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途径_节能减排论文

论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途径_节能减排论文

论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节能论文,物流园区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低碳、循环、可持续地发展是我国经济总体发展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这一国策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物流行业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近十年才在我国兴起的新业态,是联系物流产业上下游的纽带,也是各种物流功能活动的主要平台。物流园区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也是物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就必须认真分析探索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提出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1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节能减排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据资料统计,国内物流企业已达到1.6万家,专家预计2010年物流行业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随之物流产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也水涨船高。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算,2004年仅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行业——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9亿吨,预计到201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5.22亿吨和11.08亿吨。另据统计,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大气污染物的比重在60%左右。2005年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29.8%,其中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分别约为54%和21%。物流园区虽然尚无确切的能耗和排放统计数据,但它是物流企业、车辆、物流设施设备密集的区域,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均高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平均水平。

物流园区随着我国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物流学会有关资料,我国现有物流园区已达475个,在物流产业体系中已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绝大多数的物流园区节能环保意识淡漠,管理粗放,节能减排上尚停留在“呼吁”阶段。因此,加强物流业和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

1.2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思想观念问题

由于我国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观念淡漠,物流园区业内外经营者、消费者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对物流活动的关注仍停留在快捷、准时、经济上,对物流活动中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物流园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仍处在呼吁阶段,连人才队伍建设都尚未开启。“低碳物流园区”需要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眼光,时至今日,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产生“低碳、绿色物流”的意识,使得节能减排尚处于探索观望状态中。

1.2.2 政府政策法规、标准、规划问题

节能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不仅涉及物流经营者和消费者,更需要政府以政策法规构建物流产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性框架,以技术标准构建节能减排的操作性框架。尽管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尤其是物流园区的为数甚少。此外,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涉及的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各自为政,各成体系,独立运作,各部门均有一些行业标准,各标准之间互不连接,以致物流园区经营效能较低,节能减排难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3 结构性问题

物流园区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一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二是园区基础设施优化程度较低,将多个物流企业引入园区,与多种物流设施整合在一起,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能力不足;园区物流设施设备的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影响了园区通过资源聚集整合节能的效率;三是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普通货运车辆运力供给过剩,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车辆比重不高,老旧车辆比重偏高,技术状况差,汽车甩挂运输发展滞后;四是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有待提升。

1.4 技术问题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关键在于掌握和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从各项物流活动本质上达到低碳绿色的目的。但目前掌握运用的物流技术和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基本上是自由发展,没有统一翔实、符合国家或区域发展要求的规划和标准,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以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缓慢,各类先进节能环保的仓储、运输、搬运等物流技术装备普及率低,电子标签及RFID、EDI、GIS、GPS等技术应用极为有限,制约了物流园区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1.5 管理问题

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大,仓储加工、运输、停车、商务交易、物流服务等基础设施数量多、耗能大,由于各物流园区层次不同,定位、规划、设计及建设投入极不相同,各园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节能环保水平有明显差距。有的虽有一些节能环保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的物流设施,但大量的物流设施耗能大、排放高、系统效率较低和综合能力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园区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2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依据国家节能总体要求,参照国际节能水平,立足物流园区行业实际,结合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挖潜等方面发展变化趋势,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节能减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找出几个重点方向,集中解决“牛鼻子”问题,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2.1 树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观念方面

首先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建立节能、环保、绿色物流经济发展的环境氛围。物流园区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树立节能减排和绿色物流的理念,认识到通过节能减排达到绿色经营、绿色消费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营指导思想上要改变“环保不经济,绿色要投入”的思想,在经营管理上全面引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观念,并落实到物流生产、消费的每个环节中去。提高园区经营管理能力和环保节能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园区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增强环保能力。

2.2 构建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物流园区是我国物流产业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实现以物流园区为基础,龙头企业为示范,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运作,提高物流效率。依据物流园区资源集聚的优势,建立以政府部门、园区经营企业为主导,入园物流企业参加的节能减排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园区节能减排促进机制。制定节能减排规划、目标和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有目的、持之以恒的提高、推进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深入开展。

2.3 结构性节能方面

2.3.1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物流园区网络化建设。优化物流园区布局,建设以国家或区域大型综合枢纽园区为龙头、一般性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有层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实现园区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大力开展公铁联运和海陆空铁多式联运,降低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的比例,提高节能环保效率。

2.3.2 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加快调整优化物流运输运力结构,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加快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体系。

2.3.3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天然气、醇类燃料、煤层气、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及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倡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石油替代产品,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2.4 技术性节能方面

2.4.1 大力发展智能物流技术

大力推进物流园区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重点加强以高速公路运输为骨干的现代物流运输信息系统、物流园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货运交易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物流园区管理服务系统等的建设,促进园区物流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合理配载、共同配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

2.4.2 强化车辆实用节能技术应用

推广应用柴油车辆、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车型,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设备;推广应用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鼓励使用子午线轮胎、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降低附属设备能耗。大力加强在用车辆的定期检测维修保养,改善货运车辆技术状况。

2.5 管理性节能方面

2.5.1 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

优化物流运输组织和管理。引导园内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充分运用供应链理论等现代物流管理实用技术,加强物流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综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提高货运实载率,降低能耗水平。

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重点支持发展园区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提供完整物流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大力推进拖挂和甩挂运输,提高拖挂甩挂运输承运的公路货物周转量比重,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

2.5.2 提升园区设施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重点实施建筑设施绿色节能技术,如节能围护墙体材料应用技术、热泵供冷热技术、仓库太阳能采光技术、场坪道路太阳能发电照明技术、装卸吊运设备油改电技术以及园区园林化技术,优化园区设施设备的节能环保水平,降低园区内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充分发挥园区技术培训作用,强化节能驾驶培训力度。根据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积极推广节能驾驶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与素质。

3 结论

物流园区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必须科学筹划、周密部署、切实行动、齐心协力、勇于开拓、务求实效。只有解决了思想认识、具体操作、保障手段方面的问题,抓好各级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园区经营企业和驻园物流企业层面的工作,落实节能减排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监督管理措施,才能确保物流园区节能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实现物流园区的科学发展。

标签:;  

论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途径_节能减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