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论文_杨继兵

浅谈工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论文_杨继兵

杨继兵

深圳市金安宏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16

摘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其有效管理可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实现保护劳动者的目的。本文对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方法

一、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现状

由国家安监总局关于石棉矿山及石棉制品企业的尘毒危害调研可知: 石棉矿山及石棉制品企业作业现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石棉矿山粉尘浓度全部超标,最大超标倍数高达110.3 倍, 87%的制品企业中粉尘浓度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7.9 倍。我国石棉矿山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粗放,防尘设备陈旧简陋、效果极差。

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往往被忽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且缺少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相关设计。

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认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投入只是增加投资,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一般会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相关投资,导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未能有效的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未能正常有效开启或破损后未能及时有效维修。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方法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是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防护效果评价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尚无成熟方法可循,[1]给出了利用检查表进行评价的方法,但检查表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设置的必要性主要是对工作场所是否有必要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分析和评价,其评价结果是后续职业病防护设施 设计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的前提条件,是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可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作业人员、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当工作场所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此时无需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2)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避免职业病的发生。由于采用自动控制等操作,工作场所虽有发生源但无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也不会发生职业病,因此也无需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3) 在制定职业接触限值时已对人员接触情况、个体差异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虑,认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只要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即可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当有发生源且有人员接触,但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时,也可不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工作场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超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往往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论证,此时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还未建成。因此,多采用类比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情况进行预测,也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或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分析建成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情况。当采用类比法预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若类比工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则该工作场所应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②若类比工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则需进一步评估类比工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判定该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若类比工程中在防护设施关闭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也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则该工作场所可不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反之则应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在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类型、种类、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评价为定性评价,主要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发生源特点、生产工艺及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虑,在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按下列原则选用适宜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因为工作场所及其职业病危害情况各不相同,且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评价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所以设置的合理性评价是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的难点,且目前没有确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一般多采用类比法、经验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类比法和经验法多适用于存在类比工程或常见工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的设置。若类比工程或相似工程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则新建工程参照类比工程或相似工程设置相同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即可满足要求; 若类比工程或相似工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则需首先分析超标原因,针对超标原因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选用原则合理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类型或种类,还可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或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数值模拟分析或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进行分析和评价。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有效性。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评价的前提是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均满足要求,否则其有效性评价毫无 意义。在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评价标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核实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起到了应有的防护效果,是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重点。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有效性多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模拟实验验证法等进行评价,评价时需首先明确评价标准,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职业接触限值、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等。

(1)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可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也是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最终目的。常用现场/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与标准限值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在项目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阶段也可采用数值模拟、模拟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但在项目建成后只能用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估。

(2)岗位有害因素控制效率。岗位有害因素控制效率也是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评估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职业病防护设施对岗位有害因素的控制效率 ,来评估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并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护设施提出不同的改善建议。一般通过检测同一岗位防护设施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后,计算得到岗位有害因素控制效率,即利用检测检验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结语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是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评价,并按给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标准( 判定条件) 和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勇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概述[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5(2):10.

[2] 刘宏斌,佘启元.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8( 8) : 20

[3] 胡小炜,张美辨. 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 23( 4) : 34

论文作者:杨继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工厂职业病防护设施论文_杨继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