和风险的制造者应该是责任的承担者,这才符合利益与责任、风险和收益相统一的公正原则。因此,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明确转基因食品的利益与责任、风险和收益的分担问题。

三、对上述争论的一个综合性评价

最后,我们有必要以生命伦理学原则对上述伦理争论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从尊重原则来看,我们发展转基因食品是否尊重了自然界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人类是否有权利打破物种的界限,任意地组合自然界的各种基因?人类是否应该“扮演上帝”?人类利用基因工程创造各种转基因生物体,直接对自然的进化过程和生命本身进行人为的改造和彻底的干预,具有了可以“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大大加速了自然进化的速度,我们确实对人类这种直接地对自然和生命本身进行干预的做法表示担忧。毕竟,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大量的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会让大量的转基因细菌、转基因病毒释放到环境中,释放到大自然,这可能破坏自然的整体性,打破生态的整体性⑤。一旦自然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不伤害原则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不应该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农民的破产,伤害农民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从公正原则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应该遵循社会公正原则。而当前的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业已引起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大了跨国公司与中小公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不均,这显然违背了伦理学的公正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与合理的分配制度,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利益分配、风险与责任分担的公正。

从效用原则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既能带来经济效用,也存在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经济效用,而且更要考虑它的健康效用、生态效用和社会效用,考虑利益的公正分配和给那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我们盲目地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就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当然,笔者也不否认转基因食品对于解决人类生存的矛盾和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表现出了较大的潜力。但是,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在“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对什么不知道”的境遇下,如果我们综合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效用,目前还很难断定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利益大于其风险,不能说它就是人类的救星。

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只能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其实,基因工程是一个风险和机会并存的统一体。商业化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商业化,即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负面效应,扩大它的收益,如何建立公正有效的分配制度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利益的公正分配。否则,转基因食品也不能发挥它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作用。正如英国的生物学家Stephen Nottingham博士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讲,如果不解决结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贫困和饥饿问题不可能通过应用新的技术来解决。”⑥

综上所述,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将它的风险置之度外,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就中国而言,转基因食品对于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选择。如果我们解决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它将给中国人民带来较大的福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中国应该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商业化采取的总体方针是“积极、谨慎”,即要积极进行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基础研究,而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应该慎重,三思而后行。此外,考虑中国具体的国情和各方的利益,中国应该实行传统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转基因农业共同发展的方针,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侧重,使它们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社会、伦理、法律问题,还是经济、贸易、政治问题,需要对它进行跨学科的、多视角的研究,真正使转基因食品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注释:

①Nuffield Council on Bioethics.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The Ethical And Social Issues.London,1999.58-59.

②Nottingham,Stephen.Eat Your Genes——How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Entering Our Diet.London & New York:Zed Books Ltd,1998.156.

③Trisha Gura.The battlefields of Britain.Nature,2001(412):760-763.

④Nottingham,Stephen.Eat Your Genes——How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Entering Our Diet.London & New York:Zed Books Ltd,1998.168.

⑤毛新志: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审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38页。

⑥Nottingham,Stephen.Eat Your Genes——How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Entering Our Diet.London & New York:Zed Books Ltd,1998.160.

标签:;  ;  ;  ;  

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伦理检验_转基因食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