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论文_刘海峰1,徐威2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论文_刘海峰1,徐威2

摘要: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建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住房的需求更上了一个层次。建筑承载着人们发展的基础和满足住房的功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文中对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方法

1 关于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的总览

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是建筑工程的头等大事。建筑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在需要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时,或当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或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时,就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结构的某一部分或某些构件进行检测。当判定被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时,就应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拆除。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建筑结构的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建设主管部门的重视。在人们对建筑设施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以致以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建筑结构的科学检测、加固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重点主要是面对旧房,但近十年来,无论旧房或新房都存在着检测、加固的问题,建筑结构检测检测、加固的工作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1)、设计不周或有误;如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尾部和地基情况了解不全,地基承载力估计过高,漏算或少算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设计人员受力分析概念不清,结构内力计算错误等;(2)施工质量低劣;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有蜂窝、孔洞、露筋等缺陷,钢筋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或砌体砌筑方法不当,造成通缝,空心砌块不按设计要求灌筑混凝土芯柱;或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或焊缝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3)使用或改造不当;如未经核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加层或对其进行改造,造成原有结构承载力不足,使用过程中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荷载;或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墙上开洞;(4)使用环境恶化;如结构长期受到高温、振动、酸、碱、盐、杂散电流等不利因素作用,引起结构构件的腐蚀性和损伤等。(5)建筑物年久失修,结构有损伤或破坏,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或安全度不足;(6)由于各种灾害事件的影响使结构产生裂缝或者破坏;(7)需要对古建筑、历史性建筑进行进一步维护、保护。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是以相应现行规范为根据、以实验为技术手段,测量能反映结构或构件实际工作性能的有关参数,为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提供重要依据。建筑结构试验检测不仅对新建工程安全性能的评定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古建筑和受损结构的加固修复等提供直接的技术参数。

2 建筑结构检测方法

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以及方法非常多,并且按照所属检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混凝土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和钢结构检测。这三种检测类型又包含了更多更具体的检测方法,本文以下就结合相关的建筑工程实际对这三种检测进行阐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检测方法中包括了回弹法、超声波法、钻芯法、回弹超声综合法等等,其中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应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回弹法属于原位检测,可以直接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能够基本反映混凝土强度的抗压强度。回弹法检测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混凝土龄期要在14~1000天之间,而混凝土评定的强度则要在10~50MPa,并且混凝土内部不能有缺陷。就回弹法检测的特点而言,检测的设备相对比较轻,检测的速度较快,但是回弹法反映的只是建筑结构的表面强度,并且受表面碳化深度的影响。

2.2砌体结构检测

砌体结构检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砖双剪法等,对于砌体结构检测,每种方法检测获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例如,扁顶法主要是在墙体上测试,主要测试的是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和砌体的弹性模量,而原位单砖双剪法主要测试的是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建筑砌体结构检测时,各种检测方法也都有其自身的要求和使用范围。例如,在使用扁顶法时,砌体槽间每侧的墙体宽度应≧1.5米,并且同一墙体的测点不能超过一个,测点的数量不能过多。如果使用原位单砖双剪法,当砂浆的强度低于5MPa时,则误差比较大。

2.3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检测中则包括射线探伤检测法、磁粉检测法、钢材锈蚀检测法等,钢结构检测主要检测焊缝内部以及表面的缺陷。以射线探伤检测法为例,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40毫米以下的焊缝探伤,对建筑钢结构无须进行破损检测,进行取样检测即可。在钢结构检测方法中,磁粉检测仅仅局限于对铁磁材料表变以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它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铝镁合金制品中的缺陷探伤检测。磁粉检测直接在建筑构件上进行,操作相对简单,也属于非破损检测。

3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在对建筑物进行相关的结构检测后,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不满意时,就可以对建筑物采取措施进行加固了。如果在检测之后,建筑物只是较轻微的损伤,比如砖墙裂缝、墙皮脱落,施工人员只要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建筑物就能正常使用了。如果是因为受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结构的稳定性的,还有一些在建设初期材料质量不达标的建筑物,另外就是有自身结构的因素承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建筑就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加固。根据建筑的材料性质的差异,加固技术也可以分为三大类,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砌体结构加固技术、钢结构加固技术。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加固技术

3.1托换技术

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它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工期短,成本低,最重要的是不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单这种方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拥有熟稔的技术才能顺利而又安全地施工,这种技术性要求使得它在实际实践汇总难以实现。

3.2植筋技术

相对于托换技术,植筋技术就较为简单,它的操作过程就是在混凝土结构里将钢筋植入,用以加固建筑物,它的投入低,技术上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广泛应用。

3.3裂缝修补

采用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有裂缝的建筑来使用的,根据裂缝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进而提升建筑物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让建筑物可持续利用。这种技术适用范围比较广,而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得以推广。

3.4表面处理

对于一些受损面积小的建筑物,比较适合选取这猴子那个表面处理的技术,这种技术采用相应的方法,比如吸尘、喷水、化学方法等,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但是它只能用来处理建筑物表面的微小损伤,不能全面得以应用。

3.5碳化混凝土修复

这种技术是采取一定的手段恢复混凝土的碱性,或者使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强混凝土的阻抗力,使混凝土有能力抵抗碳化带来的腐蚀。截至目前,这种修复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聚焦到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上,对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加固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相应的检测和加固技术必须不断完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实际,选取最恰当的检测和加固方法,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霆.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8):164~166.

[2]董启军.浅谈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2):73~74.

[3]赵晨光.浅谈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2):80~86.

论文作者:刘海峰1,徐威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论文_刘海峰1,徐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