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推动着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整体进步,并将更持续、更有效、更节能、更环保、更人性化地改进技术。工程机械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计算机技术、工程机械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为工程机械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趋势;发展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互联网+、工业4.0、远程遥控与监测、VR等具有智能化元素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悄然向智能制造阶段过渡,工程机械作为制造业的领军行业,智能化也是工程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现阶段工业机械智能化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的集群控制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微控制系统实现工程机械的故障自检、状态监测以及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工程机械的单机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
1工程机械智能化特点
智能化对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讲,是一个热门词汇,主要指的是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结合使用的基础发展而来的技术,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方面实施的。智能化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智能技术,这一技术会在多个领域中应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产品智能化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需要将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生产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工程机械智能化对于工业自动化来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在这一创新可以为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动力。工程机械智能化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改善工业生产的环境情况,降低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使工业生产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工程机械可以更适合环境发展,相较于传统技术来讲,其也会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对于社会进步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机械智能化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智能技术意识
制造企业的目的是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提高环保水平、保证生产质量、实现个性化需求。而制造系统中经常存在设备故障、加工失效等问题,也会产生大量实时数据。采集现有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被抽象化建模转化成知识,再利用这些知识去认识、解决和避免问题,并且实现生产的快速、高效及精准决策。当这个过程能自发自动地循环进行时,即智能制造。智能化技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使机械制造在统一的系统一体化中操作与生产。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产品前期研发设计阶段、销售阶段、管理阶段、合作阶段,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从业务方面来看,从线下过渡到线上,使产业发展迅速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贯穿于机械制造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层面。
3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理论概述
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工程设备智能化,包括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类机械设备;其次是工程制造智能化,包括对工程领域的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对其进行分析控制,最终实现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最后是工程机械平台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对工程施工管理环节,针对施工机械平台的管理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大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的开支。当前,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项目中,甚至在一些航空领域、生物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不断利用新型的科学手段,能够不断完善自身优势,以函数的传输为技术理论基础,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参数的变化形式进行科学结合,还能够提升功能的多样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的应用日益发展壮大,通过对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应对工程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4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对策
4.1拓展技术应用
要想保证工程机械更好的实现智能化发展,就需要在其中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并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工程机械系统在提升自身智能化效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更先进的内容,借此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发展速度。工程机械智能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远程监控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才能保证其更加有效。远程监控技术在与传感器技术联合施工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排查故障,并找出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的获取相关信息,总结相关问题,在之后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保证其实际效果。
4.2智能排障技术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够在工程设备正常运行中实现智能故障检测,即通过智能控制程序能够自动的检测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通过该智能化控制能够在工程设备运行的情况下为操作者提供设备的故障信息,方便操作者掌控工程机械。故障的检测离不开传感器的使用,通过传感器的信号采集能够完成信号传递,将传感器的信号连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自主的故障报警。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化故障排除技术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实现高智能化故障排除的关键技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获取不同部位的信号,将所有的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能够完成信息的综合处理。系统的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将传感器中的信号进行智能化的筛选,并且主动判断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该技术在信号采集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主要是共振、温度感应、压力感应等,用于检测设备的变形、断裂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传感器的使用在智能化工程设备排障的应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的重点内容。分析排障的相关理论能够得出以下三种方法:其一是使用数学模型形式下的故障排除方法;其二是全方位的信号出入和集中处理,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排障的检测方法;其三是图论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智能化检测方法。使用专家系统的排障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种方法对故障提示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并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只能通过设定好的专家处理程序处理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在前期的建模和训练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省却了前期的学习过程。
结束语
当前,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工程施工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引进到当代工程领域,能够借助高科技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并且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以及质量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将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注重细节的把握,并且发挥出实际效益。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真正有利于工程的良好发展,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世德,余峰岗,林凤涛,王松涛,黄琴,李志和.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8):211-212+216.
[2]张晶.机械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5):115+118.
[3]邱坚文.智能化在工程机械企业中发展与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8):45-46.
[4]陆柏林.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19(06):204-205.
[5]孙俊鸽,李铁.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中国设备工程,2019(08):222-223.
论文作者:徐纪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工程机械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智能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