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宗念

荆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湖北 荆州434020

摘要:目的:探析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我院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分析组35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分析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期间,相比较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优,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情绪,实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肾性疾病,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位为主,如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糖皮质激素等。现有报道指出,围治疗期加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70例我院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探析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旨意为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70例我院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取自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6±7.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涉及饮食、用药及日常生活等护理;分析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内容为:由科内护士长带头组间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患者入院后各项护理工作均由小组内完成,由护士长行使日常工作安排与定期检测、监督工作,对组内成员护理作业中存在的不当与问题进行改进、排除。另外加强对组内成员路径护理模式普及工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①健康宣教:待患者入院后,由小组内成员为患者普及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机制、进展、治疗方案、预期效果等,促使患者对疾病报以正确认知度,最大程度消除其烦躁、恐惧等消极情绪,协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②用药护理: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服药指导,禁止自行停药与随意加减药量情况的发生,在此期间亦须加强宣教工作,即向患者普及药物作用机制、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与缓解办法,在患者用药期间,应加强日常血糖、血压、尿蛋白量等表现,做好针对不良反应及时发现与处理;③饮食干预:肾病综合症应注意日常饮食控制,如尽量以富含蛋白物质、可溶性纤维、易消化等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脂肪酸、高热量等食物,与辣椒等辛辣食物。对其中存在水肿表现者,应明确控制患者对盐的摄入量;④锻炼护理:叮嘱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待水肿样消失后,病情逐渐好转,协助并指导其日常适量步行、慢跑、体操、太极等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⑤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之际,除了积极协助患者出院外,应对其日常用药方法、休息、饮食、锻炼等方面做好嘱咐工作,同时记录患者联系方式,为随访作相应的准备。

1.3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资料;采用简易护理满意度问卷向患者发放,了解患者满意度,总分值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情绪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抑郁情绪评估,量表内共计20余个项目,总分值8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应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由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检验。

2结果

分析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肾病综合征(NS)最基本特征为“三高一低”,即高蛋白尿、高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同时伴有其他代谢紊乱。其中高蛋白尿在NS患者中较为常见,也是NS最基本病理生理机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电荷与分子屏障,而随着原尿蛋白含量增多,超过进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表现。水肿症状的出现多由于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自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所致。由于本病病情复杂、且易感染、反复发作等因素,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在心理、生理双重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负性心理,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近年来临床施治中愈发重视围治疗期护理干预的介入[1]。

临床护理路径指的是由医护人员共同组建小组,并均参与到临床护理方案制定中,针对疾病、治疗等特异性,施以最合适、恰当,更具顺序性、时间性、整体性、程序性、计划性、连续性护理,在保证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科学而高效的护理管理,通过预定方案,遵循相应步骤完成护理计划[2]。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分析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缓解其心理负性情绪,更易获得患者认可,由此预测对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巩固作用。在张密花[3]的研究中指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升疾病管理水平,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期间,相比较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优,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情绪,实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罗春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肾病综合征中的运用[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02):101-103.

[2]孟晴晴.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8):91.

[3]张密花.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9-160.

论文作者:宗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宗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