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_高坤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2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并记录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分析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术前体温为(36.08±0.89)℃,术中体温为(35.26±1.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31例,发生率为25.8%,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麻醉、低温环境、患者自身因素、体表散热、冷稀释作用以及术前准备。结论: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危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低体温;原因;干预措施

体温是人体的生命体征之一,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让产热与散热维持动态均衡,并将体温控制在36.5℃~37.5℃。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36.0℃[1]。统计数据指出,术中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概率为超过50%[2]。术中低体温与麻醉、手术相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术中患者内脏或肢体的大面积、长时间暴露,大量补液对机体体温调节系统功能的影响等。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技术部门,是对病人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面对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手术室医护人员应该分析其原因,并找出预防低体温发生的干预措施。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将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年龄为龄25~73岁,平均年龄(48.4±6.1)岁;疾病类型中,颅内肿瘤53例,脑外伤34例,脑出血26例,帕金森7例。

1.2 方法

对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进行整理与记录,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生低体温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

患者术前体温为(36.08±0.89)℃,术中体温为(35.26±1.2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

3.1.1 麻醉

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都会让机体体温出现一定的变化。这是因为麻醉药会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麻醉时周围血管会扩张促进散热,肌松药还会通过消除肌振动而影响产热。

3.1.2 低温环境

手术室的适宜温度一般为22℃~25℃[3],神经外科手术则要求较低温度以求舒适。MORRIS表明,手术室温度低于21℃时,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4]。

3.1.3 患者自身

术前禁食降低了患者机体释放化学能,再加上患者因为疾病身体机能较差,对冷刺激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容易出现低体温。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与焦虑,也使其出现心理上的变化,导致血液重新分配,继而影响回心血量与微循环,造成低体温。

3.1.4 体表散热

术前对皮肤消毒时会因为消毒液的挥发而吸收热量,导致体温变低。术中,手术部位的长时间暴露,也会造成机体因为无保暖措施而出现体温下降。

3.1.5 冷稀释作用

每输进4个单位的库血或4L低温环境下的液体,人体的核心体温就会下降1℃[5]。可见,术中输进的液体越多,患者体温就会越低。

3.1.6 术前准备

患者在转运期间的保暖措施不足,术前准备时身体暴露太多、时间太长,都会使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

3.2 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干预措施

3.2.1 强化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通过恰当、得体的礼貌用语与沟通技巧与患者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准备事宜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对于清醒但无法书写的患者,可利用图文示意卡,由护理人员逐项说明,并让患者用点头或摇头表达信息的接收情况与心理需求,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3.2.2 规范手术室温度

合理控制手术室温度,将室温维持在24℃~26℃,待手术开始后再调整至适合温度约22℃。临床实践表明,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可有效预防术中患者体温变低,也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3.2.3 采取保暖措施

减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范围,缩短暴露时间。非手术部位可用保暖性较佳的手术巾遮盖,以将机体与冷空气隔绝。也可使用加温毯,手术时让患者盖上术中加温毯,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温毯温度。

3.2.4 体温检测

术中强化对患者的体温检测,一发现问题,则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防低体温发生。

3.2.5 强化输液、输血管理

术中输进预热(38℃左右)的液体,可有效预防体温下降以及热量丢失。库存血尽量在室温下放置30min或用温水适度升高后再输血。

4 结论

麻醉、低温环境、患者自身因素、体表散热、冷稀释作用以及术前准备等,均会造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采取心理护理、规范手术室温度、给予保暖、体温检测、强化输液与输血管理等干预措施,可大大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雾霜.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157-158.

[2] 王国芳.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8):97-98.

[3] 李勇晋,赵辉.围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河北中医,2014(4):604-605.

[4] 马玉香.手术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3(8):726-726.

[5] 蔡海云.浅谈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5):132-133.

论文作者:高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_高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