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低碳能源选择_沼气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低碳能源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能源论文,低碳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农村建设中能源消费类型及比例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水平。豫西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地,研究其能源消费类型及趋势,对于加强环境保护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了了解豫西南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消费情况,2013年春节期间,笔者利用学生放假回家的机会,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选择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78份,调查对象主要是豫西南县城郊区、乡镇和农村的居民。问卷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能源消费类型及比例、低碳能源消费的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低碳能源消费的障碍等相关信息进行提问。

通过对收回的37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在回答“平时家里使用的主要能源”时得到如表1数据。

通过表1可以看出,调查区域内农村能源消费中传统的高碳能源使用比例高,低碳能源使用量少。秸秆、木柴和蜂窝煤的使用比例达到了38%,液化气比例达32%,使用最普遍的是电能,比例高达60%,实际上在调查中发现,电能的使用达到了100%,因问卷中提出的问题是“使用的主要能源”,所以一些只是用电照明的居民没有选择这一项,而我国目前的电能主要是靠耗煤发电。低碳能源的使用比例非常小,太阳能的使用比例为11%,而沼气的使用比例仅为1%,其覆盖率远远低于太阳能,两者合计也仅为12%。众所周知,水电、沼气、太阳能,作为“无碳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节能减排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进小水电、农林废弃物、养殖场废弃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炊事、取暖和洗浴用能高效化、清洁化。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调查数据说明:我国农村实现能源建设目标任重道远。

对问卷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方式较市郊和乡镇居民相对落后,能源利用率较低。在各种能源的选择中,选择液化气的居民大多都居住在市郊和乡镇,这与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有关;选择电能和太阳能的居民居住在市郊、乡镇和农村的都有,但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太阳能在农村的使用比例很低,农村居民仅占选择太阳能居民的13%(见表2);而选择秸秆、木柴或蜂窝煤的居民则基本都居住在农村(其中有少数居住在市郊和乡镇的居民也选择了蜂窝煤)。在和居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秸秆和木柴等能源的使用方式仍然是通过传统的灶台直接燃烧。据有关数据显示,这种用能方式能源的有效转换率仅为10%~20%。选择沼气的四户居民三户在农村,一户在乡镇,这四户居民都建有养猪场,建造的沼气池才得以使用,调查中还了解到一些农村居民也建有沼气池,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使用。

二、低碳能源消费的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

当被问及“如果条件允许你更愿意选择哪种能源”时,76%的居民选择的是电能,13%的居民选择了太阳能,选择液化气、沼气的居民分别为5%和4%,仍有2%的居民选择了秸秆、木柴或蜂窝煤。

在进一步回答“选择该能源的原因”时,电能、液化气的选择者答案基本都是“方便”“干净”;选择太阳能的原因除了“方便、干净”外.“成本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干净、环保”成为沼气使用意愿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选择愿意使用沼气的居民除了现正在使用的四户,其他都与这四户居民临近;仍愿意使用秸秆、木柴的居民则主要是因为“习惯”和“饭菜口感好”。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很多研究者认为农村能源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大力发展沼气产业,但调查结果显示:沼气无论是现有的消费比例还是未来的选择意愿都非常低。在回答“为什么不选择沼气”时,有43%的居民回答“不了解”,25%的居民选择“投资大”,22%的居民选择“没人指导,作用小”,选择“缺乏原料”的居民有18%(此题为多选题,故比例和大于1)。

通过对居民能源选择意愿的原因分析,我们了解到对农户能源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了解程度、家庭收入、环保程度、是否方便、技术服务等。调查中发现,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清洁、环保和便捷,因此电能的选择意愿最高,太阳能和沼气的意愿比例也有提高,而其他能源的意愿比例则明显下降。对能源的了解情况也是影响居民选择的一大因素,调查得知太阳能和沼气的选择意愿偏低主要是人们了解少。再者,技术服务是否到位、原料是否充分也成为沼气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低碳能源消费的障碍

1.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导

倡导和践行低碳消费理念,是推动低碳消费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理性杠杆。长期以来,在我国能源规划战略中,农村能源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政策的足够重视,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在农村能源消费方面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导,豫西南地区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大多是沿用历史习惯,随着现有条件的改变,居民的能源消费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但这种自发的、自由的转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方向,不利于农村能源消费向低碳环保的目标靠拢,这点调查数据已经证明:在农村现有能源消费中,位居前三的电能、液化气和柴薪或煤都是高碳能源,对资源的耗费和环境的破坏非常明显,而低碳的沼气和太阳能无论使用比例还是覆盖范围都很低。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宣传则是显而易见的,从43%的居民是因为“不了解”而弃选沼气这一点就能说明。

2.缺乏资金保障

能源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低碳能源又多为新型能源,其建设不仅意味着大量传统的设备、技术要转换,甚至废弃,大量的低碳人才要培养,这都需要投入大批资金作保证。当前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农村能源建设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单一的省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少,而政府资金投入主要应用于新建项目,对于已建项目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及运转所需资金则无法保障,出现“只建不养”的现象,导致很多项目不能正常运行。

清洁能源项目中只有沼气项目有国家补贴,对其他低碳能源项目缺少补助,限制了太阳能、秸秆综合利用等低碳能源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沼气补贴的标准偏低,南阳市纳入国债投资项目补贴范围的“一池三改”工程补贴资金共计1440元,大约只占沼气池建造成本的30%左右,其余资金则需要居民自己筹措;未纳入国债投资补贴项目的户用沼气池基本无补贴,所有建池费用均需农户自己筹措。豫西南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居民收入较低,资金的不足成为低碳能源建设项目的瓶颈,阻碍了农村开展“一池三改”建设的进程。通过调查了解到:有25%的居民没使用或不愿使用沼气的原因是因为“投资大”,没有足够资金,而太阳能选择意愿偏低也与资金不足有关。

3.技术支持乏力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能源开发除沼气、秸秆气化、节能灶等方面的技术外,对太阳能、风能等的开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沼气和秸秆处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累计推广沼气用户4168万户;2010年,全国共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3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180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低碳能源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沼气池建设成本高、维护难;秸秆在低气温下腐熟慢、产气慢;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设备效率低、能耗高、故障多、推广难等。具体到豫西南地区这些技术问题表现得更明显,受技术制约,我市每年仍有大量的秸秆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被大量丢弃或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太阳能、风能的开发运用范围小,生物成型燃料的应用几乎为零,低碳能源的技术改造主要是进行农村的“一池三改”工程,建造节能灶和沼气池。在建设和使用中农户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培训,出现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农户使用沼气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大量沼气池闲置、废弃。

4.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即使条件允许,也仍有2%的居民愿意使用秸秆、木柴或蜂窝煤,除了“饭菜口感好”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习惯了”,这说明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要居民尽快适应和喜欢上低碳能源消费方式,需要我们媒体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激励和示范带动。

四、促进低碳能源消费的措施

1.加强宣传和引导

消费主体的消费理念决定消费行为,建构低碳能源消费理念首要转变传统的、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国家要加强低碳能源消费教育,宣传低碳消费思想,引导居民建立低碳消费意识,充分发挥宣传和引导的功能。相关学者就宣传、示范措施对提高农户沼气接纳程度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户用沼气使用率在宣传、示范措施介入后上升明显,模拟结果说明,通过宣传、示范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户接纳程度是促进农村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得力举措。首先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低碳能源建设会议,制定规划,交流经验,加强推广。其次,加大低碳能源消费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宣传低碳能源建设项目,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也要加强技术的宣传和普及,让群众看到低碳能源的优越,提高群众认识,激发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

2.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积极开创融资新渠道。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国家能源补贴和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提高地方配套资金比重,由市、县各级政府共同负担,为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保驾护航。二是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在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中,可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低碳能源企业和农户争取低息贷款。三是鼓励社会集资和个人投资,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对于进入农村低碳能源建设领域的民间资本,在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并通过一定途径使参与资本享受低碳能源发展的成果。

3.提高技术支持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低碳能源领域的技术攻关,为降低新能源成本、促进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其次,选择适合豫西南农村低碳能源发展的技术加以推广。豫西南农村秸秆资源丰富,为沼气池建设、秸秆气化、固态成型燃料的生产等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们可以引进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低碳能源生产技术,如沼气池供气技术、固态成型燃料技术、秸秆气化技术等,使秸秆变成方便、清洁的可燃气体或秸秆砖、秸秆棒,既可充分利用我省的秸秆资源发展低碳能源,又能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再次,加强低碳能源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广播节目、制作挂图等多种形式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使农民通过学习、上网查找等方式能基本解决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同时加强农村低碳能源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对乡镇一级服务站的建设,注重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当农民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时能及时得到技术人员的帮助和解决,从而促进农村低碳新能源的推广使用。

4.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绿色能源示范县的申报和建设,促进低碳能源的推广和使用。绿色能源示范县项目主要由国家能源局发起,经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认定,以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为主要方式,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解决或改善农村生活用能的县(市)。为支持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国家设立了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补贴范围主要包括沼气集中供气、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工程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和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至今我国首批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已有26个通过评审并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由于使用了低碳能源,这些示范县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豫西南地区各县可按照绿色能源示范县条件积极准备,可以在区域内尝试开展绿色能源示范村、示范乡建设,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扩大绿色低碳能源的使用范围,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多能互补发展,形成以农村户用沼气为主体、沼气工程固态成型燃料和太阳能热水器为补充的农村低碳能源发展格局。

标签:;  ;  ;  ;  ;  ;  ;  ;  ;  ;  

新农村建设中的低碳能源选择_沼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