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成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东南区供电局生产计划部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配电网络的不断升级,配电自动化成为进一步完善配电管理系统、提高配电网络工作效率、促进电力资源合理利用、降低电力运行成本的重要技术。因此电力行业投入了大量技术力量对配电管理系统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就目前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即由美、英等发达国家提出,随后在此概念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配电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网络无论是从对电力资源的优化利用,还是在提倡节能、控制成本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配电管理系统的升级。近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行业配电管理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配电自动化的对技术要求越高,而我国的电力系统技术相对老旧、落后,原有的配电网多采用的是树状结构,架空线多、耗损高、稳定性差,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电网并不多见。因此,对于我国电力行业来说,加大力度进行配电网的技术改造,提高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规范电网配电力管理,是改变陈旧的供电方式,解决目前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电力资源供需矛盾的当务之急。

一、配电自动化在我国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电力网络更合理的进行电力供应,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力损耗、加强节能控制,是适应现代化发展对电力能源需求的重要技术。但是相关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获得较好的技术支持,才能真正实现配电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

1、发展失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网络开展配电自动化发展的时间较短,由于原本在设备和技术上的落后局面,发展的难度较大,由此也使得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同时,我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但人口分布不均匀,这导致电力线路的分布随之出现失衡,主要特片为主干线线路过长,分布点少,电力损耗过多等,由于线路之间的联络不足,导致电力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东西不平衡的局面。

2、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较差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普及已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些地区虽然对配电网络进行了自动化升级,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的技术培训不到位,导致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始终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没有完全发挥其真实的力量。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国内真正实现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管理的区域仅占全国15%的比率,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的覆盖率已超过了75%,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3、其他配电管理问题

配电网络的自动化升级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及东南地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开展了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东南沿海、河南、西北的部分城市地区都基本实现配电自动化,使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电网配电自动化进程受资金、技术、人员的限制,推进力度明显不足。下图为我国各类地区户均年停电时间(小时)的统计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在配电自动化进程中的差距:

我国各类地区户均年停电时间(小时)统计表

二、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应遵循安全、可靠、实用、创新四大原则。

1、安全原则

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是相关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最基础的要求。保障电力能源安全、稳定的向各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供应,是确保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关键,一旦出现电力供应不稳定,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况,轻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甚至出现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后果。因此,在配电生产管理中进行配电自动化应用,首先应确保用电安全。

2、可靠原则

随着电力能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也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对于保障居民的正常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单位的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为配电自动化对于提升供电可靠性分析结果:

供电可靠性提升与配电自动化应用

由此可见,在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供电可靠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应在相关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系统的失误控制和电网的故障预警等进行相关安排。

3、实用原则

由于各地的用电情况不同,因此不同区域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配电自动化应用管理。相关设备的选择应在确保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在以往的经验中,一部分电力企业为一次性实现自动化升级,不考虑实际需求,盲目地选择了最先进的设备,引进了领先的技术,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真正发挥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最大作用,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电压不匹配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从而导致资金成本流失,资源配置无法实现优化,难以广泛推广覆盖等弊病的存在。

4、创新原则

配电管理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是一项非常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先进的技术长期、稳定的支持,更需要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控制。在实际的应用守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而完善相关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实现与我国国情、市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因此,需要相关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的水平。

三、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措施

配电管理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需要从数据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管理方面下手:

1、数据信息

配电自动化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配电网络运行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相关技术可以将收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存储,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便于系统和工作人员对电网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控,并对电力网络中的不合理处以及问题、故障进行及进的修改、检测、修理。

2、安全保障

配电自动化的一大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区域用电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线路,从而减少由电压过大引发的短路问题的发生率。同时,针对线路供电的稳定,形成了多条馈线组建的线路,当其中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由其他馈线代为完成供电任务,保证用户不受线路故障的影响持续、安全用电。

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在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无疑能为配电网络的升级提供巨大的帮助,但是想要实现相关技术的作用和最大化发挥,需在从保障技术规范、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实现法律法规约束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1、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配电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发挥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同时对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进行定期考核,一旦发现操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纠正,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2、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定期组织培训。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专业程度较高,因此要求参与系统管理的工作员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否则难以保证配电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各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工作,在培训完成以后,还需要开展相应的考核,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电力事业发展培训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未来的电力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3、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力资源不仅是关乎民生的能源,同时也是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在开展配电管理系统的配电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应通过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利用法律法规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解决故事纠纷。同时还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增加法律意识,自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新技术不断出现,通信方式也有无线、光纤、载波和电缆等多种方式,配电自动化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不断提升,未来配电自动化将在配电管理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个电力企业应加强配电自动化的升级、管理工作,积极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电力能源供应的效率、节省能源损耗、控制成本投入,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戈枫楠.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43.

[2]石晓磊.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0):61-62.

[3]黄伟宏.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80.

论文作者:李成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探讨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成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