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RTK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孔献生

浅谈RTK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孔献生

孔献生

东莞市国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3160

摘要: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工作,对RTK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RTK GPS 技术

目前,RTK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基准站RTK技术方面,90年代中期提出了虚拟参考站技术,不久国内就提出了网络RTK 技术,实现了RTK的无基准站模式,而且其测量距离也比较理想(可以达到 100km),逐渐成为现在RTK技术的研究热点。

(一)RTK技术

RTK 又叫实时动态差分测量,简称动态 GPS。随着 RTK 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RTK 产品在我们测绘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农业,林业,电力,国土勘界等其他行业也有泛的应用。当前RTK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全站仪,而且效率要比全站仪高得多。当然 RTK 也不能完全代替全站仪。为了保证得到满意的定位精度,传统的单机RTK的作业距离都非常有限。同时,RTK 的运用需要具备三大条件:(1)基准站和移动站必须连续性地接受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关机。否则RTK需从新初始化设置。(2)基准站和移动站必须接受5颗及以上的卫星信号。(3)基准站和移动站必须接受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

(二)RTK常规的测量模式

当前,根据用户的需要,主要分为三种测量模式。

1.准动态测量 准动态测量模式通常要求流动的接收机在观测工作开始之前,首先在某一起始点进行静止观测,一边采用快速解算周未知数的方法实时进行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后,流动的接收机在每一观测站上,只需静止观测几个历元,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解算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当前,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这种方法通常应用在:碎步测量以及路线测放样等。

2.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模式,一般需要在某一起点上,静止观测数分钟,进行初始化工作,之后,运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地观测,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确定采样空间位置,其精度可达厘米级。主要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道路中线测量以及航道测量等。

3.快速静态测量 针对目前山区的地理形势,原有的全站仪前期导线测量工作,存在速度慢、视线差、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采用这种测量,可有效增加工作效率和精度。采用此种测量模式时,要求 GPS 接收机在每一站上静止地观测。观测过程中,连同接收到的基站同步观测数据,实时解算整周未知数和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如果解算结果趋于稳定,且精度已满足设计的要求,便可适时地结束观测工作。同时,用户站的接受机在流动过程中,可以不必保持对 GPS 卫星的连续追踪。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

(三)误差

误差通常分为两类:干扰和同仪器有关的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信号干扰、多路径误差和气象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轨道误差、对流层误差。对于日常固定基准站来说,同仪器有关的误差可通过校正的方法予以消弱,同距离有关的误差将随着移动站与基准站的距离增加而加大。所以,RTK在道路放样工作中,其有效作用半径是要限制的(一般以不超过 3km 为好)。

(四)RTK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1.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其基本工作条件,在指定的作业半径内,其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2.工作效率高:在一般地形地势下,RTK 一次的设站可完成大约5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传统全站仪设站次数、移动、转点所需的时间,且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操作简单:只需在设站时进行简单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取平面位置坐标,且与计算机和其他测量仪器通信数据连接、转换方便。

4.全天候作业:其在测量工作中,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的光学通视,只需要满足电磁波通视即可。因此在和传统测量相比,其通视条件和能见度以及季节、气候各方面因素影响和限制小。

(五)局限性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RTK也不例外,其局限性主要源于整个 GPS 系统。其依靠的是接收 2 万多公里高空卫星发射的无线点信号。相对而言,信号的频率和信号不易穿透可能阻挡的障碍物。事实上,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物体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系统的操作。比如,树林也会部分阻挡、反射或者折射信号。比如,房屋会完全屏蔽卫星信号。因此,RTK 在林区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RTK的精度和可靠性,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基站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信号塔、高压线路等),其位置距离不小于 200m。

2.基站选择要充分考虑与其他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等。

3.基站应设在视野开阔、视线内周围障碍物高度角应小于 15°的位置。

4.基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者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日常的检查、校验必不可少。

结语:

RTK 技术是 GPS 技术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新技术。由于其速度快、精度高不需通视等优点,已经迅速进入测量众多领域。使得工程放样和地籍测绘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融合。随着其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能力和软件水平的提高,RTK 技术在测量工程中已然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带来了空前的效率提高。随着其价格的降低,将会被更加地普及,并且得到极大地扩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测量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石金峰,李新慧,等.RTK 技术及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6):737~ 739

[2]杨小军.虚拟参考站(VRS)技术与差分改正信息的研究:[ 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5)

[3]张京江,江武鹏,等.GPRS CDMA 无线通信技术在 GPS 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气象科技,2007,(2):139~ 142

[4]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 测量原理及其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论文作者:孔献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浅谈RTK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孔献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