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论文_李蓓华

(上海市肺科医院药科 上海 200433)

【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治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并出现耐药状况的EGFR突变阳性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记录其耐药出现时间及病灶进展部位。结果:受试者耐药出现时间7~63个月不等,中位耐药时间17个月受试者耐药性出现后胸腔复发进展46例,占比76.7%;颅内转移进展21例,占比35.0%;腹腔转移进展17例,占比28.3%;骨转移进展7例,占比11.7%;远处淋巴结转移进展4例,占比6.7%。结论:吉非替尼在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中的耐药情况表现为多样化与差异化的特征,临床上应根据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吉非替尼;EGFR;非小细胞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6-0085-02

非小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慢,转移发生晚的特点,临床上常发现于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临床研究表明,中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EGFR突变阳性率较高,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靶向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1],但也发现了一定程度的耐药反应,为分析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耐药情况,特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非小细胞癌晚期患者60人作为受试者,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分析其耐药性出现时间及病灶进展部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癌晚期患者60人作为受试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区间42岁~71岁,平均(56.2±1.7)岁,所有受试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已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选受试患者均经组织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癌;②所选收拾患者均经基因检测确定EGFR突变阳性;③所选收拾患者均未经过其他肿瘤治疗。

1.2.2 排除标准 ①非自愿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②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重度高血压的患者;③有心血管疾病或病灶压迫主干血管的患者;④生存期低于三个月的患者[2]。

1.3 给药方法

吉非替尼250mg/d口服给药,直至出现耐药性后出组。

1.4 观察指标及术后疗效评价标准

对所有受试者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经主管医师认定出现耐药性后出组,以出组时间为耐药性出现时间,记录耐药性出现后新发病灶位置。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受试者耐药出现时间分析

受试者耐药出现时间7~63个月不等,中位耐药时间17个月,见表1。

表1 受试者耐药出现时间统计(n=60)

3.讨论

吉非替尼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血管的发生以及肿瘤的发展,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3]。其耐药性出现时间以及病灶进展部位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化的特征,为观察患者耐药情况,建议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以便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肿瘤发展,更正用药方案[4]。

【参考文献】

[1]赵佳,陈建业,汤建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06):139-143.

[2]姜秀秀,佟金平,李剑,等.Mcl-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v.18(09):119-122.

[3]胡荣英,舒莉萍,何志旭,等.吉非替尼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32):11-14.

[4]王雷,郑玉军,王明吉,等.吉非替尼耐药后加量疗法对比更换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8,v.13(21):113-114.

论文作者:李蓓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论文_李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