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在简述生态理念规划的基础上,提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和生态设计措施,以此为切实做好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工作提供可靠参考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1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1.1尊重自然
在大自然中,无论哪一类物种均具有其独特和合理的形态,这是以尊重自然为核心进行循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自然和保护自然。与此同时,以现代人具体需求为依据,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是使园林及其景观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2 合理应用各类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继续肆意开发而不注重保护,将对子孙后代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对此,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应保证各类资源实际应用的合理性,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可循环性。比如,优先考虑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包括风能、水能与太阳能等,这样不仅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而且还有利于园林生态功能实现,进而使园林及其景观发挥应有生态效益[1]。
1.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加强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的自然性。设计中,需要使自然原型得以保持,如保留地区内的自然植被与地形;尽可能保留现有设施,于现有基础上建设新景观,在保留自然景观及文化气息的同时,满足人们审美要求及实用功能要求。在设计中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科学的植株混种,能形成良好生态空间。
1.4 经济和理性
建设现代园林的目标在于为人们提供舒适、绿色和美丽的空间。基于此,在生态设计中,应做到开源节流,利用有限资金,创造出最大化效益。同时,还要注重便捷性、美观性和健康舒适性,切不可为了效益而忽视质量。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可将枯枝败叶作为植物天然养料;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植物灌溉等。实践表明,上述措施的应用,能有效保证园林设计的经济和理性。
2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2.1实现风景园林与生态设计的完美融合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将艺术与生态融于一体,在保证功能齐全、结构健全的基础上,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陶冶情操,优化城市环境,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可以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2突出自然元素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渴望亲近自然,但园林设计中自然元素逐渐减少。在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中可以充分体现自然元素,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草木、灌木、乔木形成的复合植被可以有效提高绿化面积。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与地形地貌格局的完美结合,提高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水平,选择抗污染和耐污染植物,发挥植物对污染物的稀释和覆盖作用,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的发展。
2.3实现生态与艺术的结合,保护园林风景资源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涉及诸多领域,通过生态与艺术的结合,构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复杂组合体,形成完整实用的功能体系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景观形象转化为实体图形,塑造出完美的空间结构,利用全新的生态技术,利用各种再生资源,实现园林景观的自给自足,减少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持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可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植物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为景观植物的繁殖和生长服务,实现园林生态的循环[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用方式
3.1 场地的使用
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必须最大程度上保证场地的原有地貌和风貌,减少破坏性的改造,在保留场地原有人工特征和自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生态设计使原有特征更加突出和明显,实现生态设计上的人文层面,因此前期准备工作要重点放在调查和观察场地上,要充分了解场地的现状和条件,并通过对周边环境的了解,减少干预手段,实现生态设计的最大效果,保证人工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尽量忽略人为痕迹[3]。
3.2实现生态农园景观设计艺术表现的途径
任何艺术都需要表现手段来配合,才可以被观众认可接受。人是景观的欣赏者,同时也是景观设计的服务核心。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树立“人本”理念,这是设计思路的重大转变。将以往单纯的景观设计变成可以让群众受益,带给群众舒适感的东西,通过景观设计满足群众的内在需求,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多类景观的融合提升,不但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可给人以感官享受。具体表现在园内环境使人们感受到重归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亲子活动必不可少。园内必备儿童娱乐设施、体验生态果蔬园。理论上说,流动而变化性强的图案,可以让人轻松舒适。这种图案在增强识别效果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增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娱乐设施周围增加图案、色彩等充满活力的景观,给休闲娱乐的人们造成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景观不仅要具观赏意义,还要有实用性。比如,在无烟烧烤区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出美味的食物,供家人朋友们品尝,亲水平台可以让孩子们快乐玩耍,也可以满足爱好钓鱼的大人们的垂钓需求,这才是符合当下需求的主题园林。
3.3生态理念要和园林艺术达到和谐统一
在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生态设计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追求艺术,不可因为达到艺术效果而牺牲自然生态。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坚持自然生态基本理念,除了能符合实际的生态需要,还能满足艺术上的要求,这两者可以达到和谐共生的效果,实现预期设计目标。比如,园林的景观供水与雨水的回收,将回收到的雨水用于植被灌溉,除了能满足生态水喷灌实际要求,还能创造出不同的景观艺术效果,使生态艺术与理念达到和谐。
3.4 构建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
园林中虽然有很多当地植物,但仍有很多植物需要采用人工进行栽培与迁移,这样会对植物的生存造成一定影响,使生存期有所变短。同时,这些植物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与管理。对此,在景观设计中,需要以天然植物为主,制定有效的措施使其正常生长,形成稳定且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3.5 引入现代化技术
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使园林中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实现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于人工,最终达到生态理念目标。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对生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比如,可借助无土栽培技术,对其它植物的水分及养分进行合理应用,进而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引入生态理念,除了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还能提高园林整体美观。然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严格遵循地方性、环保、综合性、可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娜娜.环境生态对城镇景观设计发展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80+182.
[2]才子倩.生态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河北林业,2017(12):32-33.
[3]陈哲敏.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7(24):101-102.
[4]张敏莉.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2):163-164.
论文作者:赵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艺术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