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陆忠廉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陆忠廉

钦州浦北供电局 广西钦州 535300

摘要: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高度复杂的施工流程及较高的风险性,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加大安全风险管控力度,提高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获得较好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分析

1导言

近年来,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输电线路施工规模日益扩大。输电线路施工工程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职业素养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已经成为输电线路施工的重中之重。

2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

2.1逐层转包,追利破坏安全

输电线路由于是大型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施工中经常出现施工单位逐层分包、转包的现象,这其中则潜藏着最大的风险性因素,将极大地影响输电线路工程安全。例如:转包施工单位的资质、实力以及所配置的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等能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由于监管不严、监督不善,经常出现不合格施工单位鱼龙混杂的问题,使得输电线路施工中事故层出不穷,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甚至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不仅造成了施工安全风险,也增加了工程造成成本,为电力企业带来安全损失与经济损失。

2.2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监管不善

输电线路施工建设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高挑战的工程施工项目,它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有着合格的施工队伍储备,施工队伍中上至项目管理者下至底层作业员都必须达到规定的资质、能力与水平,而且也要求施工安全投入切实到位。同时,一切都需要安全监督工作的监督与支持。从目前来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安全投入不足,施工单位与人员的资质与水平较低,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其中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分包单位一切以利益为重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减少对安全事故防范的经济投入,具体体现在:安全施工保护设备不足,施工机械、器具、线路等达不到规定的安全标准,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投入不足、安全配备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同时,安全施工监管不到位也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又一大成因,正常的输电线路施工应该执行标准化施工,要按照规定标准来深入现场检查、稽查与督查。然而,实际的输电线路施工中,监理单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本控制、质量检查以及造价管控等方面,忽视了安全施工检查,或者偏离安全标准放松检查,这样则很容易造成个别环节的疏漏,从而潜藏着安全危机,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施工与监理人员水平落后

施工队伍与监理人员等自身的素质、水平与安全意识等都将影响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现实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监理人员都相对缺少安全责任意识,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实际工作中淡化了施工安全管理与监督。同时,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自身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以及管理经验等都未达到规定的水平和资质。现阶段,电力工程处于人才紧缺时期,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力量短缺。

3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辨识

3.1确定安全风险对象

在供电线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明确所有可能导致输电线路产生安全风险的原因,从整体角度出发,确定风险辨识的大概范围。

3.2辨识安全危险源

按照确定的大概风险辨识范围,明晰每个施工环节、工序所隐藏的安全隐患,再逐层细分和分析,最终就某一个工序开展深入统计、计算、确定危险级别。辨识安全危险源的方式主要有下述几种:经验法、表格统计法等。在真正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也应当与其所采用的设备、工艺、技术、所处阶段等结合起来,初级判断危险源。

3.3分宜触发危险源的因素

危险源一般只有在特定条件的支撑下才会出现,所以一定要对触发危险源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再以分析出来的北荣为基础编制科学的控制计划,从多个层面进行控制,消灭每一个或许引发危险的要素、情形。为了保证剖析的精准性,无论是引发要素的探析还是条件的分析都需要依照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实际,再联系行业专家的判定和剖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明确风险级别

对危险源的影响范畴、影响水平加以剖析,具体的评价方式有:矩阵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仿真模拟法等,利用多重分析对风险等级进行确定,之后再科学开展安全控制工作,让项目的安全控制能力从实质上得到提高。

4加强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4.1利用制度和法律明确管理目标

第一,应当将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控制抬升到法律的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把相关法律与施工的质量、安全、整体效益等结合去起来,分析好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把安全置于第一位,防范此类事故的再次产生,从根本上扫除安全隐患。此外,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断地调整与推进安全施工管控机制。最后,在施工企业开工以前,要先设立一个整体的目标,之后再分解目标,使每一个人员和部门都有自己的安全职责,把完成安全目标的情况纳入到职工绩效考核中。

4.2构建安全施工责任制,科学组织施工单位

要妥善解决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应当构建安全施工责任制,科学组织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设计图,并且联系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施工场地的施工数量地和理条件等关键要素。此外,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来确保电力线路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明白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要践行的义务与担负的职责,恰当改进施工计划,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有效把控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时间解决已经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4.3做好安全危险源识别以及预控措施

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危险因素都是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所以,有关部门具体在开展施工时,需要在对这些因素一一开展分析,掌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节点,确定施工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技术,提高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安全,从根本上降低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4.4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看展电力线路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召集与施工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对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的技术要求进行明确。让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在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应当反复强调与敦促施工的规范性,要求作业人员按照要求作业,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4.5强化工程技术员岗位职责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开展电力线路施工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的原则。此外,国家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实践的规章体系要被严格的执行。最后,电力线路施工要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工程技术员的岗位职责,要从始至终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中心,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面,保证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论

总而言之,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施工时,要制订安全责任制、严格依照相关施工原则、增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编制安全管理计划,提高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力线路的安全施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要进一步推动安全制度的建设,完善、规范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让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落实好相关各项管理工作,使电力施工管理逐渐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工程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1]邓信峰.10kV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31):209-210.

[2]梁爱清.新形势下如何提升10kV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7(06):111-112.

[3]项东.10kV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52):233-234.

[4]翟双德.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研究[J].通讯世界,2014(09):120-121.

[5]罗强.浅谈50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231+234.

[6]张振亮.浅谈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四川建材,2012,38(01):241+243.

论文作者:陆忠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及解决措施论文_陆忠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