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好地发展。目前我们在建筑施工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种类越来越多,而其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种类之一。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若防水防渗施工处理不当,会导致结构出现渗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且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对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的各项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步增多,其建设施工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施工质量不仅可以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确保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由于建筑物渗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长时间的渗漏现象会对建筑物本身造成损坏以及美观上的破坏。虽然这种渗漏的危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然而在当前的建筑物中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建筑物渗漏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防渗漏技术也显得越发重要。
一、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概述
1.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施工防水防渗可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如果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漏问题,会导致建筑中的钢筋出现锈蚀,从而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措施,可以提高建筑抗渗性能,保持建筑中钢筋的强度与刚度,从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其次,建筑施工防水防渗可以降低建筑维修成本。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避免建筑管道设施等受到损坏,这样可以减少建筑维修的次数,这样既可以降低建筑的维修成本,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为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建筑施工防水防渗可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建筑施工中的渗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只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才能确保建筑不会出现渗漏问题,使人们正常生活不会因为渗漏问题而受到干扰。
2.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漏的原因
2.1材料因素
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减少费用的支出,在选购材料时对其质量没有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大量劣质材料投入到使用中去,无论施工时如何弥补,也难以起到预期效果。正因为没有对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而造成了渗漏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不到位引起的,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期,忽略交接位置的有效处理,缺乏必要的养护,使得建筑工程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2.2建筑设计原因
在建筑进行防水施工之前,需要建筑设计部门对于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尤其是在建筑的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中,与建筑环境和建筑结构相互结合,避免出现建筑施工渗漏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很多建筑设计部门为了赶施工进度,疏于对建筑结构防水的调查,最终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2.3施工技术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也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也会引起渗漏问题的出现。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较为繁琐,在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渗漏问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达到相关的标准在我国从事建筑工程的多数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缺乏责任和规范施工意识,甚至有些施工人员仅凭经验进行操作,以至于很多施工细节出现问题,最终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
二、建筑施工常见的渗漏点分析
1.建筑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渗漏情况比较严重,造成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来自以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工作的疏忽。出现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砂浆砌筑不标准。在外墙的砂浆砌筑中,建筑施工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对于砂浆的砌筑不能按照建筑规范来进行;砌砖缝隙大 在进行外墙的砌砖环节中,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比较大,不能进行锁水,当遇到大雨天气时,外墙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渗漏;施工墙表面的漏洞没有及时修复在实际建筑施工中,为了穿线方便在建筑外墙上凿出孔洞,在施工后期由于工作人员的关系,不能及时将孔洞修复,造成渗漏。
2.顶层渗漏
在建筑顶层由于建筑防水材料、施工原因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建筑的顶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渗漏。很多业主在进行楼层选择时都对建筑顶层的渗漏问题多加考虑在建筑的顶层进行防水施工中,所选则的材料不佳,再加上建筑顶层长期被高温暴晒,建筑层表面出现干裂的情况,防水层受力膨胀,最终导致顶层出现渗漏的情况。对建筑顶层的防水链接缝进行分析,其链接缝设计不到位,不能注重到漏水情况,导致渗漏出现。
3.地下室渗漏问题
地下室为建筑管道位置,施工中的接缝较多,如结构伸缩缝、冷接缝与沉降缝等,如果这些位置出现施工问题,很容易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例如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外墙钢筋间距超标、砂石水灰比过大和施工缝处理不当等。
4.卫生间渗漏问题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报道,住户的卫生间渗漏现象严重,对下层住户造成了较大影响。卫生间渗漏是住宅渗漏现象较为明显的地方,造成卫生间渗漏现象的因素主要有:(1)卫生间区域管道较多,多以交叉管路形式存在,水管漏水现象较为常见;(2)管路受到压力、堵塞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水流回流,或是造成管道破裂,引发渗漏现象。由于卫生间的渗漏主要是由于管道影响,并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为因素造成的卫生间渗漏现象常有发生,这一区域的防水防渗问题,是施工过程中最难处理的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1.建筑外墙防水施工
在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渗漏施工中,可以通过对外墙的混凝土养护来提升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 建筑外墙砖砌筑完成后,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混凝土防水养护,该养护工作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所实现的功能效果比较关键 混凝土施工环节,采用科学的混凝土材料配比,能够有效降低裂缝产生率。当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比较大,不能进行锁水,建筑外墙长期暴露在外面下,容易出现裂缝防患于未然,对于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的主要措施就是对其进行洒水,提升混凝土表面湿度,避免由于温度的原因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裂缝,洒水的需要在浇筑完毕后12h之内进行,并加以塑料膜进行覆盖。
同时在建筑外墙中存在着很多变形缝,在对这些变形缝进行防水施工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在变形缝混凝土外侧,铺设止水带,由于在背贴式止水带表面,存在着形状突出的齿条,将止水带铺设到上面就能够实现防水混凝土与齿条之间相互咬合,当二者之间咬合比较紧密时,就能够实现比较好的防水功能 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等都能够实现比较好的变形缝止水功能。
2.建筑顶层的防水施工
(1)增加止水带的宽度
在建筑顶层进行止水带安装环节,将止水带埋入后进行浇筑,将混凝土内的钢板腻子止水带的带宽保留一半即可。
(2)止水带的加工
在建筑顶层模板支架上需要将钢筋临时稳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长度,进行横向与纵向水平施工缝止水带的加工,施工缝中的止水带中所使用的十字接头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
(3)选择合理的钢板腻子材料
在施工缝防水施工时,不能出现气泡以及裂缝等现象 为了提升地面的防水性能,需要在缝与缝之间的搭接需要实现平整 牢固,搭接长度不能小于 10cm。
(4)防止跑模现象
为预防出现跑模现象,在施工时,需要需要在环向缝端口,对其采取一定的稳固措施。
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
在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中,结构自防水技术,主要是利用结构自身的特点,提高结构自身的防渗性能,实现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要求,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结构自防水功能。首先,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确保搅拌均匀,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工程施工要求,一般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mm左右,且混凝土出厂与入模坍落度差值控制在30mm以内。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中,需要充分均匀振捣,避免过振、漏振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度要求,且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控制在2m以内。同时,在顶板浇筑混凝土时,可分段浇筑,施工缝设置止水带,此外,在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混凝土种类,优先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材料,以降低混凝土结构水化热反应产生的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并可以根据防水要求,在混凝土混合料中添加满足施工要求的外加剂,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同时,为了避免地下室墙体结构出现沉降裂缝而导致结构防水性能下降,需要在地下室墙体下部设置圈梁或过梁,从而在保障墙体结构的刚度的同时,并保障结构的防水性能
4.厨房及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
厨房和卫生间由于经常用水,地面较容易出现积水,若地面排水不畅、防水质量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1)在结构施工时,厨房及卫生间地面应做出高差,并保证装修完工后低于其它地面至少20mm,并按规定起坡坡向地漏位置,地漏低于相邻平面不少于10mm;
2)严把材料关,控制各种厨卫设备及配件的质量标准,控制各种防水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三证齐全,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复试报告等。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后须进行通球试验,地面防水做好后要进行闭水试验;
3)在卫生间的浴缸和冲淋部位的墙面1.8m以下部位加做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并保证涂料厚度符合质量要求。楼地面完成后应进行泼水实验来保证流水坡度准确,并进行闭水试验检验防水施工质量;
4)在厨房及卫生间装修时切勿在地面上钉凿、打孔,以免破坏管线及防水层。上下水管道预留洞要安装套管,套管高度要符合要求,套管与地面之间接缝处要按要求涂刷防水涂料到位。
5.屋面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
建筑屋面防渗漏性能主要取决于防水设计是否合理,因此需要提高屋面防水设计,研究表明,屋面出现积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屋面坡度设计不合理,规范对不同屋面材料规定了最小排水坡度,例如刚性防水屋面排水坡度为2%-3%,瓦屋面中的烧结瓦排水坡度需不小于30% ,需要在屋面排水设计中满足规范要求,在屋面防水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满足规范要基层防水施工的基本要求,例如,基层需平整,无裂缝、起壳等质量缺陷,且基层无尘土、无积水;在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干净,提高防水卷。材与基层表面之间的粘贴效果,同时,需要对基层表面的干燥程度进行检测,若基层表面较潮湿,则无法实现确保卷材的粘贴效果,降低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其次,在防水层与砂浆层之间,选择自粘粘接的施工技术,在防水卷材接缝部位,搭接宽度控制在10cm,并采取满粘的方式,此外,在基层上粘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需要按照一定的搭接压缝,减少卷材接缝部位出现渗水现象,且粘接防水卷材时,需要根据材质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粘贴方式,提高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此外,在防水新技术的发展中,一种防排结合、以排为主、植被保护、综合利用的新型防水技术逐渐应用到屋面防水施工中,主要适用于屋面种植植被,种植防水屋面具有诸多优点:保温隔热功能,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防水材料,并可有效地提高屋面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
6.门窗的防水防渗技术
我们为了保证门窗防水防渗性能,在对门窗材料进行选购时,需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仔细小心,避免门窗出现损坏、挤压等问题。
7.空调安装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给空调打孔后,要安装与孔的径向尺寸为小间隙配合的PVC 管当预留套管,则可阻挡雨水由预留孔洞处朝墙内渗水,较好地解决了打空调孔而产生的渗漏水问题。
四、结束语
在我们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工作一方面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还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有效确保人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高度重视。施工单位必须要认真分析建筑屋面、外墙和地下室等关键位置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并依据这些位置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可以有效提高建筑防水防渗施工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促进建筑防水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荣.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2).
[2]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
[3]刘俊乐,赵东浩.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2).
[4] 姜华荣.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Z2).
论文作者:张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渗论文; 混凝土论文; 屋面论文; 外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