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名企业的经营策略_化妆品论文

国外知名企业的经营策略_化妆品论文

海外知名企业经营谋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谋略论文,企业经营论文,知名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胜败乃兵家常事。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胜负更是难以预料。而要做到风和云淡,胜利尤如探囊取物的境界,绝非易事。久经商战磨练的行家,掌握决胜定律,自然成竹在胸,处处胜人一筹,早料一步,"战绩"与专家的风范如出一辙。纵观全国,放眼全球,群雄逐鹿的时代,掌握决胜定律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又各不尽相同,各放异彩,大获成功,其中奥妙,值得一提,更值得人们深思。国内企业成功的经验不少,也很有价值,如"海尔"的经营管理之道在国际上大获全胜,很受推崇,并被写进哈佛的案例教学中,如此

关注,可窥一斑。可国外的成功企业,历经上百年,占领全球的很大份额,业绩辉煌,品牌的知名度很高,更有研究价值。他们经营独特而又不乏智慧,灵光一现,便使企业所向披靡,占领高地。其中玄机,先进的经营理念令人称道,留给世人一幅绝妙的经营画卷。在这里潜入你灵魂深处的,将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前所未有的胜利感觉,从此处出发,世界将在你眼中,商战中再也没有不可征服的险峰。

掌握规律因人制宜

掌握决胜规律,划分消费者差异性,对市场细分,形成正确的市场定位,便是日本"日伊高级百货店"的成功之道。

日本"日伊高级百货店"经长期观

察,发现刚开门营业时的顾客80%为妇女,男人多半是陪女人来的。女顾客来店的规律是,白天多为家庭主妇,下午5点以后光顾的多半是刚下班的小姐。基于这种情形,他们根据主妇和小姐不同的心理与购买需要,白天在商店里摆设普通妇女需求的物品,下午一过5点半,就变换陈列与摆设,用各种时髦的服装---内衣、迷你裙、迷你长袜等吸引新潮的年轻女性。

这样,白天该店是普通妇女商店,晚上则成了年轻女性专用品商店。这样因人则异、因时制宜的经销,使小铺面做出了大生意,这家店开张半年后就开了6家分店,3年后共有108个门市部遍及全国。

勤奋智慧终成大师

法国世界级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从一个学徒工到拥有20万职工,年营业额高达120亿法郎的时装帝国的大亨,决非一蹴而就,步步充满艰辛与勤奋,尤其是那几十年来的智慧,或其制胜的点金法宝,屡试不爽。

---刻意求新精心设计多少年来,大胆的设计和用料、新颖的款式和色彩、简朴大方和具有立体造型美的独特风格,使卡丹时装走在时装潮流的前列。卡丹还特别善于从异国风情和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推出适合当地人的着装习惯、充满异国情调的时装新款式。现在,卡丹公司每年都推出800多种新款式的四季时装,使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集中决策放手经营卡丹在经营管理上实行集中决策、放手经营,从而保证了企业决策的效率和经营的活力。在用人方面,卡丹不重学历,只注重真才实学和实际能力。尤其是对于青年人,看准了他就出高薪录用,并委以重任,让其放心去闯。

---远见卓识锐意开拓卡丹对时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独特的职业敏感。他认为,目前世界上能享受"高级时装"的人不过少数,因此"高级时装"没有前途。必须在大众中开辟市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1959年,他率先冲破清规戒律,举行了卡丹成衣展销会,设计并批量生产流行服装,一举获得成功。

信誉至上成就霸业

同样是世界级的服装,同样是世界级的品牌,同样是全球久负盛名的企业,杰尼亚公司的成功与卡丹公司有诸多差异。杰尼亚认为"名牌意识固然重要,但质量、服务和信誉则是名牌得以成名牌,立天下之根本"。由于如此重视信誉,该公司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制衣集团之一,杰尼亚所制作的高档男装,吸引了包括法国总统密特朗、西班牙国王卡洛斯、英国王子查尔斯等政界名流,也包括美国影星克拉克、好莱坞巨子盖勃、德国网球天才贝克尔等杰出人物的信赖与喜爱。公司本身得以在全球有900多家零售商店,150家分店,每年的销售额达到3.8亿美元,占世界高档男装市场份额的31%。成就一代霸业,与它质量过硬、服务一流、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到最好的原料基地购买原料。杰尼亚公司从世界各地购买优质原料。几十年来,公司从澳大利亚购买羊毛,从南非购买马海毛,从中国内蒙购买羊绒

和太湖流域购买丝绸,从埃及购买棉花。杰尼亚公司还与当地政府签署购买协定,规定凡出售高等级优质原材料者,将由公司发给额外的奖金。这样,向杰尼亚公司出售原材料的厂,往往精心提高其原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杰尼亚服装的用料考究地道,具有可靠的质量优势。

——生产所有的男士衣物。作为闻名世界的高档男装制衣集团,杰尼亚公司从不生产女装,但在男士衣物方面却注重拓宽经营,从衣服到裤子,从西装到领带,从皮鞋到皮包,从风衣到雨伞,形成了男士用品的完整系列。而之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其原因就在于杰尼亚的品

牌对于男士来说代表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文化品味。如果穿着笔挺的杰尼亚西装,但结着一根廉价的拉链领带,当然对名牌是一种讽刺。因此,杰尼亚公司可以将男士从头到脚地武装起来,使穿着者尽显风流。

——绝不把品牌出售给其他工厂生产。长期以来,杰尼亚公司只在自己的工厂里生产衣物,这是因为,杰尼亚从1910年在意大利特维罗小城开始织染并制作服装时,就把名字织在布料上以确保其信誉,而如果把品牌出售给其他工厂生产,公司就很难保证生产质量,从而无法保证杰尼亚名牌的信誉。

——富有人情味的服务。每当杰尼亚公司推出新品时,销售人员便将精美的画册寄给顾客,请其来店选购。凡是在杰尼亚店内购买的衣物,客人随时可以拿来免费干洗,虽然公司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却可以密切顾客与公司的关系,当客人取走已洗好的衣物时,往往又为其重新购买新衣奠定基础,这样业务不断扩大。杰尼亚公司还为特殊体型人专门量体裁衣,并送到意大利加工,5-6周后成衣就送至消费者手中。

请人街上行开创先河路

今天的随身听已相当普遍,以其功能强大、携带方便、造形小巧为消费者接受并喜爱。而当初日本索尼公司于1979年推出一种新产品---带立体声耳机的超小型放音机,"步行者"(随声听)的时候被不少人所质疑,也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这种超小型放音机体积小,重量轻,然而美中不足是不具备录音功能。也正由于这缺点的存在,索尼公司的竞争对手认为这种产品的市场潜力不大,所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当"步行者"投放市场后,销售量却直线上升。1981年秋售出150万台,1982年上半年售出400万台。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原来,索尼公司为打破僵局,推销"步行者"还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当时,盛行散步、穿旱冰鞋锻炼等室外活动。索尼公司于是巧妙地抓住这个好机会,将超小型放音机与公众的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攻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索尼公司一改过去在宾馆或俱乐部召开记者招待会的老习惯。大张旗鼓地在东京闹市区代代木公园举行了记者招待会,目的就是宣传"步行者"在室外的特殊功能---人们带着这种小型放音机,既可欣赏音乐,又不会耽误体育锻炼,一举两得。为了增强宣传效果,索尼公司特地进行了现场演示。公司请来模特儿,每人发一台"步行者",模特儿头戴耳机,脚登旱冰鞋,一边愉快地听着音乐,一边悠闲地在公园往来穿行。模特儿的现场表演,给公园里的游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索尼公司还将说明书录制成磁带送给记者,请记者试用"步行者"。以后又将产品赠送给文艺、体育界知名人士,在年轻人经常聚集的地方举行产品展览会,这样,就使"步行者"走进了消费者的家庭,并成为索尼公司的名牌产品。

换位推销效果非凡

男人要刮胡子、女人喜用香水,众所

周知。女人绝少刮胡子,男人多不用香水。如果有人向窈窕淑女推销刮胡刀,向精壮男子兜售香水,难免被认为异想天开,就像向和尚推销梳子一样同样会被贻笑大方的。可偏偏美国就有两家企业这样干了,而且又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交叉换位推销并双双告捷,独辟蹊径,大获全胜,乃是需求相异亦相通,成功尽在一念中。

首先打起男人主意的是美国的化妆品女王埃斯黛·劳德。60年代中期,埃斯黛·劳德的化妆品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已享有盛名,但是她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经常面部干涩地回到家中。当时的男子普遍认为化妆品是女人才用的,对此不屑一顾,故市面上也很少有像样的男用化妆品。作为一名精明、有头脑的企业家,埃斯黛·劳德从许多庸商熟视无睹的现状中看到了生财之道。经过反复试验,她率先推出了一套包括香水、须后露和护肤霜在内的男用系列化妆品,并应用名人效应,根据大仲马的名著《三个火枪手》中风度翩翩的男主角的名字,将新产品命名为陈拉米斯。同时,她还针对男人的心理,拟定了一句响亮的广告口号---真正的男人都用香水。填补市场空缺的陈拉米斯,迅速打开市场并很快成为畅销品。埃斯黛·劳德为此投入的研制和推销费用总共才25万美元,而所得的回报超过投入的几十倍、上百倍。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无独有偶,在埃斯黛·劳德向男人推销香水之际,吉列公司向妇女也发起了攻势---推销刮胡刀。美国吉列公司的创始人金·C·吉列先生于190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副安全刮胡刀片和刀架,由于其舒适方便,很快风靡全球。到1920年,已有2000万男人用上了吉列安全刮胡刀。进入70年代,吉列公司销售额已达20亿美元,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而吉列公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就在其不断寻找新的销售市场的时候,在1973年,公司觅到了新大陆,恰恰就在妇女身上。

原来,美国有几十万成年女性经常要刮除腿毛和腋毛,其中2300多万人是购买男用刮胡刀从事这一保持美好形象的大事。一年在这方面的花费达7500万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妇女一年花在眉笔和眼影上的钱不过6300万美元,染发剂5900万美元,染眉剂5900万美元。能够将男子用的刮胡刀加以改进,更好地满足妇女的这一特殊需要,定能赢得"芳心",独占市场。

于是,吉列公司为这些妇女精心设计了专用"刮胡刀"。它的刀头部分与男用刮胡刀并无二致,只是刀架选用了色彩鲜艳的塑料,握柄由直型改为孤形以利于妇女使用,并在上面印压了一朵美丽的雏菊。在推销这一新产品时,公司还根据妇女的心理特征,选择了"不伤玉腿"作为广告主题,突出了新产品的安全性。新型雏菊刮胡刀一面市,立即成为畅销产品,吉列公司自然获利颇丰。

微调口味击败强手

提到快餐和汉堡包市场,麦克唐纳在这个领域是个极强的竞争对手。可就在菲律宾,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目前,麦克唐纳只占菲律宾快餐市场的17%,汉堡包市场的24%,而菲律宾乔比利公司却占到菲律宾快餐市场的42%,占汉堡包市场的59%。乔比利公司于1975年由一名菲籍华人开办,起初是一家冰淇淋厅,十年经营中,何以能击败汉堡包鼻祖麦克唐纳?

麦克唐纳于1982年获菲律宾政府许可,打入菲律宾汉堡包市场。这对当时乔比利公司是个极大威胁,想尽方法与之抗争,终无良策。试图降价击败麦克唐纳,非但没有使乔比利占据竞争优势,反而导致了一些误解和谣言,如有人传说乔比利公司的小馏饼中有蚯蚓肉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得这家公司信誉严重受损,经营几近崩溃。没有力挽狂澜的勇气和胆识,无以拯救乔比利公司。

乔比利公司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要与历史悠久、声誉极佳的麦克唐纳竞争,就必须根据菲律宾人的消费特点,生产适合当地人口味的快餐食品。经营方向一经确定,公司便全力以赴,改进生产工艺(如将肉馅在油炸之前,掺入整只鸡蛋和调味品,而不像其他餐厅只是用牛肉。他们还请老顾客免费品尝,品尝者大都认为这种汉堡包正中自己的口味)。通过努力,改变公司的形象,吸引了顾客。更抓住菲律宾人在购买食品时的独特偏好,大作文章(如折价卖给老顾客的一些印有可爱吉祥物的宣传品等),于是乔比利公司最终还是顾客盈门。

卖油送灯顾客至上

十九世纪末,美国索可尼石油公司雄霸一方。可为了打开当时的中国市场还着时下了一番工夫。公司为此派出大量人员深入到各地调查。一次,在河南省的一家旅店中,公司的一位员工将半桶煤油送给店主作小费。谁成想店主接过后,随手便将煤油倒掉,只把马口铁做的油桶留作他用。原来,当地人用惯了烧菜油的土油灯,改用煤油必须购买专用煤油灯。而未体验过煤油的优越性、生活又不富裕的老百姓,谁愿花钱用这洋货呢?怎么办?

索可尼公司想出了一个高招---谁买煤油便送谁油灯。这种用铜或锡制成的煤油灯配有玻璃灯罩,经济实惠,比起土油灯来漂亮得多。人们用过之后自然不愿回到老路上去,于是纷纷买起了煤油。经过一段时间后,索可尼竞支配了整个中国市场煤油的销售,获利颇丰。

索可尼公司能打开当时中国煤油市场,原因在于他们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卖油送灯"的高招。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这样的产品才可走向市场,打开销路。而不是大肆吹嘘,更不像国内有些厂家的恶性降价,亏本销售,甚或免费赠送小雨伞给冰霜买主的这种赠送与主导产品无关的东西。最终都不会起到最好的结果。我们的一些企业真应像索可尼公司那样,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行情,视消费者为真正的"上帝",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占鳌头。

标签:;  

国外知名企业的经营策略_化妆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