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黄富民

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黄富民

广东华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水利建筑属于社会基础建筑之一,当前我国针对此类工程的建筑也较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等,水利建筑工程对于整体社会的发展有着促进性的意义。在此背景下的水利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水利建筑工程由于修建或运作的过程中有水流通过,因此渗漏现象也是水利建筑工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渗漏现象对于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避免或者防范渗漏现象的出现,为当前水利工程研究人员长期关注的问题。笔者针对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盼能为此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水利建筑工程防渗

水利建筑工程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当前我国有关水利建筑方面的工程也较多,其中如水电站的建立一方面加强了水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电能的供应提供了保障。水利建筑工程不同于陆地的建筑,为了保证建筑在施工中和后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其渗漏现象的预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有效地降低渗漏现象带来的危害,减少渗漏现象的出现,我国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 导致渗漏现象出现的原因

水利建筑工程在修建的过程中,易引起渗漏现象的发生。当前针对此类现状,总结发现主要引起水利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为:施工材料问题、施工温度问题、工程质量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进行如下分析。

2.1施工材料问题

水利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施工材料的问题。在防渗施工中应用的材料,大部分应用材料为水泥混凝土等防渗漏材料。此类材料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粘性和可塑性,因此在防渗漏施工中的效果也较好。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类的材料逐渐出现,当前因为施工材料问题引起的渗漏事故也出现了多起。

2.2温度原因

水利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其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温度原因。水利建筑工程受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施工材料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热胀冷缩现象。一般情况下温度原因引起的渗漏现象,在温度变化较为明显的时候出现较多。此类问题也引起了较多人群的关注,如何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施工,并保证整体的工程安全是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问题。

2.3工程质量问题

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除去外在的施工材料问题以及温度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即为施工质量的问题。水利建筑工程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往往产生的损失较大。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堤坝决堤发生洪灾事故等,因此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出现,并且保障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重视工程质量,严格监管工程工序是当前水利建筑工程中需要加快落实的项目。

3 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施工主要的应用技术

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施工,对于整体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为了有效地避免渗漏现象出现,并且杜绝此类事件带来的损失。当前针对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施工的主要应用技术有: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防渗墙技术、坝体劈裂灌浆法、锯槽法。笔者针对此类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其中突出的两个字为高压。高压喷射物具有一定的机械力和冲击力,可以有效的针对较为细密的缝隙进行弥补,从而达到防渗现象的出现。当前针对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主要应用在基层土层的防渗处理中。由高压喷射物对基层土层进行冲击,喷射液体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整体的地基进行灌装。并混合土层凝固之后形成整体的结构,以此来防止渗漏现象的出现。此类技术在当前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施工材料的价格较低,操作设备也较为简单,技术含量低、防渗效果明显。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一定程度增强地基的稳固性

3.2 防渗墙技术

防渗墙技术的施工与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的施工手段类似,其区别在于前者为深层处理,后者为表面处理。防渗墙技术其主要的施工过程为,在已经建成的大坝或地基中,以特殊的钻孔机进行钻眼。之后利用防渗材料进行灌注和加固,在施工的过程中选定多处的点位,依次进行钻眼和灌注操作。灌注作业结束之后所有的灌注物,经过震动和流动结合在一起冷凝之后,形成整体的墙形物。以此达到防渗的效果,因此称此类技术为防渗墙技术。

3.3 坝体劈裂灌浆法

坝体劈裂灌浆法其的施工原理为根据力学分析,确定坝体整体的受力点以及薄弱点。针对坝体的受力点和薄弱点,沿一定的角度进行劈裂之后合理利用灌浆物进行灌注作业。以此完成整体坝体的稳定性,并达到了防止坝体的渗漏现象。此类方法针对坝体裂缝,以及坝体施工质量较差的工程作用较大。通过此类方法进行坝体的加固,以及防渗施工的处理效果也较为明显。

3.4 锯槽法

锯槽法在当前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较多,其施工过程为首先确定施工的点位。之后利用锯槽机在点位上进行反复切割,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切割刀杆需要有一定的角度。此角度应根据整体的操作面来确定,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切割物应快速的进行清理。防止在后期灌浆的过程中遗忘造成工程隐患。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锯槽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其灌浆形成的墙体厚度应在20cm到30cm之间。锯槽法形成的防渗墙,由于其墙体的连续性,因此对于整体水利建筑工程的防渗效果较好。

4 施工技术中的注意点

水利建筑工程防渗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证整体工程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防渗效果。笔者经过分析案例之后,提出了以下两条注意事项,以便能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例如:施工温度、施工材料以及工序问题。

4.1施工温度

水利建筑工程受整体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温度原因导致出现渗漏现象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有效地改善此类现状,并且杜绝因低温现象引起的渗漏现象,当前较为常见的做法为利用温水进行混凝土混合作业。此类技术不但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多,例如我国青藏铁路的修建,也利用了温水进行混凝土的混合作业,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4.2施工材料以及工序问题

水利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除去外部的影响因素之外,内部的材料问题以及工序问题也应得到严格的注意。例如进行灌浆的混凝土中必须进行颗粒筛选,避免其中出现较大的颗粒物,以防止整体工程中出现的漏洞。另外针对工序问题也应该严格规范,例如在锯槽法施工的过程中,针对锯槽内切割物的清理,必须在灌浆作业之前完成。以此规范整体的操作工序,最终达到防渗施工的目的。

结束语

当前我国关于水利建筑方面的工程较多,因此针对工程中的防渗施工也较多。针对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主要的应用技术有: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防渗墙技术、坝体劈裂灌浆法、锯槽法。另外为了有效地避免防渗施工工程出现问题,工程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因温度问题以及工序和材料质量问题对整体工程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洪,刘霞.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1347-1347.

[2]孙根火.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6,(4):115-116.

[3]徐艳杰,赵晓亮,于广伟等.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713-713.

论文作者:黄富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水利建筑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黄富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