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技术在融媒体直播应用上的探析论文

5G通信技术在融媒体直播应用上的探析论文

5G通信技术在融媒体直播应用上的探析

李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2019年是5G 应用的元年,在融媒体时代,5G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凸显出融媒体时代“移动优先”的自然属性,媒体传播渠道将进一步革新。随着5G 商用和民用步伐的加快,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望实现主要城市城区5G 全覆盖,这将为媒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在融媒体直播应用上,采编流程和传播渠道也即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充分利用好5G 通信技术的优势,将取得先发制人的优势。特别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快速融合发展的当下,优化提升采访、编辑、传播、分发、转化等流程,对融媒体实现“内容精细化、作品效益化”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为媒体创造更高的效益,对融媒体转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融媒体直播应用的现状

“融媒体”,是继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类型,它把传统媒体分散的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把广播、电视、报纸、网站、APP等成熟媒介的优势,通过各取所长的方式,把各自传播的优势融合在一起,是一种以“移动优先”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型媒体。

其次,坚持持续培训,循环施行。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重要的是长期效应。谁都不是天才,员工的专业技能不可能培训一次就突飞猛进,他们需要不断巩固、学习和锻炼,才能逐步提高。而且持续培训还能更好地解决人才储备,顺利完成员工新老接替的过程,使培训公寓的员工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在5G 技术普及之前,各类媒体在直播应用上,主要依托有限网络、宽带信号、微波信号、光纤信号、移动网络等多种方式传输。虽然各有优势,但受制于通信方式的技术瓶颈和新闻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管是在融媒体直播产品的制作流程,还是产品成型后的传播推广,都有自身且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多种因素的叠加,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融媒体直播产品的发展,在经济效益转化方面也严重的滞后。

现如今,随着大量受众转移到移动端这一客观事实的影响,借助APP 等平台诞生了多种新闻直播平台,在线提供新闻直播的如央视影音、腾讯新闻等,在合作媒体的多方推流下,发展都已趋于成熟。如今,直播作为融媒体内容产品呈现的一大重要形式,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必不可少的内容板块。在线视频直播和短视频点播,已经成为了融媒体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融媒体直播应用的要求

4.智能化。融媒体时代,直播设备也需要更新换代。以前的电视台视频直播,需要的导播、转播设备动辄成百上千万,而且移动和操作极为不方便,摄像加上后台人员,至少需要10 人的团队配合,才能够完成一次转播活动。而现在技术升级后,仅仅需要一个手提箱子电视台即可实现,早在2018年1月北京卫视的《创意中国》栏目总决赛亮相的“手提箱式转播设备”,就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手提箱就可以代替专业移动转播车,具备了所有电视台需要的功能,必备的字幕、台标、扣篮、扣绿等功能一应俱全,现场活动直播全球任何角落都可以同时收看。而每次这样的直播转播活动的成本仅仅需要网费10 至50 元不等,此前上星几万元的转播费用完全没有了,人力也至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在中小型的移动直播中,现在已经可以依靠手机直播即可实现直播信号传递,部分直播依靠稳定器,画面也基本满足屏幕较小的手机用户的需求。这一类直播只需要“主播+导播”两个人配合,就可以完成以前融媒体时代的直播采编和分发等所有流程,是智能化设备带来的融媒体技术升级。

2.万物互联实现“5G 无人新闻采集”。在5G 时代的十大应用场景中,“人机交互、万物互联”是5G 通行技术最明显的特性之一,利用这个优势,在融媒体中可以实现5G 远程操控技术,为融媒体中央厨房打造一个无人的仿真采访环境,记者和编辑通过融媒体中心大屏远程控制摄录设备,用“人机交互”的优势,开展远程采访和远程视频采集,从而实现融媒体实时直播。目前,这类融媒体产品试验一旦成熟,无人新闻采集将会被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比如建立一支覆盖市区的无人机队,对城区突发新闻做到及时音视频采集,实现融媒体直播应用。

目前,预防鸡啄癖最主要的方法是适时断啄,尤其是饲养期间密度较高的鸡群。在给予处理期间,可以使用电动去啄器、铬铁等器械,将雏鸡的啄尖去掉,必要时后期要再次去除。断啄需要在鸡7~10日龄或4~5周龄时进行。在断啄期间也可以进行转群、换笼等,但要避免14周龄以上的鸡进行断啄,以免流血过多[1]。

1.低时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给传统媒体的直播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重大赛事、大型活动、突发新闻等多个方面,便携的直播设备,及时的直播信息,让网络直播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信息以秒为单位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对新闻的及时性有了新的要求,赢得了时间,就抢险占领了舆论话语权,就赢得了市场和读者的认可。这就要求在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在现已经成熟的网络直播上,更进一步实现“低时延”,甚至“零时延”,必须做到新闻发生的同时,产品就传播到了读者手中,让新闻现场和受众观感二者实现“同步发生”。因而,就要求融媒体在制作和传播的同时,都要应用到低时延的通信方式,这是融媒体直播应用的基本要求。

三、5G 通信技术在融媒体直播上的应用优势

1.低时延实现高质量云端处理。谈到5G 通信技术在融媒体上的应用,不得不提全国首个省级5G 融媒体中心—“贵州都市报5G 融媒体中心”投用的情况。2019年9月12日,这个5G 融媒体中心正式实现投用,可无缝接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正在使用的“天目云”系统,接下来,这个系统还将置于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核心机房,具备“下行速度每秒1G,上传速度每秒100M”的网络传输优势,“能实现实时高清视频数据传播和云端剪辑,加快视频新闻的采集和生产。”贵州都市报在5G 通信技术的应用上,就是采用了低延的特性,让融媒体直播等产品,实现云端后台处理,从而降低时延给直播带来的影响。

3.高效化。融媒体时代直播应用向下要具备低时延的同时,向上还要具备高效化,才能适应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分秒必争的渴求。这就需要在具备5G 这样高效的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还需要依靠后台的新媒体技术和全媒体的解决方案。让技术才融通,实现融媒体的关键环节。融媒体时代,特别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直播应用,更需要依靠5G 新媒体和全媒体的技术,来高效运作,降低成本。同样的成本投入,融媒体时代要能够产出4 至10 倍不等的内容和宣传效果,原来需要5 人左右才能完成采访任务的小团队,融媒体时代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胜任,原来一个人做专才,但融媒体时代要的是一专多能,需要样样都精通的全才。

2.高质量。从1G 语音时代、2G 文本时代、3G 图片时代、4G 视频时代,每一种通行方式的提质升级,都改变着媒介的传播形式。如今盛行的各类媒体直播产品,均依托蜂窝移动通信来实现,它们均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通道相连,进而实现用户相互通信。但面对通信网络欠佳,人口密集等客观因素时,3G、4G 的蜂窝移动通信显然不符合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例如经常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信号意外中断,画面质量欠佳甚至卡顿等突发情况,严重的制约着融媒体直播应用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融媒体时代,需要借助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实现以4K 画质为基本的高质量信号传输,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融媒体直播。

3.5G 让新闻服务实现互相转化。媒体和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从新媒体早期开始,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到了融媒体时代,让媒体和受众互动从而实现转化,是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新闻产品实现可转化后,对媒体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就要求,媒体和受众从以前的信息互联,需要改变成为由信息纽带为牵引的万物互联,从而实现融媒体的转化。例如现在的网络直播打赏,直播产品带货,都可以融入到融媒体的发展中来。融媒体直播实现互相转化后,对提升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和受众的接受能力,强有力的实现双赢,增强融媒体的粘性,促进媒体与受众的融合发展。目前5G 已经可以实现云AR/VR 技术,在融媒体直播中,这可以大大增加受众的代入感、接近性和参与性,让受众与新闻互动起来。而且在5G 的十大应用中,未来的社交网络更加会依赖5G 通信技术,此后的移动视频业务已经从单纯的观看点播、直播视频内容,到以新模式创建和消费视频内容产品,目前最显著的两大趋势是社交短视频和移动实时直播视频。这些以互联互通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应用,催生出了对超高请、全景直播的需求,而5G 的特性恰好可以满足此类需求的传输特性,让媒体和受众,在5G 通信方式下实现效益实时转化。

在5G 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革命,融媒体直播应用,将因为通信方式的改变而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便需要融媒体在直播应用上,及时对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实现“软件”升级。通过革新传输技术和采编思维,让融媒体直播时呈现出“低时延、高质量、多交互、可转化”的新闻作品,满足新时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新闻节目,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借助5G 技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又快又稳长远发展。

这个结论的发现和证明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既然如此简单,为什么还要人为搞得复杂呢?如果教材呈现的方式好,而你又没有更好的方式,完全可以“照本宣科”.现在有一种认识,讲课时如果和教材完全一样,就显得没水平,尤其是公开课或比赛课,就更不能和教材一样,一定要搞出点花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知识呈现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求异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求异而求异.

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I)完善专家数据,为专家遴选、推荐服务提供保障;II)获取科技权威内容,聚拢专家,提供数字出版和OA托管服务,以缩短内容更新周期和减少对上游出版社的依赖;III)和研究人员建立联系,完善个人著作权的授权途径,可以减少版权风险以及打破独家协议的掣肘。

标签:;  ;  ;  ;  ;  ;  ;  ;  

5G通信技术在融媒体直播应用上的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