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何善军

中交一公局集团隧道四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我国铁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方便的各地间的往来。但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将就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引文:我国高铁技术在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学习创新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高铁隧道的建设工作与一般道路不同,需要高标准的设计、工作人员有超高的专业施工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突发的意外事故,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重视程度,掌握技术要点,避免出现质量及安全隐患。

1 高铁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

施工人员在进行高铁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很难精确的确定该种建筑结构能承受多大的有效载荷力,因此需要对施工隧道采取挖掘力式,支护的结构刚度以及进行支护的时间做出动态化的管理措施。高铁隧道的施工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四大方面,即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不可预见性、开挖段的面积较大以及施工空间狭窄。虽然一项隧道工程外表看起来只是一个洞孔,但主要施工均在山体内部,隐蔽性较强,造成了在进行质量监管时监管难度大,面对一些方面的管理缺失,会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准。一般的高铁隧道施工方案是按照工程类比得出,在进行现实设计的过程中计算处于辅助设计的位置,对现实的施工缺乏具体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工作人员在实际过程中不可预见性较多,随着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施工难度随之增加。与此同时,由于隧道施工空间狭小,通风、光照等条件的恶劣造成施工人员工作环境差。

2 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要点

2.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在上部的断面通过弧形导坑领先,随后在对下半部两侧的边墙进行开挖,在对中部核心土进行开挖的方法。施工人员在对土方进行正式开挖前要先考虑在土质松软易塌陷的围岩、断面较大的隧道附近预留出合理的变形量以及沉落量。采用此方法需要注意质量监控及管理要点主要为在正式开挖前提前对开挖地表做好勘测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地表进行注浆工作,对拱部要施行超前中管棚以及小导管支护作业,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较松散的掩体要先进行注浆工作,带固定后再进行开挖,开挖前需要先对掌子面临时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预留核心土的具体面积大小要根据周边围岩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做有利于开挖面的施工稳定。成昆铁路米攀项目2标垭口隧道出口采用此方法,成功通过了松软易塌陷的围岩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桥,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如图即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简要操作流程

2.2 防排水工程的施工

作为高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项最为关键的施工工作,如果在施工作业时隧道内部出现了渗水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隧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未来建成后的具体使用寿命。根据以往该行业积累的施工经验分析,高铁隧道的防排水工作应该以积极预防为主要,防治作为辅助,在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防排水措施,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安排检测人员对施工地的水文情况勤调查,出现问题时及时的制定应对措施。通常情况下,对于此类问题应对措施大体有对隧道铺设防水层、安装止水带以及止水条、合理铺设出隧道排水管路、及时安装中心水沟等方案。进行排水设施的铺设工作时,要像根据水文人员的检测数据做出科学的规划,力争将隧道洞口、洞内等处做足充分的防水准备。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渗水情况,可用注浆的方式进行快速处理,对于轻微的缝隙滴水问题,采用引流的方式即可。

2.3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监管控制

施工接卸设备时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的最重要的物质支撑,对施工中所用到的运输设备、装卸设备、混凝土喷射设备等的正确使用以及保养是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关键。施工单位要专门建立工程设备监管部门,主要工作为管理设备的日常使用及维修保养。根据不同工作的施工特点,选择合理的、正确的设备,在使用完后,根据各个设备的具体型号参数进行检查验收,将管理规范落实到每个人,工作中严格执行,做到对设备的使用、检测、保养一体化统筹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机械保障体系,实现施工的高效率、高质量。

2.4 完善隧道施工质量监管制度

科学的工作制度是进行工作的重要前题条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避免出现安全漏洞。与此同时,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隧道的全程实时无死角监控,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监管不到位,也便于企业对工程进度进行准确的把握。

2.5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做出适当的工作调整,保证施工在预计时间段内完成。同时要对施工现场增设机械维修管理人员,做好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充足准备,及时更换易磨损的机械元件,强化维修保养的力度,避免因人员、机械的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企业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工程的质量以及人员的安全。

2.6 混凝土的具体施工工艺

对于混凝土的使用,首先要掌握好其最佳的原料配比,配制出的混凝土要符合隧道施工标准,同时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做到具体施工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况能迅速调制出最佳配比。浇筑混凝土时,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浇筑标准为两侧轮流浇筑或者对称式全断面连续式诉讼。要保证进行连续性施工,这样做将有效的避免浇筑后裂缝的出现,振捣棒的深度控制在50厘米以上最为适宜。当浇筑的混凝土其强度到达8MPa左右时,即可对混凝土进行脱模处理,随后对其进行养护,确保进行高质量施工。

2.7 严格的进行前期地质预报

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主要为了掌握施工中隧道围岩以及地层的具体情况,技术人员利用科学的检测仪器进行地质预报,为后期施工人员的隧道挖掘、设备选用、隧道支护工程提供坚实的前期基础。考虑到该项工作对施工的重要程度,施工单位应将该项工作作为进行断面开挖设计的基本性工作程序。进超前地质预报所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具体情况、施工地质的主要特点、地下水文情况、地质具体构造、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通过此预报预先掌握施工基本地质环境,为高质量施工做充分的准备。

2.8 对爆破技术进行合理控制

在对高铁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爆破技术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的防线。因为隧道的断面相对较大,当炮眼过多时,会在进行爆破中产生的巨大震动,对围岩、二次衬砌以及初期阶段的支护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爆破时,必须要将炮眼的位置测量准确并且均匀的布局,在实爆破后要认真检查爆破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的因素有诸多种,该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有极大的难度,既要保证工程高质量完成,又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监管。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未来必将有更多的隧道工程诞生,对隧道施工质量与监控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还应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总结、创新发展,切实提升隧道施工水平,保证我国高铁隧道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涛.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6,05:147+200.

[2]余凤玲.高铁隧道施工的若干难点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172+176.

[3]雷彬彬.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2017,4902:106-107.

论文作者:何善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何善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