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城镇建设规划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黎毅

灌阳县城镇建设规划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黎毅

(灌阳县新圩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541605)

【摘 要】县城作为一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果城镇规划不合理,或滞后,就会使得城镇经济发展先天不足,难以在一个县域里起到带头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今年建,明年拆的现象,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我国的国策不相符合。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反思;对策

一、基本情况

灌阳镇位于灌阳县中部,现为县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面积约为5.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5.7万人,城镇化率21%,城区分为灌江路、解放路、胜利路、共和路、南门路、新华路、双桥路等七条主要街道。“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县城镇建设立足于本县实际,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分步实施”原则,先后完成了学洲开发区、滨江路西路小区、原商业食品总厂小区、城南中心区、原物质仓库小区以及县城江东新区的规划、西山坪工业园区规划,拉大了城镇建设的框架。

二、灌阳县城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规划滞后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演进历程,阶段性特征明显且具有后发加速趋势。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低于30%为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此时工商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富余劳动力相对有限,城镇化进展缓慢。而灌阳镇的城镇化率才是21%,因此,作为一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集镇,没有起到良好的“领头羊”作用。

其次是城镇内的工业、商业、住宅、学校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混杂现象严重。譬如灌阳县南区加油站就很不合理,周围是学校、密集的住宅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县重点高中在城市中间,校门前是城市的主干道,车流量大,来往人员混杂,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给师生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在如今物价上涨、地皮寸土寸金阶段,如果要搬迁,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困难重重。

2、城镇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来说灌阳县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没有做到配套开发,达不到整体服务功能,没有很好地促进城镇物质、信息、技术、人才流动,也没有很好地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钱袋子的膨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车已进入千家万户,灌阳县城镇的私家车倍增,许多家庭没有车库,就将车停在路边,原本不宽的公路显得更为狭窄,由于缺少引诱的停车场,堵车现象严重,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生态空间不足等现象,过早出现”城市病”。

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近几年灌阳县城镇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仍难以适应城镇化的需求。尤其是长期将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供给与户籍挂钩,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分割,造成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镇社会。

4、土地利用效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土地流转开发等制度不够健全,容易带来用地扩张冲动与效益低下问题。一是建设用地粗放。灌阳县城镇建设用地产出率极地低,与周边的全州和恭城两县相比,仅相当于全州的1/4、1/5。二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近10年来灌阳县城镇建设面积扩大了约为68%,而城镇居住人口仅增长了51%。

5、城镇建设规划中园林绿地规划偏少。

灌阳县城城镇建设规划对园林绿地规划重视不够,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随着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城镇大气、水体污染严重,城镇里没有公园、供人闲憩的广场,缺少公共绿地,对城镇绿色景观经典缺乏精心设计。

6、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不强

任何时期的景观都脱离不了钱人的创造,因而,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在时间长河中积淀的精华共存来展示城镇的特定历史,使得城镇的特色寓于历史的延续之中。灌阳县县城城镇建设规划一定程度缺乏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片面追求大城市的现代气派、洋式风味,使得灌阳县县城城镇建设没有自己独特的格式,韵味,突不出灌阳作为世界瑶族发源地的风格。

三、灌阳县城城镇建设规划对策与措施

1、各级政府和领导应高度重视城镇建设规划,使得城镇建设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城镇建设规划的成败,往往与决策层息息相关。如果决策层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就会使得城镇建设规划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矫正规划中某些不尽人意的局面,使得城镇建设更加符合公众长远利益,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源、街道照明、通讯网咯和交通道路设施等等,必须在居民房屋建造之前,先将上述的基础设施工程完成,然后按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一样,做好水源的选址和水质的检验检疫,做好给水管网管径大小的选取。要有以后定期或不定期维修疏通的检查井设计。

3、健全三次产业政策。首先,加大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企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地流转,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和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其次实行负面清单制,加快推进行政性垄断领域改革。

4、加强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统筹城镇的发展规划,在不突破环境、资源等方面硬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5、提高城镇建设规划园林绿地规划比例。园林绿地是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

6、增强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灌阳县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升平天国皇宫遗址、文庙、瑶族发祥地千家峒自然保护区、民国时期的建筑和街道等历史古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灌阳县县城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前瞻性的科学总体规划,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好详细的单体城镇规划。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工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得近期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灌阳县城镇建设才会更加完美。

论文作者:黎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灌阳县城镇建设规划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黎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