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情况的几点看法_市场经济论文

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情况的几点看法_市场经济论文

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态势之浅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见论文,态势论文,民族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4)05-0119-04

民族关系,不论是在多民族国家内部,还是在当今国际关系中,都是各国政府、执政党和政治家们特殊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它的发展影响着今日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走向。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历史到现实的实践一再证明,国内民族关系处理得如何,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建设成败和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中国民族关系将如何发展,国家对此做出的宏观诀策和制定的具体政策、措施科学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们对当前发展中民族关系现状的正确认识理解,以及对其基本发展态势的科学把握。

(一)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总和。它是复杂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存在形态主要表现为民族间、民族地区与中央之间关系的团结、和睦、协调以及矛盾、冲突、对立两种形式,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任何一个社会,它内部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生产过程中个人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交往程度也就越发展。“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同样的关系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1](P25~26)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指出:“随着自由贸易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1](P270)“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主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个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2](P470)列宁在概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发展趋势时也指出:“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3](P129)这说明,不论是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同地区或区域之间关系的疏密与否,从根本上讲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程度所决定的。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便是对这一基本规律的现实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也证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国内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也使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特别是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实践证明:没有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就没有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因此,我国各民族团结和睦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升华,最终取决于改革开放的坚持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首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提高,并为各民族团结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等价交换、平等竞争、法制原则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完全沿着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旧轨迹运行,而是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负作用,同时在发展的实践中,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坚持平等自由思想。各民族成员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劳动权益和劳动创造的成果,以及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并使其弘扬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自由产生的现实基础。如原来不为城里人知晓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民族工艺品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大饭店和大超市,并为人们所喜欢,这便使各少数民族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通过价值体现得到社会的承认。列宁从反面也曾讲:“一个国家愈是落后,这个国家的小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和闭塞性就更厉害。而且这种情况必然使最深刻的小资产阶级的偏见,如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狭隘性的偏见特别厉害和顽固。”[4](P276)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扩大了中国各民族交往的领域,而且为我国民族关系赋予了时代的精神,从而使各民族的团结有了更加坚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使各民族人口出现双向和多向流动,地区间民族间经济的合作性、互补性大大增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

一是表现在民族地区的经济汇入全国大市场,国内大企业落户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大企业、名优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商品的浸透力和市场的凝聚力使地区间的联系性和民族间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进步的客观必然。特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如我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取得三个全国第一位。二是表现在民族人口流动加剧,各少数民族成员社会意识发生重大变迁。据资料显示,人口流动不仅是内地汉族成员到民族地区经商务工,而且更多的各少数民族成员走出草原、山寨,足迹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拼打一块天地,在寻求发展中承担了民族文化传播的使者,并在频繁的交往中,不同民族成员对彼此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进了民族间的友谊与团结。少数民族中原有的“重义轻利”、平均主义思想等较为落后的社会意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得以更新。而且在民族间交往交流的示范影响作用下,开放和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并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和知名企业家,打造出了许许多多知名品牌。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关系的发展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制约。因此,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向现代化发展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特别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考验,又要应对我国加入WTO之后西方文化方面的冲击。这样,每个民族内部各种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之相联系的国内民族关系也将发生新的调整和整合。上述我们论及的主要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总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关系出现“阵痛”也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这种矛盾运动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加快和扩大了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接触的频率和范围,并在各民族积极投身改革寻求发展过程中,给民族之间团结合作的关系注入了时代的精神和内容,使中国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族际间全方位交流中也产生了不少的负效应,从矛盾冲突的数量和广度看,与原计划体制时期相比都有所发展。如在全国经济都有较快发展前提下,反映一定民族关系的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因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承受力等差别的存在,在民族间广泛交往中各种摩擦、纠纷事件大大增多;国际上民族主义势力和敌对势力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等等。那么,到底如何从宏观上正确看待和分析市场经济给我国民族关系带来的正、负效应呢?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呢?笔者以为,现代耗散结构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由普里高津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这一理论是以开放的非平衡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一定条件下由混沌无序状态演化形成稳定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它用热力学中的“熵”作为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熵值越大系统状态越无序,熵值越小系统的有序性越强。

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一旦形成耗散结构,就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对于系统内外因素引起的一般性涨落波动能够吸收消化,维护自身的规范有序。当外界环境变化影响接近或超过系统自身的回归力时,便危及这一耗散结构,使整个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造成原有的耗散结构崩溃解体,而重新进入无序状态并将演化为新的更复杂更协调更高级的耗散结构。民族关系的发展同其他外部条件的作用,具备一般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

我国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它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维系和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凝聚力。因为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能量的生成、聚集、消耗和释放,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同时,民族关系也是一个非平衡性系统,民族间的和睦团结与矛盾冲突的力量,不可能保持同步增长或下降,而常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在通常条件下处于相对的平衡,特殊情况下,在各种政治经济、客观和主观心理等因素影响下,会打破原有的相对均衡,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这种失衡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但从趋势看,始终朝着高一级耗散结构演化。

因此,民族团结是反映民族关系这一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有序化程度即耗散结构程度的“熵”。一定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功能、作用和状态,是由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条件决定的,反映民族关系“有序性”、“稳定性”的耗散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孤立静止的,而是永远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动态变化状态之中,并通过不平衡的运动去追求和实现新条件下的相对平衡,以求得民族关系这一系统耗散结构中熵值的降低,即民族团结的增强和国家凝聚力的提高,取得对原有耗散结构的升级。民族团结越巩固,民族关系这一耗散结构就越稳定有序,否则这一耗散结构便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看,完全符合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的古代,国家和民族分裂与走向统一的矛盾运动,就是民族关系耗散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每当国内出现区域对抗和民族纷争时,原有的稳定“有序”状态就被打破,同时也预示着新基础上的统一稳定“有序”的到来。具体从秦汉、隋唐、元明清的三次大统一趋势看,统一的势头和凝聚力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强。中间出现的对抗、冲突,是实现高层次上的统一和团结及其“有序”的一个过程,反映了民族关系这一系统的开放性、非均衡性和复杂性。

今天,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完善市场经济进程中,民族关系所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复杂问题,同样是民族关系这一系统耗散结构演化的反映,它是中国各民族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下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过程。

如果说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民族关系与原体制下相比较,出现了大量“不团结”、“不和睦”的现象,那正反映了民族关系这一系统在内外部各种条件影响作用下,原有耗散结构的崩溃,是新的耗散结构建立中“熵值大小变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看待今天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的状况,既要肯定它是历史的延续和继承,又要看到它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是历史的不断升华。今天的团结、统一、“稳定”和“有序”的结构,与昨天历史上的团结、统一“稳定”和“有序”的结构,不可能是同一的,即使是今天的矛盾、冲突和不平衡也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这便是我们看待当今中国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给民族关系带来负效应的辩证法。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系统要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就要扩大该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利用系统与外界各种机制,增强系统的协调力,降低系统总熵值。要使中国民族关系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完着和建立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法律调控体系。对此,一是要完善规范政府的调控机制,通过制定建立民族政策体系手段,确立合理的调控目标,实现最佳调控效果,尽可能避免民族关系方面出现重大波动或在民族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二是健全民族法律体系,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国家协调民族关系,要利用这一手段达到与市场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三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各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并加大在国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民族关系规范有序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关系耗散结构的稳定性和内部协调力,靠自身系统的回归力吸收、消化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使民族团结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真正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胶合剂”

收稿日期:2004-04-26

标签:;  ;  ;  ;  ;  ;  

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情况的几点看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