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措施许婷婷论文_许婷婷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措施许婷婷论文_许婷婷

许婷婷

安徽新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身份证号码:34011119860524XXXX

摘要: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建设中,农田水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农田水利原有的投入建设被改动的面目全非,特别是其运行管理工作的进行几近停滞,一系列工作的空白造成的结果便是水利工程的严重老化、失修,甚至造成了水利建设的垮塌,在水利事业的建设进程中,农田水利的建设成为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短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水利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措施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落后

农民在长期的用水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集体的经济效益,即没有人愿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只是想一味的去用水。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体系的问题,政府也很难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农民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但是修建后的水利工程没有发挥其作用,水利工程的修建只是一个摆设,不少农田水利工程出现了堵塞以及破裂的现象,但是没有人进行组织修理,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淤泥、杂草以及垃圾,无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目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农民的思维局限性,因为其更多注重的是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克服自然灾害给农田带来的损失。还有不少农田水利工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却没有进行翻修,政府没有倡导进行翻修,农民也就没想翻修,水利工程管理意识十分缺乏。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随意、不彻底

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于管理随意而导致损坏的,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没有切实的考虑其影响因素,例如水利工程的尺寸以及厚度都没有进行严格的考察,只是简单的进行管理。有的水利工程在出现损坏的情况之后,维修人员只是简单的将漏洞修补,而没有考虑漏洞产生的原因,这样的话漏洞还是会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依据,乡镇政府只是为了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而没有切实的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落到实处,有些乡镇政府为了谋求更多的中央拨款就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偷工减料,没有按照国家正规的标准去建设。有的乡镇政府虽然没有挪用中央拨款,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水利工程的质量非常差,农民根本无法用到水利工程进行田间灌溉。

1.3运行管理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现象,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着运行管理不善的现象,形成了乡、村“不积极”管理或者有人用没人管的现象,使得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着效益衰减、工程老化失修、资产流失等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直接地影响。二是水资源管理和水费征收的问题。小型水利工程的最大目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但是它既然有投入,那么就要有产出,要讲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来看,用水者还没有节水意识,也没有形成“水是商品”的意识,用水管理混乱,水费征收困难的情况。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2.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首先要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人、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模糊极易造成水利工程因长久未修而产生技术性问题,见于此考虑,可以通过各村民委员会轮流管理的方式来明确管理职责和主体,一村民委员会管理或多村民委员会轮流管理,自行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维修。为了避免技术难题难以解决状况的出现,也可以通过平均分配维修费用,进行缴纳,雇佣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管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引水、輸水、配水充足,还能延长水利工程寿命,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效率。想要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加强管理,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完善健全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与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推行新型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发挥群众的力量,从而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与运行管理水平。

2.2加强维护管理,加大经费投入

对小型农田进行维护和管理时,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结合实际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对小型农田水利的设施等进行补贴。另外,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者的法律意识,避免人为破坏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造成的影响。

2.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想要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大价值,就必须要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第一,提高招聘门槛。在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提高门槛,尽量确保招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大幅度提高队伍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的稳定性。第二,加强培训。对已经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认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小型农田设施进行监督管理和维护,同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4加强运行管理维护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示范项目建成后,其运行管理由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经营和管理维护,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经营,保本微利,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要制定出管理维护的章程和行之有效的配供水制度,监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运行。为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和效益发挥,项目投入运行后,应在完善管理机构和运行组织的人员配备与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效益提升。

2.5用水计量常态化

现阶段,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征收水费的方式多种多样,用水计量化也没有在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供水到户、计量到户、定价到户”应作为在北方广泛推广的一水价制度。现阶段,该制度在国有供水单位实施的比较广泛,但在农村用水部门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使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将该制度充分利用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去,将用水计量到户真正落实到位。在这一落实过程中,光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是不能将这项制度真正落实的,需要农民水部门的积极配合。相对于北方来说,南方由于常年湿润多雨,在用水计量方面就不能跟北方使用相同的水价制度了,应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两部制水价模式,也就是说,基本水费有国家承担,农民需要缴纳的是计量水费。用水单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面积收取水费。在用水费用的收取制度上,南方已经相对成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按用水量进行收费时,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因素。工程因素是各方面考虑的前提。对于工程条件不好的地区,输水线路可能较长,在到达计量口时,农民收到的水量损失较大,在按照用水量收费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用水计量常态化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解题价格進行收费,这样一来,管理收入不仅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在节约用水方面有了显著地成效。但由于地域土壤情况和灌溉条件不同,管理部门可以适当调整水价,较少农民负担。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不断建设的同时,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样重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给予全力地配合支持,共同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冠军,陈献,柳长顺,等.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5).

[2]李晶,钟玉秀,刘洪先,等.我国基层水利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J].水利发展研究,2009(7).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培训讲义[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许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措施许婷婷论文_许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