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边正在消失的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论文_槐 浩

关注身边正在消失的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论文_槐 浩

槐 浩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 255000

摘 要:该怎么去保护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多样性,让身边的传统手艺、传统文化、优秀物质文明保护传承下去?要让孩子在合作中发现身边案例并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引领学生从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这是需要不断培养的能力。

关键词:体验 保护 传承 交融

从事教学已经十几年的时间,不长,不短,经常细细品味怎样的教育适合孩子、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关注、他们在想什么、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帮助……关注身边的实例,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诉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家的感触会格外深。像调查报告,不是网络搜索就交上作业,学生不去体验,不去调查,怎么获得经验?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怎样克服、怎样解决就是孩子成长的经历,这是最重要的。像旅游,如果只是拍拍照,那就是纸上谈兵,孩子要去感受风景和当地的人、物,只有自己的风景不是真正的风景,往往因为太平常,我们都不把简单的当作主要的。我们去古镇,关注的是纪念品,是住宿,是吃饭,那就错了,看看当地的生活状态,了解当地人的心声,和他们一起劳作,才会感受得到。像身边正在消失的文化、技艺,除了在书中见到,给自己的感触很大,传统手工艺的消亡,千年古镇的商业包装,传统文化的流逝,细细如雨,悄然逝去。文化需要积累,物质的需要保留,非物质的需要传承延续,年轻人在改变,不愿固守,就在自己身边,我们只可以用自己的印象和照片来记录这一切,却无法改变,我们深感心痛。

在身边流逝的例子很多,日渐增长的高楼,却看不到地下管网的畅通,就像捏泥人,像古村落,像古镇,像焗碗,都在淡出记忆。不同民族文化的进步,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逐步演进、自然取舍。现代生活必然充满多样性,甚至必须有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与文化参与才能走得更顺利。充分包容,才能构成现代文明的丰富与弹性。又该怎么去保护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多样性,使自由的空间更为广阔、现代生活的基础更为博厚?现在的困境主要是来自盲目的现代化、城市化、过度的商业化和行政化。

在我们身边,面塑艺术、琉璃艺术、面花技艺等等都在逐渐退出我们的视线。博山山头的制陶业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里的好多老房子都是用石头和古窑烧制时代的匣钵建造的,现在的匣钵稀少了,被当作花盆用来种菜养花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街道小巷的地面由青石板铺成,也让村里的环境充满了古窑的一种远古气息,好多房子破败的迹象严重,这些积淀的文化价值是当时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稍加保护,让它保持下去,就是对文化的尊重。村里也常常看到建于清代民国的四合院,雕花檐角,檐下红木椽梁,有的木椽上还深刻着乾隆或光绪多少年的字样。墙上留着岁月的痕迹,文革的标语隐约可见,却没有后续保护和维修措施。大量古窑被拆毁,因为扩建马路,因为企业扩建、民居建设及道路维护,只剩下街道里铺路的青石板在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冲刷后已被磨得光滑、泛着青光。除了这些,红的发紫的热门景点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秦淮河畔难觅古时的影子,上海城隍庙老街泛着阵阵商业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已经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评,2007年就给了红牌。

当然也有好的例子,像我们去过的贵州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梭嘎苗寨等,没有门票,没有商业味,没有酒吧,当地原住民在重复自己的日子,我们只是过客,他们才是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技艺得到保护,在传承下去,是因为宣传不到位、交通不便,才保护了他们的原生态现状。心痛的是像西江千户苗寨,世界独一无二,无论地貌、建筑、民族都是独特的,只因为过渡包装,现在已经失去了生态的价值。心痛的是凤凰古城,已经没有本地的乡民在这里居住了,因为失去了文化底蕴,只剩下商业铜臭。比如不丹,1974年开放边境,每年只允许1000名游客进入,每名游客至少要付1000美元进行为期一周的旅游,而且只能走固定的路线。在这种高端的旅游下,村民和游客之间没什么直接冲突,生态环境和幸福指数都是全世界领先的。

如何守候精神家园,怎样尊重文化,这是好大的一个题目。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只能了解我们身边的,我们只能承受。结合我们的教育专业,相信,这对我们教育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探究题目:1.引领他们探寻为什么有价值;2.探寻现在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3.了解保护的成功案例;4.你的办法和实际行动。

不单单是完成这样一个题目的调查报告,这是在培养孩子在合作中发现身边案例并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没有答案,相信完成这样题目的学生会是一个知书达理、有感情、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回顾教育工作中的点滴,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付出真心,保持责任心,关心孩子们的大事小事。怎样提升自己,把这种自学的能力教给孩子?

发生在身边的这些鲜活的事例、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我们,用不经意的教学方式能带给孩子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受到了自身的重要,真的应该具有崇高的教学品格,让身边的孩子们从你的身上看到希望,那些鼓励,那些关爱,那些提醒,那些支持,那些措施与方法,那些坚持与肯定,都一一记在心间。作为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仪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养成观察学习的能力从小培养,从熟悉的培养,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引领作用。你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有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

论文作者:槐 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3

标签:;  ;  ;  ;  ;  ;  ;  ;  

关注身边正在消失的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论文_槐 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